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江山一統不是夢(秦漢) 6、史上最牛的知識分子集團

首頁
    存。

    所以印度人對自己300年前的事不了解,并不是不注重修寫曆史,而是葉子都沒了,曆史最終由傳說構成。

    歐洲人當時是寫在羊皮紙上,其實就是羊皮,您寫一本書,舉國吃十年羊,全國沒羊了。

    所以中國的造紙術的傳播對世界文化發展的貢獻是相當大的。

     儒家進化論 西漢的董仲舒和王充反映了兩漢時期兩種截然不同的哲學觀點。

     董仲舒認為天和人息息相關,要用儒家思想統治天下。

    儒學的核心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儒墨道法四家,最開始得寵的是法家,結果造成了秦朝速亡,“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最起碼不能全用法家。

    墨家是肯定不能用,這個選舉天子制度,哪朝也贊成。

    那就剩道家和儒家,所以漢初70餘年實行黃老之術,推崇道家思想,清靜無為,任其自然發展。

    結果國家強大,經濟恢複,老百姓安居樂業,諸侯王勢力坐大,匈奴威脅。

    朝廷什麼都不幹,地方豪強什麼都幹,這麼看來道家也不行。

     于是就隻剩儒家可以選擇了。

    儒家可以煽惑百姓,仁政,民貴君輕,但是它太強調百姓,強調民,忽視了君,所以董仲舒應運而生。

    他把儒家思想改造了,就是天人感應。

    其實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不說神神鬼鬼的東西。

    你要問孔子人死了之後怎樣,孔子會很不高興。

    未知生,焉知死,儒家思想隻講究活着的時候怎麼做一個君子,聖人,活得好就不錯了,死後的事我們不讨論。

    其實也代表了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态度,死後的事确實不知道,你對鬼神隻要“敬而遠之”就行了,要有崇敬之心,祭祖上墳什麼的要去,然後離他遠點,别老念在心頭挂在口頭。

     所以董仲舒一不老實,把孔子的意思改造成天人感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皇帝是代表天道,任何人都要服從,皇上一看這個思想太好了,用!而法家的思想不是這麼說的,它是說:“老師現在告訴你們,你們每個人都要認真聽課,誰不聽誰滾,因為我是老師。

    儒家則說,老師告訴你們,一定要聽,因為我講的高考特有用,你們準能考上一流大學。

    一個說的是法家思想:我是老師,所以你得聽我的,不聽滾;第二個是儒家思想:你要聽我的,因為我為你們好。

     對百姓也是這樣。

    法家是,要尊重天子聽皇帝的話,不聽把你腳剁了,人跑越南去了,你怎麼剁啊。

    儒家說,你要尊重他,他是天子,他代天行生生之道,要是不聽他的,必遭天譴,一個雷給你劈了,跑南極也劈。

    這樣一來,你得服從天子吧,皇上如果失德,蒼天就會示警:幹旱、山崩、地震。

    蒼天示警了,皇上就知道自己做壞事了,于是齋戒沐浴,下罪己诏,把自己臭罵一頓。

    老百姓覺得這個皇上不怎麼,你就禱告吧,老天爺,你兒子太壞了,你趕緊把你兒子收走吧。

    50年後皇上駕崩,當然你能熬上50年的話,你的禱告就算應驗了。

    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很牛,跟焚書坑儒有一拼,但這個時侯的儒跟孔子的儒已經不一樣了,實際上變成了外儒内法。

    漢宣帝的時候,就曾經非常高興地說,漢家有制度,霸王道雜之。

    霸道就是法家,王道就是儒家,這已經不是孔子所提倡的那種思想了,朝廷不管那個,隻強調要為鞏固統治,為政權服務就行。

     莫管身後事 跟董仲舒的思想不一樣的是王充,王充的思想體現在《論衡》一書。

    他認為萬物由元氣構成,元氣是物質,物質構成論,當然是唯物的了。

    他反對天人感應,反對有鬼論,反對厚葬。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老天的運行是有自己的規律的,該冬天就冬天,該夏天就夏天,跟堯賢桀戾也沒關系,不是說堯在位就天天風調雨順,桀在位就天天地震,它有自己的自然規律。

     他從反對有鬼論出發,反對厚葬。

     中國的古墓,十墓九空,所有重大的考古發現都屬于搶救性挖掘。

    為什麼十墓九空,因為中國的盜墓事業欣欣向榮,幾乎可說是中國最古老的事業了。

    行業如此發達的原因就是厚葬,中國人視死如生,把死人當活人對待,墓穴裡微波爐熱水器全都放進去,當然有人刨。

    埃及法老王弄那麼大個金字塔,當然也有人刨,指不定能刨出幾百個微波爐。

     歐洲人的墓就沒人刨,歐洲中世紀的國王葬在教堂裡面,一個石頭棺材,一身衣服,一把寶劍,刨他幹嗎?現在就更加簡單,用膝蓋想都知道,挖開之後是一本聖經,這個家家都有,然後一套西裝,你敢穿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