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偉大的塔

首頁
    份資料很有年頭了。

    唐風懷着巨大的好奇心捧起這份資料。

     這是一份沙俄時代的資料,因為年代久遠,原本可能已經發黃,所以這份影印件上也不甚清晰。

    資料封面上的俄文單詞。

    唐風拼了半天,才結結巴巴地讀了出來——偉……大……的……塔。

     偉大的塔?唐風似乎在哪裡聽過這個名字,但卻一時想不起來,在“偉大的塔”下面,又是一串俄文單詞,唐風很快認出,這是一個俄國的人名字——阿列克謝·伊凡諾維奇·伊凡洛夫。

    唐風對冗長的俄國人姓名一向很感冒,他也沒仔細想,便翻開了資料。

    資料很簡短,但唐風的俄文水平很一般,所以看了半天,才大概搞明白了資料的内容。

    這份資料主要是介紹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1908年和1909年兩次盜掘西夏黑水城的情況。

    這正是唐風所感興趣的,但當他想再一次仔細閱讀時,他聽到了鑰匙開門的聲音。

     唐風和梁媛都緊張起來,除了季莫申,還會有其他人嗎?宮殿氣派的大門終于開了,但隻露出窄窄的一條縫,一個瘦高的身影閃身進入門内,便将那扇門緊緊關閉。

    唐風定睛一看,來人正是季莫申,他懸着的心這才落回原位。

     “這扇門有幾把鑰匙?”唐風一見季莫申就緊張地問。

     季莫申先是一愣,但馬上明白了唐風的意思。

    他拿出鑰匙對唐風解釋道:“原來一共有三把,我一把,和我一個辦公室的那位老教授一把,還有一把放在安保部。

    後來那位老教授退休了,就把他的那把鑰匙給了我。

    ” “哦,安保部有一把?” “你盡管放心,他們一般是不會到辦公區這邊來檢查的,那把鑰匙隻是存在安保部。

    這麼多年了,可能他們的人都不知道那把鑰匙在什麼地方了。

    ”季莫申解釋道。

     “這樣就好。

    我忘了問你了,那天在小艾爾米塔什宮,你怎麼突然不見了?” “哦,那天是因為館長突然有重要的事要找我。

    我看你正全神貫注地看那個機械孔雀開屏,就沒打擾你,先走了。

    ”季莫申的解釋聽起來似乎合情合理。

     “那個機械孔雀确實巧奪天工。

    ”唐風贊歎道。

     “對了,我也有個問題要問你了,你說你們正被人追,到底是什麼人追你們?如果需要,我可以幫你們報警。

    ”季莫申關切地問。

     “别,千萬别報警。

    ”唐風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憋了半天,才喃喃說道:“這事很複雜,如果報警就更複雜了,所以……請您相信我們,我們不是壞人。

    您放心,我們最多隻在您這兒待三天。

    ” “不!——不!唐風,我不是要趕你走,我隻是好奇,如果你不願意說那就算了。

    ”季莫申很大度地說道。

     “給你添麻煩了,以後有機會,我會告訴你一切的。

    ” “希望有那麼一天。

    你們一定都餓了吧,我給你們帶了一些吃的。

    ”季莫申說完,唐風這才注意到季莫申給他們帶了很多快餐。

     雖然唐風和梁媛都不是很喜歡吃這些西式的快餐,但如今落難之際,能有這個吃就不錯了。

    就在二人吃飯之時,季莫申瞥見了桌上的那份資料。

    他拿起資料,疑惑地翻了翻。

     “我待着無聊,就随便翻了翻。

    ”唐風有些尴尬地解釋道。

     “看來你确實對西夏很感興趣。

    怎麼樣,這份資料看得懂嗎?”季莫申問。

     “大概看明白了,資料上主要記載的是科茲洛夫發現黑水城的經過,不過,我的俄文水平實在不怎麼樣,所以上面還有很多地方沒弄明白。

    ” “那好吧,我就來給你說說這份資料,也就是這上面說的那個‘偉大的塔’。

    ”季莫申緩緩地說道。

     唐風和梁媛聚攏過來,都好奇地看着季莫申手中的這份資料。

    季莫申指着封面上的那個名字——阿列克謝·伊凡諾維奇·伊凡洛夫,介紹道:“這份資料雖然很簡短,卻很重要。

    這個人就是資料的作者。

    唐風,這個俄國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不過,提到他的中文名字,你一定聽說過。

    這個人就是我國著名的漢學家、東方學家,也是西夏學的開山鼻祖伊鳳閣。

    ” “伊鳳閣!怪不得我剛才看那個俄國名字就感到有些熟悉,原來是鼎鼎大名的伊鳳閣!”唐風對這個名字太熟悉了,但是剛才竟一時沒有把那個冗長的俄國名字和伊鳳閣的大名聯系起來。

     “是的,因為在西夏學界,乃至整個東方學界,伊鳳閣的大名無人不知,大家卻都忘了他原來的俄國名字。

    伊鳳閣1901年畢業于聖彼得堡大學東方語言系漢滿語專業。

    他天資聰慧,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是個天才。

    他對東方的曆史、語言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天賦。

    1909年的一天,伊鳳閣在地理學會的房間内打開了一大包科茲洛夫從黑水城帶回來的西夏文獻。

    在這些雜亂的文獻中,伊鳳閣發現了一種完全沒有見過的文字,這個文字就是西夏文。

    伊鳳閣這才明白,原來科茲洛夫前後兩次用駱駝運回來的,竟然是八百多年前那個遙遠王朝的曆史。

    從此,一段塵封多年的曆史被慢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