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 像盧嬰這樣的人

首頁
有叫盧嬰的客居揚州,此人風神文采,蓋冠淮南,人稱盧三郎。如果僅僅如此,也沒什麼好奇的。說的是,盧嬰“妨人”:他出現在哪兒,哪兒就有災禍發生。比如去一家做客,過不了多長時間,主人家的孩子或落井淹死,或被火燒傷。最初,人們還以為是巧合,但累以時日,發現并非如此,所以大家都躲着盧嬰。

    當時,一位叫元伯和的人在揚州任兵曹參軍(本故事稱為郡守,不确切),負責該地區的軍事和緝拿事宜。上任伊始,他就聽說這裡有一個叫盧嬰的人,慕其才,于是召見了他。當然,最主要的還在于,元伯和不怎麼相信盧嬰有“妨人”的功能。當日中午,元伯和在廳堂設宴,屬下、賓客皆至,由于盧嬰也在座,所以搞得大家都很緊張。不過,知道底細的人并不擔心,因為他們知道:盧嬰雖“妨人”,但隻妨主人。也就是說,有危險的是元伯和!

    與其說這是一次宴會,倒不如說大家都在等待着奇異的事發生。

    在宴會進行到最後時,元伯和笑了:“都說盧嬰為異人,我看也和你我一樣啊。我家有沒有孩子落井?”

    “沒有。”屬下回答。

    “我家有沒有小孩被燒傷?”元伯和繼續問。

    “沒有。”

    元伯和對在座衆人說:“你們認為盧嬰奇異,災禍之事均靈驗,是因為你們命軟,抵不過他。我怎麼就沒事?呵呵!”說罷,元伯和将杯中酒一飲而盡。

    大家面面相觑。

    正在這時候,元伯和的屬下飛奔入内,稱一隊士兵包圍了元府……

    淮南有居客盧嬰者,氣質文學,俱為郡中絕,人悉以“盧三郎”呼之。但甚奇蹇,若在群聚中,主人必有橫禍,或小兒堕井,幼女入火,既久有驗。人皆捐之。時元伯和為郡守,始至,愛其材氣,特開中堂設宴,衆客鹹集。食畢,伯和戲問左右曰:“小兒堕井乎!”曰:“否。”“小女入火乎!”曰:“否。”伯和謂坐客曰:“衆君不勝故也。”頃之合飲,群客相目,惴惴然。是日,軍吏圍宅,擒伯和,棄市。時節度使陳少遊甚異之,複見其才貌,謂曰:“此人一舉,非摩天不盡其才。”即厚與金帛寵薦之。行至潼關,西望煙塵,有東馳者曰:“朱泚作亂,上幸奉天縣矣。”(《獨異志》)

    結果是:元伯和被逮捕,随後處死于街市。

    這不是軍士嘩變。災禍的源頭在遙遠的長安。唐代宗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當朝宰相元載,因貪污受賄,被代宗皇帝下令抄家,判處死刑。熟悉唐史的人知道,元載是中唐時期的重要人物,為人圓滑而有心計,他先後協助代宗皇帝解決了兩個著名的宦官,道出為政的老到。在二巨宦死後,作為宰相的元載成了朝中的首要人物,結黨營私,權欲熏天。最重要的是,這個元載非常貪财,而且每次都是明目張膽地接受賄賂。代宗皇帝在史上本來就以疑心重著稱,現在他要下手了:不但處死了元載,而且抄其全家,直系親屬多受牽連。而元伯和,正是元載的長子!在斬殺了元載後,代宗皇帝飛令傳檄揚州,逮捕了元伯和,并就地處死。

    不說元家之事,隻說盧嬰。像他這樣的人誰敢留在身邊?

    此時,前文提到的陳少遊任淮南節度使,主政揚州,聽說盧嬰之事,甚為怪異,冒險接見了他。見面後,即被盧嬰的談吐與博識征服,對手下說:“我當為朝廷舉薦此人,非最高官位不能發揮他的才能。”随即向朝廷推薦了盧嬰,又叫人護送他去長安。這時候,唐德宗已即位,時為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當盧嬰一行人西至潼關時,遠望長安方向烽火連綿,遇往東奔跑的路人而問之,對方答:“首都長安出現大事變!途經長安去鎮壓藩鎮之亂的甘肅泾源士兵因不滿朝廷的待遇,突然發動暴亂,皇帝已逃往奉天縣了!”

    周圍的人都望着盧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