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回 衆口铄金人言可畏 孤身仗義箭發無虛

首頁
    玉嬌龍懷着滿腔幽怨,揚鞭縱馬,靜靜的晨曦中,隻聽傳來馬蹄哒哒,漫漫的古道上,但見卷起一溜煙塵,她一口氣飛馳了五十餘裡,直至路上來往的行人較多,大黑馬已汗水淋漓,方才松了手中缰繩,緩下步來。

    她按辔徐行,又走了約兩裡來地,前面已是三岔路口。

    往哪兒去呢?玉嬌龍不覺猶豫起來。

    她與羅小虎不辭而别,突然離開王莊,帶有一時的任性負氣,但又不全是出于一時的任性負氣。

    她當時隻感到正如烏都奈說的那樣,她不可能成為烏都奈以及羅小虎手下那些弟兄夥的自己人,她簡直無法和那班目無尊卑、毫無禮教、粗野成性的人厮混在一起。

    最使她傷心的是,自己忍辱求全,九死一生,曆盡艱險,才沖破牢籠,終于得以和自己傾心相愛、長年夢繞瑰牽的人相聚一起,滿以為從此比翼雙飛,不再由命,卻萬萬沒有想到,竟又走上一條絕路來了。

    不僅自己隻能與馬賊同流合污,永遠當個賊婦,而且連自己将來的子子孫孫也隻能當個馬賊,永無出頭之日。

    難道真的是命中注定自己隻該如此?!難道真的自己就隻有這條絕路?! “不,天無絕人之路,不能由命!”玉嬌龍一時怨憤之下,抛下一夜纏綿,帶着羅小虎猶存于自己肌膚上的餘溫,斷然離開了王莊。

     但究竟投奔哪裡?自己今後又将到何處安身?她當時卻還來不及深思熟慮。

    而今,來到這三岔路口,她才猶豫起來:往東投,是京城,歸路已斷;向西去,通陝甘,除惹起自己心煩意亂外,又感到一陣黯然。

    玉嬌龍勒馬躊躇,不知如何是好。

    她正挽辔徘徊,突然感到有些饑渴,見路旁有家食店,新蒸的饅頭正熟,便下馬進店,找了一個座位坐定,要來一碗漿湯和一盤饅頭,慢慢細嚼起來。

    她正吃着,又有幾位過客陸續進店來了。

     他們彼此雖然都是萍水相逢,但坐定後相互攀談問詢,很快就熟悉起來。

    有打探各種貨物行情的,有詢問沿途麥苗長勢的,也有閑談京城見間的。

    談着談着,竟忽然談起有關玉小姐投崖殉母的事情來了。

    幾位過客,立時轉過話題,你一言,我一語,各抒所聞,談得興緻勃勃,食店裡頓時也變得熱鬧起來。

    玉嬌龍早已留意在心,一旁側耳聽去,隻聽那幾位過客,把她投崖之事,濃塗淡染,添枝加葉,說得天花亂墜;摩姿狀貌,繪聲繪色,講得猶如目睹一般。

    說去說來,無非都是誇稱她如何孝烈,羨仰玉府因她而獲得如何的異寵殊榮。

    座中一位學究模樣的老者,不禁以手拈須,搖頭晃腦地說道:“似這等孝烈的女子,真乃百年難遇,無怪聖上傳旨施表,并特賜皇銀為她建坊修墓了。

    ” 玉嬌龍臉上不覺微微一紅,把已送到嘴邊的饅頭又放了回去。

     旁卒一位商賈似的過客說道:“聽說那位玉小姐原是天上的玉女,隻因私戀金童,動了春心,才被貶下凡,經了這番劫難後,又才重返天宮歸位去了。

    ” 另一位少年過客打趣說:“那個金童不知也跟着下凡來了沒有?他如也對玉女有情,就該随她下凡,與她結為夫妻。

    豈不比在天上快活!” 玉嬌龍剛剛才平靜下去的臉色,一下又羞紅起來。

     那位商賈似的過客接過話去:“聽說玉小姐出嫁那天,半路上就曾冒出一個醉漢,将她羞辱一番之後,又連夜闖進魯府,把那個魯翰林活活吓死了。

    說不定那醉漢就是金童下凡,惱她忘了前情,才鬧出這番事情來的。

    ” 少年過客又說道:“若果如此,那玉女回到天上,見金童不在,重念舊情,興許還會下凡尋他來的。

    ”說完後,逗得大家一陣哈哈大笑。

     這雖隻是一些打趣之話,卻也說明了人心總是向善,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

    玉嬌龍聽了這些活後,也不能不觸動于懷。

    她想到大家竟把她說成是玉女下凡,不禁想笑;但她一想到此時興許還會下凡尋她的“金童”時,又不覺滿懷凄楚,惆怅難禁。

    玉嬌龍覺得自己并不是回到了人世上,而恰恰是從投崖那天起才是真正的下了凡間。

    至于自己還會不會重念舊情又去尋找“金童”,她雖幾度咬唇發狠,終難在心裡說出一聲“不”來。

     那幾位過客談笑一陣,又談起鐵貝勒王爺懸賞千金緝盜尋劍的事來。

    少年過客說道:“什麼寶劍能值千?!多是竊了王府,王爺面子上不好看,惱羞成怒,懸出重賞,捉人洩恨是實。

    ” 那商賈似的過客道:“那盜劍之人也真算有吃雷的膽量,竟然敢在京城作案,并且盜到王府去了,這也難怪王爺惱怒。

    不過,我看那盜劍之人決非等閑之輩,正是所謂來者下善,善者不來;王府裡有的是金銀珠寶,他卻一無所取,單單隻偷走寶劍,其中必有蹊跷。

    ” 少年過客道:“似你這般說來,王爺雖懸千金緝人尋劍,結果也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