返回

前 言

首頁
    鑽》視為一則編纂與摘要的故事,是從古老傳說裡那得以幸存的龐大又變化多端的素材中(有詩歌、編年史和口傳故事)長久編纂來的;這個概念,事實上也一直與本書的真實曆史相似,這故事有許多早期的散文與詩歌做基礎,當發展到了某個程度,便有确實的概略叙述,而非單有理論而已。

    這或許要歸因於叙述速度的變化與各處細節的完整性不同之故,譬如,關於安戈洛墜姆是幾時崩塌的,魔苟斯是幾時被推翻的,除了渺遠的第一紀元之結束的記載外,在圖林·特倫拔的故事中,對此事地點與動機的記載有相當的差異;另外在風格與描述上也有好些不同,有些晦澀不明,有些則缺乏聚合性,完全連不在一起。

    再舉一例,在裡,我們必須假設,其中有大部分必定是艾爾達精靈住在維林諾的遠古年代裡所寫成的,但它在往後的年代裡遭到了修改;因此,這解釋了該篇章的觀點與時态何以不停地變來變去,那些天上的神靈一下近在眼前,在世界上來來去去,一下又遠在天邊,成了隻存在於記憶中的消失神靈。

     因此,雖然本書的書名必須稱為《精靈寶鑽》,但其内容所包含的不隻而已,同時也還包含了另外四個短篇故事。

    列在本書一開始的以及,确實是跟《精靈寶鑽》有密切的關系;但是列在最後的以及,則是(這一定要強調)完全分開與獨立的。

    之所以将這兩篇故事放進來,是按照我父親明确的意思;因為加入這兩篇故事,整部曆史因之得以從,也就是天地世界的開始,一直走到第三紀元結束時,魔戒攜帶者從希斯隆的海港啟航離去。

     本書中所出現的特定名詞極其繁多,因此我在書後列了一份完整的索引;但那些在第一紀元的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人物(精靈和人類)卻不是很多,我為這些人物列了家譜表。

    此外,那些看來頗為複雜,不同部族精靈的名稱也列了表;另外附上的還有精靈名詞的發音方法,以及構成這些名詞的一些要素;然後還有一張地圖。

    讀者需要注意的是,這張地圖東邊那座稱之為隆恩山脈、林頓山脈或藍色山脈的大山,在《魔戒》的地圖中卻出現在最西邊。

    另外書中還附有另一張小地圖,這張地圖是幫助讀者清楚諾多精靈在返回中土大陸後,各精靈王侯所建小王國的位置。

    為了不使本書過於龐大,我沒再加上别的注釋或評注。

    事實上,我父親所寫下卻未出版的關於三個紀元的故事叙述、語言資料、曆史資料與哲學思想,十分豐富,我希望将來能有機會出版這當中的某些部分。

     在整理出版本書的困難與疑惑中,蓋伊·凱(GuyKay)在一九七四至一九七五年時與我一同工作,給了我極大的協助。

     克裡斯多福·托爾金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