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和上了年紀的作家以及那些老女人沒什麼兩樣。
一旦他們不再滿足于朋友的尊重,而需要觀衆來谄媚奉承,那他們就進入了生命的危險期。
十一月十四日星期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星期一
在《每日紀事報》發表那篇毀滅性的關于民意調查的報道和科林格裡奇辭職餘波未平的時候,厄克特立刻就以黨鞭長的名義,給所有的議會同僚發了個聲明。
“在領袖競選期間,一定會有很多新聞記者和民意調查專家想讓你發表觀點,表明态度,說說最支持哪個候選人。
我建議你不要做出任何回應。
這些調查的最大作用,就是擾亂本應該高度保密的投票結果。
而最大的壞處在于,可能有人會利用這些調查,來暗中進行破壞。
我們不需要聳人聽聞的頭版頭條,也不需要标新立異的評說和談論。
隻有拒絕回答這些問題,才最符合黨派的利益。
”
大多數黨派成員十分樂意地遵循了這個建議。
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議員天生就是閑不住的大嘴巴,甚至連國家秘密這麼天大的事情都保不住。
于是乎,具有投票權的三百三十七名政府議員中,有不到百分之四十的人回應了民意調查專家死纏爛打的電話。
這些專家分别代表兩家星期日出版的報紙。
這樣一來,大家就認為,執政黨還遠遠不夠團結。
更糟糕的是,那些回應了的人提出的觀點基本上沒起到什麼積極的作用。
塞缪爾的确領先,但優勢很小,用民調專家的話來說,“從數字上看并沒有任何優勢”。
伍爾頓、麥肯齊和厄爾緊随其後,而另外四個已經宣布參選的候選人就要落後得多了。
離提名結束隻剩下短短四天,這些調查報告能得出來的有力結論可謂寥寥無幾。
但那些撰寫頭版頭條的人好像一點也不受影響。
“塞缪爾漸走下坡路——早先優勢蕩然無存”,《星期日郵報》的大标題力透紙背;而《觀察家報》也不甘示弱地宣告“民調顯示不确定性,黨派面臨動蕩風險”。
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很多社論,批評候選人們良莠不齊,競選活動不痛不癢。
“這個國家有權利要求執政黨拿出真正大刀闊斧的行動,而不是循規蹈矩。
”《星期日快報》口誅筆伐,“我們可能正在見證一個長期執政的黨派黔驢技窮,無力領導這個國家。
”
第二天早上出版的《每日紀事報》想把這一切都做個了結。
離參選提名還剩三天,該報紙首開先河,第一次把社論放在了頭版。
這次報紙印數大大增加,每個政府議員的倫敦駐地都收到了一份。
報社決心讓整個威斯敏斯特看到自己的觀點,聽到自己的聲音,真是下了血本了。
“本報一直支持政府,并非盲目的偏見,而是我們覺得與其他黨派相比,執政黨更好地維護了這個國家的利益。
整個撒切爾時代取得的進步很好地支撐了我們的傳統。
但近幾個月來,我們越來越覺得亨利·科林格裡奇并非帶領我們書寫新篇章的最佳人選。
因此我們支持他辭職的決定。
”
“但目前角逐這個位子的候選人們也顯現出判斷力不足的缺點,這給我們造成了一些威脅,讓舊時代的軟弱和猶豫又有卷土重來的危險。
我們本以為那個時代已經永遠離去了。
”
“此次,非但沒有出現一個可以鞏固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優秀領導者,提供給我們的選擇隻有毫無經驗的年輕人、過分狂熱的環保主義者和有種族主義傾向的淺薄者。
這些選擇都不夠好。
我們需要一個才華與成熟兼備的領導者,他要有果決的判斷力,也要有已經過證明的與同僚和睦相處,攜手共進的能力。
”
“黨内至少有一名高層人士顯示出了上述所有優點和品質。
最近這幾周以來,他幾乎是孤軍奮戰,獨自維護着政府的尊嚴,展現出強大的能力,把個人的追求放到一邊,為整個黨派的利益而奮鬥。
”
“他已經宣布自己不打算參加黨派領袖競選,但他仍有時間在星期四提名結束前考慮考慮。
我們認為,如果黨鞭長厄克特宣布參選,那将是整個黨派之幸。
我們相信,如果他順利當選,那麼将是整個國家的大幸。
”
這樣的認可如同波詭雲谲的海面上駛來一艘救生艇。
那天早上八點十分,厄克特出現在劍橋路的家門口時,一衆媒體都聚在那裡準備問候他。
他其實一直在室内等待着,确保他出現的時機可以讓BBC電台的《今日播報》節目和所有早餐時段的電視頻道進行現場直播。
看到這邊熱熱鬧鬧的媒體,附近維多利亞車站的一群行人和上班族也圍過來看熱鬧,想看看究竟是誰吸引了這麼多攝影機。
于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