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兩性戰争 · 2

首頁
    不論基因存在于兩種個體的哪一種中,我們可以認為它都會充分利用該種個體所提供的一切機會。

    由于個體的性别有所不同,這些機會可能是很不相同的。

    作為一種簡便的近似說法,我們可以再次假定,每一個體都是一架自私的機器,都竭盡全力維護自己的全部基因。

    對這樣一架自私的機器來說,其最佳策略往往因為其性别的不同而完全不同。

    為了簡潔起見,我們又要用老辦法,把個體的行為當做是有目的的。

    和以前一樣,我們要記住這不過是一種比喻的說法。

    實際上,個體是一架其程序由它自己的自私基因所盲目編制出來的機器。

     讓我們再來探讨一下在本章開始時我們提到的那一對配偶。

    作為自私的機器,配偶雙方都“希望”兒子和女兒數目均等。

    在這一點上他們是沒有争議的。

    分歧在于,誰将承擔撫養這些子女的主要責任。

    每一個體都希望存活的子女越多越好。

    在任何一個子女身上,他或她投資得越少,他或她能夠生育的子女就會越多。

    顯而易見,實現這種願望的方法是誘使你的性配偶在對每一個子女進行投資時付出比他或她理應承擔的更多的資源,以便你自己脫身同另外的配偶再生子女。

    這種策略是一種兩性都向往的策略,不過對雌性來講更難如願以償。

    由于她一開始就以其大而營養豐富的卵子付出了比雄性多的投資額,因此做母親的從懷孕的時刻起,就對每個幼兒承擔了比做父親的更大的“義務”。

    如果幼兒一旦死亡,她比做父親的要蒙受更大的損失。

    更确切地講,為了把另一個新的幼兒撫養到同死去的幼兒同樣大小,她今後必須比做父親的進行更多的投資。

    如果她耍花招,讓做父親的照料幼兒,自己卻同另一個雄性個體私奔,父親也可以将抛棄幼兒作為報複手段,而其所蒙受的損失,相對來說要小。

    因此,至少在幼兒發育的早期,如果有這種抛棄行為發生的話,一般是父親抛棄母親和孩子,而不是相反。

    同樣,我們可以推斷出雌性個體對子女的投資多于雄性個體,這不僅在一開始,而且在子女整個發育期間都是如此。

    所以,例如在哺乳類動物中,在自己體内孕育胎兒的是雌性個體,幼兒降生之後,制造乳汁喂養幼兒的是雌性個體,撫養并保護幼兒的主要責任也落在雌性個體肩上。

    雌性個體受剝削,而這種剝削行為在進化上的主要基礎是,卵子比精子大。

     當然,在許多物種中,做父親的确實也非常勤奮,而且忠實地照料幼兒。

    但即使如此,我們必須估計到,在正常情況下,會有某種進化上的壓力,迫使雄性個體略微減少一點對每個幼兒的投資,而設法同其他配偶生更多的子女。

    我這樣講指的僅僅是,基因如果說“喂,如果你是雄性個體,那就早一點離開你的配偶,去另外找一個雌性個體吧,不必等到我的等位基因要你離開時才離開”,這樣的基因往往在基因庫中獲得成功。

    這種進化上的壓力在實際生活中随着物種的不同而産生大小懸殊的影響。

    在許多物種中,例如極樂鳥,雌性個體得不到雄性個體的任何幫助,撫養子女完全靠自己。

    還有一些物種,諸如三趾鷗,結成一雌一雄的配對,是相互忠誠的楷模,它們相互配合共同承擔撫養子女的任務。

    這裡,我們必須設想,某種進化上的對抗壓力起了作用:對配偶的自私剝削,不僅能得到好處,一定也會受到懲罰。

    在三趾鷗中,這種懲罰超過了所得利益。

    不管怎樣,隻有在妻子有條件不依賴他人撫養幼兒的前提下,父親抛棄妻子和幼兒才會有好處。

     特裡弗斯對被配偶抛棄的母親可能采取的各種行動方針進行了探讨。

    對她來說,最好的策略莫過于欺騙另一個雄性個體,使之收養她的幼兒,“以為”這就是他自己的幼兒。

    如果幼兒還是個尚未出生的胎兒,要做到這點恐怕并不太困難。

    當然,幼兒體内有她的一半基因,而上當受騙的父親的基因一個也沒有。

    自然選擇會對雄性個體的這種上當受騙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懲戒,而且事實上,自然選擇又會幫助那些雄性個體,他們一旦同新妻子結為配偶時就采取積極行動殺死任何潛在的繼子或繼女。

    這種現象很可能說明了所謂布魯斯效應(Bruceeffect):雄鼠分泌一種化學物質,懷孕的雌鼠一聞到這種化學物質,就能夠自行流産。

    隻有在這種味道同其先前配偶的不同時,它才流産。

    雄鼠就是用這種方式把潛在的繼子或繼女殺死的,并使它的新妻子可以接受它的性追求。

    順便提一句,阿德利竟把布魯斯效應當成一種控制種群密度的途徑!雄獅中也有同樣的情況發生,它們新到達一個獅群時,有時會殘殺現存的幼獅,可能因為這些幼獅不是它們自己生的。

     雄性個體不需要殺死繼子繼女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他在同雌性個體交配之前,可以把追求的時間拖長,在這期間驅走一切向她接近的雄性個體,并防止她逃跑。

    用這樣的方法,他可以看到在她子宮裡有沒有藏着任何小的繼子或繼女,如果有,就抛棄她。

    在後面我們将會講到,雌性個體在交配之前為什麼可能希望“訂婚”期要長一些。

    這裡我們談一下,雄性個體為什麼也希望“訂婚”期長一些。

    假定他能夠使她同其他雄性個體脫離一切接觸,這樣有助于避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