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确實,這不需要專業人員也可以判斷出來。
槍口因為制作粗糙,壓成了橢圓形,而死者褲子上的槍口印痕也呈現出橢圓形,直徑和槍口完全一緻。
看完槍口印痕,我和大寶合力把屍體的褲子小心翼翼地脫了下來,放進物證袋裡保存。
褲子一脫下來,就看見死者膝蓋上方有一個橢圓形的、黑洞洞的創口。
創口周圍發黑,是火藥的灼傷。
屍體體位發生一點兒變化,就有鮮血從這個黑洞洞的創口裡流淌出來。
“打中腿了。
”我說。
說完,皺起眉頭開始思考。
“喲,我知道你們法醫學上有一種說法叫什麼彈後空腔效應。
”陳詩羽說,“但沒想到彈後空腔效應這麼厲害啊,打中腿都能打死人。
”
大寶炫耀一般地發問:“你知道彈後空腔效應的形成機理是什麼嗎?彈後空腔效應是因為子彈旋轉而産生的,那隻有膛線槍才能形成,這自制槍可是滑膛槍,滑膛槍怎麼轉?怎麼空腔?”
大寶說得沒錯,彈後空腔效應是子彈緻傷的主要機制,但是這種效應隻有在膛線槍發射子彈後才會産生,這也是膛線槍比滑膛槍殺傷力大的原因。
采用X射線膠片高速攝影技術,可以觀察到模拟體被彈頭擊中後,在彈頭通過的組織中會形成一個彈後空腔。
這一空腔出現得快,消失得也快,因此彈頭在機體中穿行時,不僅會使軟組織撕裂,更重要的是會将彈頭上的旋轉動能釋放給周圍組織,使軟組織以彈道為中心向四周放射狀移位,從而形成比彈頭體積大數倍的空腔。
彈後瞬時空腔雖然持續時間短,但可以造成創道周圍的軟組織向外伸展、撕裂以及血管撕裂。
組織常會因為移位超出了彈性極限而發生破裂,呈現爆炸樣改變,在機體上留下嚴重、複雜的複合性損傷。
空腔經過擴展、收縮、再擴展、再收縮等反複多次的改變後,逐漸消失,最後留下一個容積比空腔小得多的創腔,就是我們法醫最後可以發現的槍彈創創道。
滑膛槍形成損傷的主要機制就是彈頭的損傷。
彈頭打破血管就會導緻失血死亡;彈頭打破器官,就會導緻器官失血、衰竭死亡。
接觸射擊的滑膛槍,因為彈丸還處于密集階段,所以形成的創道隻有一條,這條創道是所有彈丸共同作用形成的。
“我告訴你吧。
”大寶對陳詩羽說,“其實這一槍并沒有多大殺傷力,看死者的下肢沒有畸形,就知道他的腿骨都沒折。
之所以會流出這麼多血,是因為人的大腿内側有一條非常重要、非常粗大的動脈——股動脈。
如果彈丸打進腿裡,打斷了股動脈,那可不得了。
這麼粗的動脈是無法自凝住的,如果沒有及時按壓住,讓血這樣嘩嘩地流,很快就會出現休克症狀,造成昏迷,再不立即搶救,就會死亡了。
死者應該就是這樣死的。
”
“酒精過量,血管擴張,加速了血液循環,也會加速死者的死亡。
”楊法醫在一旁補充道。
他們說話間,我已經從勘查箱裡拿出了一根鈍頭探針。
探針的主要作用,是探測創道的長度和走向的。
死者的緻命傷是一條創道,很顯然,這條創道打斷了股動脈,但是創道的走向,我們卻不得而知,隻有靠這根細細的探針了。
我小心地把探針的一端插進創口,然後向着各個方面探尋,很快,我就找到了創道。
創道是從膝蓋上的創口往上,最終到達會陰部下方約五厘米處的大腿内部。
我沿着創道把探針插進了死者的大腿裡,留了個探針柄在外,招呼陳詩羽前來照相。
這樣,從照片上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創道的走行方向了。
“你們看出什麼問題了嗎?”我看着大寶和林濤。
兩人一臉茫然。
我對派出所所長說:“麻煩聯絡殡儀館的同志,去解剖室進行屍體解剖。
”
如果通過調查、屍檢,可以确定死者是走火導緻死亡,屬于意外,屬于非正常死亡事件,屍體解剖是要經過家屬同意的。
但如果有命案的可能,公安機關就可以強行解剖。
“家屬不同意解剖啊。
”所長為難道。
“開具解剖通知書,強行解剖。
”我說,“因為這是一起命案。
”
“命案?”這出乎所長的意料,他的頭發都要豎起來了。
我微微一笑,說:“你們看,創道是從下往上的。
你們再看看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