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在于重新建立健全的民主共和政體。
如果能夠從銀河帝國實質的支配當中脫離,恢複自由行星同盟完全獨立自主之地位的話,當然是最善之作法。
如果不成,那麼無論規模的大小,都應該要謀求一個民主共和政體的成立。
國家隻是将市民的福址與民主共和政治付諸于實現的一種具體化手段,應切記除此之外沒有其它别的目的。
自古以來,将國家視為神聖之存在的人一定是那些靠吸取國民的血汗賴以寄生的人,所以,如果隻是為了要拯救他們而來發動另一次流血沖突是一點必要都沒有的。
二、重新建立民主共和政體的工作,必定得區分為四個範疇。
分别為:A、理念,B、政治,C、經濟,D、軍事。
A是整個計劃的前提。
也就是說民主共和政治的重建與市民政治權利的恢複,究竟能夠彙集多少精神上的關心與支援。
如果大部分市民無法認同民主共和政體重建的意義,那麼無論是什麼樣的計劃或陰謀都是沒有意義的。
要能夠強力喚醒市民這種認同的話,大概必需要在-a、專制政府的暴虐壓制之下,或者,b、有民主共和政治的象征性人物犧牲的情況下才可能做到。
這兩者之中無論那一種産生,都會成為在感情面、現實面加強這種理念的要素。
但是如果這種情況的發生是經由民主共和陣營自己的手所導演的話,計劃終将會流于一種陰謀。
也就是說,這一切需要時間與踏實的努力才能夠達成(但努力這種字眼并不是楊所喜歡的)。
B的形成全憑A的達成結果,但是在同盟尚未能夠保有内政自治權的情況下,在行政末端的單位當中建立起反帝國的地下組織也是可行的辦法。
特别是在稅收與治安這兩部門中使位于第一線的人組織化,比起其它的活動更要來得優先。
此外,還要在帝國内部、以及帝國支配之下的費沙自治領内部制造協力者,而這樣的協力者即使并不是有意識的也無妨。
在靠近敵人權力中樞的地方最好也得派人設法滲透,如果能夠制造出一些和己方互通聲氣的人則為最佳。
雖然說來極為卑鄙下流,但是舉凡收買、脅迫、或者為了要激起對方相互之間的嫉妒仇視所應用的密告或中傷都是應該要考慮的手段。
至于C的話,在B的情況下,費沙、特别是獨立商人的協助是不可或缺的。
同盟每年得向帝國繳納一兆五○○○億帝國馬克的安全保障稅,所以自然無法期待财政狀況得以好轉。
向費沙商人以高利貸來籌措資金固然也是一種辦法,但與其這麼做,是不是可以将礦山開發權或是航路優先權提供給這些獨立商人,并且保證将來的存續與擴大,以謀求他們的合作。
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理解到,對他們來說,協助民主共和派比擁護帝國更有利益。
在有關B的方面,如果能夠使得帝國采取将産業國有化或者物資專賣化,那麼要尋求費沙那些獨立商人的協力将會更為容易。
舉例來說,古代的某個大帝國之所以會屢屢面臨民衆的叛亂,弄得焦頭爛額終緻四分五裂,原因之一便是該帝國将人類生存所必須的鹽列為襲斷專賣之項目,而官吏便得以從中貪圖不當的利益。
不管怎麼樣,要尋求費沙商人的支持,一定要能夠給予他們相對的妤處才行,但是畢竟民主共和政治的重建,并不等于分别來重建同盟與費沙,所以也不需要太過于擔心。
有關于D所有的活動,都是在A一直到C所有的每一個項目完成之後才開始進行的。
有關戰術層面的構想,在現階段是沒有必要的。
所謂的軍事重建,是指在反帝國活動當中,負責實際作戰方面所有組織的編成。
這個組織裡面必須要有一個核心的部隊,這雖然已經安排妥當,但是還需要再增強其戰力。
另外指揮官的人選也是很重要的,自己所尊敬的梅爾卡茲提督在人格方面以及能力方面雖然都有十足的條件,但可惜的是,他是來自帝國的亡命者,就這一點而言,如果讓他成為民主共和政體的軍隊指揮官的話,或許無法得到充分的信賴也說不定。
那麼,如果是比克古元帥的話呢?這得要深思熟慮才行。
三、大概是永遠适用的法則。
也就是說盡量減少自己的敵人,增加敵人的敵人(對方的敵人不見得一定是我方)。
這一切都是相對性的問題。
整體的力量必須要超出對方。
特别要留意情報的質與量。
……這些都是楊計劃當中的基本部分,至于其它更為龐大的策謀,楊并沒有記載于文書當中。
因為他并未輕視雷内肯普高等事務官在維持治安方面的能力,所以自然不會留下任何對新王朝懷有叛逆意圖的證據,讓對方可以對他執行裁決。
由序曲到最後的樂章,整個“叛亂交響曲”的全部音符,都已經收錄在他的腦細胞當中。
這個内容僅有極少數的人知道。
當被問到軍事方面的指導人名單為什麼不包括楊本人的名字時,他的回答是這樣的:“到了那種地步,我難道還要工作嗎?我用頭腦思考,至于身體力行的話就委交其他人吧!”
楊的構想并不是基于所謂“中興複國”的理念。
因為自由行星同盟這一個權力機構本身,已不具有讓人要用流血賭命來使它複興的理由或價值。
他認為國家這一個東西充其量隻不過是一個道具。
他一直不斷地告訴别人這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