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你為我瘙癢,我就騎在你的頭上 · 4

首頁
    J.L.麥凱(J.L.Mackie)曾經關注過一個有趣的事實,即我的“騙子”與“傻瓜”種群可以同時達到平衡。

    “别無他途”可能是因為一個種群達到了一個導緻其滅絕的ESS。

    麥凱提出了另一個觀點,某些類型的ESS比起另外的類型可能更容易導緻滅絕。

    在這個特别的例子中,騙子和傻瓜雙雙達到進化上的平衡:一個種群可能會在騙子的平衡點穩定或者也可能在傻瓜的平衡點穩定。

    麥凱的觀點是在騙子平衡點穩定的種群更容易走向滅絕。

    因此,就有可能存在一種更高層面的,“ESS之間的”,對相互利他主義有利的選擇。

    這可以發展成一個有利于一種群體選擇理論的主張。

    與大部分群體選擇理論不同,這個主張可能真的能行。

    我在《捍衛自私的基因》一文中說明了這個主張。

     觀看計算機進行模拟是很有意思的。

    模拟開始時傻瓜占大多數,斤斤計較者占少數,但正好在臨界頻率之上;騙子也屬少數,與斤斤計較者的比例相仿。

    騙子對傻瓜進行的無情剝削首先在傻瓜種群中觸發了劇烈的崩潰。

    騙子激增,随着最後一個傻瓜的死去而達到高峰。

    但騙子還要應付斤斤計較者。

    在傻瓜急劇減少時,斤斤計較者在日益取得優勢的騙子的打擊下也緩慢地減少,但仍能勉強地維持下去。

    在最後一個傻瓜死去之後,騙子不再能夠跟以前一樣那麼随心所欲地進行自私的剝削。

    斤斤計較者在抗拒騙子剝削的情況下開始緩慢地增加,并逐漸取得穩步上升的勢頭。

    接着斤斤計較者突然激增,騙子從此處于劣勢并逐漸接近滅絕的邊緣。

    由于處于少數派的有利地位時受到斤斤計較者懷恨的機會相對地減少,騙子得以苟延殘喘。

    不過,騙子的覆滅是不可挽回的。

    它們最終将慢慢地相繼死去,留下斤斤計較者獨占整個種群。

    說起來似乎有點自相矛盾,在最初階段,傻瓜的存在實際上威脅到斤斤計較者的生存,因為傻瓜的存在帶來了騙子的短暫繁榮。

     附帶說一句,我在假設的例子中提到的不相互整飾的危險性并不是虛構的。

    處于隔離狀态的老鼠往往因舌頭舔不到的頭部而長出瘡來。

    有一個試驗表明,群居的老鼠沒有這種毛病,因為它們相互舔對方的頭部。

    為了證實相互利他行為的理論是正确的,我們可以進行有趣的試驗,而老鼠又似乎是适合于這種試驗的對象。

     特裡弗斯讨論過清潔工魚(cleanerfish)奇怪的共生現象。

    已知有50個物種,其中包括小魚和小蝦,靠為其他物種的大魚清除身上的寄生蟲來維持生活。

    大魚顯然因為有人代勞,為它們做清潔工作而得到好處,而做清潔工的魚蝦同時可以從中獲得大量食物。

    這樣的關系就是共生關系。

    在許多情況下,大魚張大嘴巴,讓清潔工遊入嘴内,為它們剔牙,然後讓它們通過魚鰓遊出,順便把魚鰓也打掃幹淨。

    有人認為,狡猾的大魚完全可以等清潔工打掃完畢之後把它吞掉。

    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大魚總是讓清潔工遊出,碰都不碰它一下。

    這顯然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利他行為。

    因為大魚平日吞食的小魚小蝦就和清潔工魚一樣大小。

     清潔工魚具有特殊的條紋和特殊的舞姿,作為清潔工魚的标記。

    大魚往往不吃具有這種條紋的小魚,也不吃以這樣的舞姿接近它們的小魚。

    相反,它們一動不動,像進入了昏睡狀态一樣,讓清潔工無拘無束地打掃它們的外部和内部。

    出于自私基因的禀性,不擇手段的騙子總是乘虛而入。

    有些物種的小魚活像清潔工,也學會了清潔工的舞姿以便安全地接近大魚。

    當大魚進入它們預期的昏睡狀态之後,騙子不是為大魚清除寄生蟲,而是咬掉一大塊魚鳍,掉頭溜之大吉。

    但盡管騙子乘機搗亂,清潔工魚和它們為之服務的大魚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還是融洽的、穩定的。

    清潔工魚的活動在珊瑚礁群落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一條清潔工魚都有其自己的領地。

    有人看見過一些大魚像理發店裡排隊等候理發的顧客一樣排着隊,等候清潔工依次為它們搞清潔工作。

    這種堅持在固定地點活動的習性可能就是延遲的相互利他行為形成的原因。

    大魚能夠一再惠顧同一所“理發店”而不必每次都要尋找新的清潔工,因此,大魚肯定感覺到這樣做要比吃掉清潔工好處大。

    清潔工魚本來都是些小魚,因此這種情況是不難理解的。

    當然,模仿清潔工的騙子可能間接地危害到真正的清潔工的利益,因為這種欺騙行為迫使大魚吃掉一些帶有條紋的、具有清潔工那種舞姿的小魚。

    然而真正的清潔工魚堅持在固定地點營業,這樣,它們的顧客就能找上門來,同時又可以避開騙子了。

     當我們把相互利他行為的概念運用于我們自己的物種時,我們對這種概念可能産生的各種後果可以進行無窮無盡的耐人尋味的推測。

    盡管我也很想談談自己的看法,可是我的想象力并不比你們強。

    還是讓讀者自己以此自娛吧!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