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 人間無路月茫茫

首頁
    晚唐有詩人曹唐,喜歡仙道之事,所寫詩歌也多有此内容,此人曾被美國著名漢學家、《撒馬爾罕的金桃》和《朱雀:唐朝南方的形象》的作者謝弗研究,專門寫有一部《曹唐的道教詩》,可見其人及作品比較奇異。

    晚年的曹唐,寓居湖北江陵一寺中,該寺曲徑通幽,林木蔥郁,閑居于此,曹唐寫詩自賞。

     這一天,曹唐正在寺裡閑逛,于紅葉飄飛的林中發現一口廢棄的古井。

    上得前去,臨井而觀,似乎望見水波幽幽,令人浮想聯翩:此井既古,可否通達仙境?曹唐突然想起自己寫過的《劉晨阮肇遊天台》一詩,裡面有“洞裡有天春寂寂,人間無路月茫茫”兩句,此時遙望古井,詩意新發,随口而吟:“水底有天春漠漠,人間無路月茫茫。

    ”感覺改後更佳,水霧蒼茫,有登仙境之感。

     轉天,曹唐來到林中亭台閑坐,見二女子衣着清素,面容絕美,從遠處緩步而來,甚是輕快,仿佛雲中漫步,口中且有所吟。

    及近處,曹唐聽到她們所吟的,正是自己昨日新改的詩歌:“水底有天春漠漠,人間無路月茫茫……” 曹唐大驚:此詩新改,未示他人,二女因何能歌吟?她們又是誰?于是起身呼而追之,但那二女似乎什麼也沒聽到,依舊信步而行。

    大約又走了十餘步,便消失于林中了。

     曹唐甚怪,後将此事說與朋友、寺僧法舟聽,法舟驚道:“兩天前,有一少年拜訪我,懷揣一碧箋,上有詩句:‘水底有天春漠漠,人間無路月茫茫。

    ’”說罷,他向曹唐出示了那塊碧箋。

    曹唐看後,頗為惘然。

     幾天後,曹唐猝死寺中。

     打開唐朝的詩歌版圖,我們看到曹唐的詩歌領域确實卓爾不群,一如他在林中的經曆。

    曹唐是廣西桂林人,唐宣宗大中年間中進士,主要活動于唐懿宗鹹通年間(公元860年—873年)。

    唐朝詩人衆多,曹唐之所以能夠跳出來,吸引人們的眼球,如前面所提,靠的是他的詩歌的題材。

    按《唐才子傳》的說法:“唐始起清流,志趣淡然,有淩雲之骨,追慕古仙子高情,往往奇遇,而己才思不減,遂作‘大遊仙詩’五十篇,又‘小遊仙詩’等,紀其悲歡離合之要,大播于時。

    ”曹唐的“遊仙詩”系列,題材多取自六朝志怪筆記,比如“劉晨阮肇入山遇仙組詩”,即以六朝筆記《幽明錄》裡的志怪故事為主題。

    此組詩共有五首: 第一首《劉晨阮肇遊天台》: 樹入天台石路新,雲和草靜迥無塵。

    煙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夢後身。

    往往雞鳴岩下月,時時犬吠洞中春。

    不知此地歸何處,須就桃源問主人。

     第二首《劉阮洞中遇仙人》: 天和樹色霭蒼蒼,霞重岚深路渺茫。

    雲窦滿山無鳥雀,水聲沿澗有笙簧。

    碧沙洞裡乾坤别,紅樹枝邊日月長。

     第三首《仙子送劉阮出洞》: 殷勤相送出天台,仙境那能卻再來。

    雲液既歸須強飲,玉書無事莫頻開。

    花當洞口應長在,水到人間定不回。

    惆怅溪頭從此别,碧山明月照蒼苔。

     第四首《仙子洞中有懷劉阮》: 不将清瑟理霓裳,塵夢那知鶴夢長。

    洞裡有天春寂寂,人間無路月茫茫。

    玉沙瑤草連溪碧,流水桃花滿澗香。

    曉露風燈易零落,此生無處訪劉郎。

     第五首《劉阮再到天台不複見諸仙子》: 再到天台訪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塵。

    笙歌寂寞閑深洞,雲鶴蕭條絕舊鄰。

    草樹總非前度色,煙霞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