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過去未來,彼必問及獨立之事,則當日獨立,當日送命。
某喇嘛及某之神通,緻許多極崇奉之弟子倒楣。
可知師與弟子,皆是不安本分。
無神通,何可充有神通?學佛法,何可作瞎搗亂,謀發大财、得大權乎?因地不真,果招纡曲⑴。
汝且守分,一任人皆成佛。
汝縱無大得,幸有此許多佛,必不能不相度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96頁 複溫光熹居士書四)
【77】學密宗者欲得神通、欲現身成佛有什麼危險?
●欲得神通、欲現身成佛,即易著魔或緻受病。
密宗之危險,殊非筆墨所能宣。
祈死守淨土修持,讓他人通通成佛去。
學密宗者,病在欲得神通、欲現身成佛。
問之,彼皆謂無此念,實則無一無此念。
以其倡導之人,先以神通吸動人,何能令學之者無此念乎?昨頗有五六位,非黃君一人,彼見信與否所不計也。
彼學密而回向淨土,故是正理。
但恐不屑生淨土,欲現身成佛,或緻受病。
使彼無此種知見,斷不至稱贊大愚。
既稱贊大愚,則是以大愚所說為至當之論。
然大愚之成佛之弟子,并無成佛之表示。
足知其為妄稱許人,以期世人恭敬供養,尊己為已成佛之高僧。
其犯大妄語、以凡濫聖之罪,實非小可。
我等但守淨土修持,讓一切人皆得成佛,以度我等,則何幸如之!(《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九第1274頁 複慧海居士書四)
當此大劫,好不志心念佛而妄想紛飛、論說空話乎?密宗之危險,殊非筆墨所能宣。
祈死守淨土修持,讓他人通通成佛去。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95頁 複溫光熹居士書三)
【78】為什麼學密宗要量自己身份?如不善用心,即易著魔便成廢物嗎?
●我佛法門無量,總要量自己身份,擇法而修,莫使求益反損也。
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下化衆生,諸大菩薩上求佛道所常用之法門也。
根無大小,皆可修持,有大便宜,快修快修。
●修密宗者,需三密相應。
但不善用心,即易著魔。
若一著魔,便成廢物。
修密宗者,三密相應,即身成佛。
但不善用心,即易著魔。
即善用心,修此法門,便與其他法門相隔。
非若修淨土法門,與其他法門多無妨礙。
故修密宗者,若能得益,固然是好,若一著魔,便成廢物。
我佛法門無量,總要量自己身份,擇法而修,莫使求益反損也。
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下化衆生,諸大菩薩上求佛道所常用之法門也。
根無大小,皆可修持,有大便宜,快修快修。
不要聽人說何法,便修何法。
今日張三、明日李四,口頭上說得天花亂堕,心地上絲毫也用不著。
所以古來大法師、大宗師,對此淨土法門,莫不提倡。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18頁 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79】印祖如何評價顯蔭?為什麼說志尚浮誇,不務真修者可為年輕人一大警策?
●顯蔭天姿甚高,顯密諸宗,皆得其要領。
但以志尚浮誇,不務真修,死時顯密之益不得力。
念佛之事向未理會,亦不得力。
雖有多人為彼助念,而自己已糊裡糊塗,不省人事。
此可為年輕之聰明人一大警策。
座下宿根深厚,聰明過人,不幾年,于宗、于教、于密,悉已通達。
恨光老矣,不能學座下之所得,唯望座下從茲真修實證,則台、密二宗當大振興矣。
但現在年紀尚輕,急宜韬晦力修,待其涵養功深,出而宏法,則其利溥矣。
聰明有涵養,則成法器。
無涵養,或所行所言有于己于法不相應而不自知者。
此光區區愚誠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46頁 複顯蔭法師書)
顯蔭天姿甚高,顯密諸宗,皆得其要領。
但以志尚浮誇,不務真修,死時顯密之益不得力。
念佛之事向未理會,亦不得力。
雖有多人為彼助念,而自己已糊裡糊塗,不省人事。
此可為年輕之聰明人一大警策。
良由顯蔭天姿雖高,氣量過小,無韬晦涵養之真修,有矜張誇露之躁性。
(在東洋回國,往甯波看其師,當日即病,次日即往上海)。
因聞其師令閉關靜修一語,即日便病,次日即去,竟至延纏以死,可不哀哉。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49頁 複恒慚法師書一)
【80】今之學密宗者多開葷吃肉對嗎?
●喇嘛做大佛事,尚須吃素。
可知平常吃肉,固非正義。
西藏、蒙古喇嘛皆吃肉,以其無什米糧,尚有可原。
今之學密宗者,多開葷吃肉,反大嘉美其事,謂為吃了就度脫了,則成魔說矣。
喇嘛做大佛事,尚須吃素。
可知平常吃肉,固非正義。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99頁 複石金華居士書)
【81】有人言及密宗亦以往生西方為事對嗎?
●須知密宗要旨,在三業相應。
果三業相應已久,便可從心所欲。
未到心空而妄欲得者,或至著魔。
此密宗一大關系也。
諾那⑴來上海太平寺,言及密宗亦以往生西方為事。
而阿彌陀長壽陀羅尼持之,開囪門,即能随意長壽,或即往生,此語何可一概?勿道爾我不能,即諾那也不能随意往生。
一弟子以此事問光,光複之曰,此事理實為的确有之,但不可謂人人均能往。
須知密宗要旨,在三業相應。
果三業相應已久,便可從心所欲。
未到心空而妄欲得者,或至著魔。
此密宗一大關系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564頁 複謝慧霖居士書二十四)
【82】為什麼說當今修持,唯淨業最為第一?
●禅宗,縱能悟,誰到業盡情空地位?相宗,縱能記清名相,誰能真破我法二執?密宗之神通,及現身成佛,亦實有其事,然非爾我之根性所可冀及。
有欲得神通,欲即成佛,而由茲著魔發狂者甚多。
●當今修持,唯淨業最為第一。
切勿聞禅之奧妙、教之淵深、密之奇特,而為之轉移。
令如來普度衆生之道,因此見異思遷而失之。
其不虛此生此遇矣!
當今修持,唯淨業最為第一。
切勿聞禅之奧妙、教之淵深、密之奇特,而為之轉移,令如來普度衆生之道,因此見異思遷而失之,緻自己仍然在此娑婆世界,作生死輪回中人,可悲可痛。
必專修淨行,即生了辦,庶可不虛此生此遇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461頁 複羅铿端居士書二)
淨土一法,人人可修,修之均有感應。
今人多多皆是好高務勝,以緻或因撐場面,反累實益也。
現今之人,一動手先講建築。
未知淨土之所以,便欲遍研大乘經論。
或慕禅宗之玄妙,或慕相宗之精微,或慕密宗之神通,将仗佛力了生死之法,視之若不濟事者。
禅宗,縱能悟,誰到業盡情空地位?相宗,縱能記清名相,誰能真破我法二執?密宗之神通,及現身成佛,亦實有其事,然非爾我之根性所可冀及。
有欲得神通,欲即成佛,而由茲著魔發狂者甚多。
顯蔭,既通台宗,又得密宗真傳,已是灌頂大阿阇黎⑴。
凡所與灌頂之人,通皆現身成佛。
彼到死時,咒也不會念,佛也不會念。
在彼平時,心中、語意中,每以法身大士相拟。
到了臨終,尚不如一字不識之老太婆老實念佛者,為能安然念佛而逝之為愈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05頁 複闵宗經居士書)
【83】為什麼說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淨土法門之千穩萬當?
●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淨土法門之千穩萬當。
蓋契理而不契機,則不能感應道交。
所謂說法不投機,便是閑言語矣。
王弘願⑴居士,雖則崇信密宗,頗有效驗。
然始則錯認消息,将有未得謂得之失。
繼由多閱教典,方知錯認。
次則現雖工夫得力,而虛火上炎,無法自治。
光以此二事,斷其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淨土法門之千穩萬當。
謂君宿具靈根,見地高超,尚有錯認,及受病不知對治之失,則世之不及君者可知矣。
彼謂密宗高出顯教之上,引種種言論以辨。
然佛無二心,亦無兩法。
欲擡高密宗,但當論密宗所以高處。
既以密宗之妙處,與顯教之妙處證同,是欲推尊而實持平也。
彼之所論,乃約教而遺機。
光乃約機而論教之利益。
蓋契理而不契機,則不能感應道交,所謂說法不投機,便是閑言語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24頁 與徐蔚如居士書五)
【84】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成佛尚有餘裕,不學密法,又有何憾?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隻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不學密法,又有何憾?切勿以密宗有現身成佛之義,遂将往生西方置之不論,則其失大矣。
淨土法門,徹上徹下。
将堕阿鼻者,念佛尚得往生;已證等覺者,尚須回向往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
切勿以密宗有現身成佛之義,遂将往生西方置之不論,則其失大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871頁 複沈授人居士書)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隻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不學密法,又有何憾?(《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441頁 複周群铮居士書)
【85】印光大師拒人研究他宗嗎?
●光并非拒人研究他宗。
禅宗、相宗、密宗,無一宗不好。
然吾人以博地凡夫之資,欲于現生了百千萬劫難了之事,當籌度己力之大小以修,且莫妄充通家。
此法尚未真得,又去鑽研他宗。
緻于此最易得益之事,反弁髦視之,以緻仍舊百千萬劫不能了耳。
其不痛哉!
佛法廣大,無量無邊。
吾人以博地凡夫之資,欲于現生了百千萬劫難了之事,當籌度己力之大小以修,且莫妄充通家。
此法尚未真得,又去鑽研他宗。
緻于此最易得益之事,反弁髦⑴視之,以緻仍舊百千萬劫不能了耳。
佛法猶如太虛,了無東西南北四維上下。
所言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者,約自己所立之地位言也。
既自己不能與太虛相契相合,須必按自己所立之地位以論,不妨于無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中約自己而定以東西南北四維上下。
而禅宗、相宗、密宗,無一宗不好。
然以年已半百之人,得仗佛力,能以具縛凡夫即了生死之法,而複緻力于其仗自力之法門,雖能助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