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再問:“伏龍、鳳雛,果系何人?”水鏡亦隻笑曰:“好!好!”玄德拜請水鏡出山相助,同扶漢室。
水鏡曰:“山野閑散之人,不堪世用。
自有勝吾十倍者來助公,公宜訪之。
”正談論間,忽聞莊外人喊馬嘶,小童來報:“有一将軍,自變量百人到莊來也。
”玄德大驚,急出視之,乃趙雲也。
玄德大喜。
雲下馬入見曰:“某夜來回縣,尋不見主公,連夜跟問到此。
主公可作速回縣。
隻恐有人來縣中厮殺。
”玄德辭了水鏡,與趙雲上馬,投新野來。
行不數裡,一彪人馬來到,視之,乃雲長、翼德也。
相見大喜。
玄德訴說躍馬檀溪之事,共相嗟訝。
到縣中,與孫幹等商議。
幹曰:“可先緻書于景升,訴告此事。
”玄德從其言,即令孫幹赍書至荊州。
劉表喚入問曰:“吾請玄德襄陽赴會,緣何逃席而去?”孫幹呈上書劄,具言蔡瑁設謀相害,賴躍馬檀溪得脫。
表大怒,急喚蔡瑁責罵曰:“汝焉敢害吾弟!”命推出斬之。
蔡夫人出,哭求免死,表怒猶未息。
孫幹告曰:“若殺蔡瑁,恐皇叔不能安居于此矣。
”表乃責而釋之,使長子劉琦同孫幹至玄德處請罪。
琦奉命赴新野,玄德接着,設宴相待。
酒酣,琦忽然堕淚。
玄德問其故。
琦曰:“繼母蔡氏,常懷謀害之心;侄無計免禍,幸叔父指教。
”玄德勸以:“小心盡孝,自然無禍。
”次日,琦泣别。
玄德乘馬送琦出郭,因指馬謂琦曰:“若非此馬,吾已為泉下之人矣。
”琦曰:“此非馬之力,乃叔父之洪福也。
”說罷。
相别。
劉琦涕泣而去。
玄德回馬入城,忽見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縧烏履,長歌而來。
歌曰:雪國
天地反複兮,火欲殂;大廈将崩兮,一木難扶。
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玄德聞歌,暗思:“此人莫非水鏡所言伏龍、鳳雛乎?”遂下馬相見,邀入縣衙。
問其姓名,答曰:“某乃颍上人也,姓單,名福。
久聞使君納士招賢,欲來投托,未敢辄造;故行歌于市,以動尊聽耳。
”玄德大喜,待為上賓。
單福曰:“适使君所乘之馬,再乞一觀。
”玄德命去鞍牽于堂下。
單福曰:“此非的盧馬乎?雖是千裡馬,卻隻妨主,不可乘也。
”玄德曰:“已應之矣。
”遂具言躍檀溪之事。
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終必妨一主。
某有一法可禳。
”玄德曰:“願聞禳法。
”福曰:“公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将此馬賜之;待妨過了此人,然後乘之,自然無事。
”玄德聞言變色曰:“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備不敢聞教。
”福笑謝曰:“向聞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試耳。
”玄德亦改容起謝曰:“備安能有仁德及人,惟先生教之。
”福曰:“吾自颍上來此,聞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
’可見使君之仁德及人也。
”玄德乃拜單福為軍師,調練本部人馬。
卻說曹操自冀州回許都,常有取荊州之意,特差曹仁、李典并降将呂曠、呂翔等領兵三萬,屯樊城,虎視荊、襄,就探看虛實。
時呂曠、呂翔禀曹仁曰:“今劉備屯兵新野,招軍買馬,積草儲糧,其志不小,不可不早圖之。
吾二人自降丞相之後,未有寸功,願請精兵五千,取劉備之頭,以獻丞相。
”曹仁大喜,與二呂兵五千,前往新野厮殺。
探馬飛報玄德。
玄德請單福商議。
福曰:“既有敵兵,不可令其入境。
可使關公引一軍從左而出,以敵來軍中路;張飛引一軍從右而出,以敵來軍後路;公自引趙雲出兵前路相迎;敵可破矣。
”玄德從其言,即差關、張二人去訖;然後與單福、趙雲等,共引二千人馬出關相迎。
行不數裡,隻見山後塵頭大起,呂曠、呂翔引軍來到。
兩邊各射住陣角。
玄德出馬于旗門下,大呼曰:“來者何人,敢犯吾境?”呂曠出馬曰:“吾乃大将呂曠也。
奉丞相命,特來擒汝!”玄德大怒,使趙雲出馬。
二将交戰,不數合,趙雲一槍刺呂曠于馬下。
玄德麾軍掩殺,呂翔抵敵不住,引軍便走。
正行間,路旁一軍突出,為首大将,乃關雲長也;沖殺一陣,呂翔折兵大半,奪路走脫。
行不到十裡,又一軍攔住去路,為首大将,挺矛大叫:“張翼德在此!”直取呂翔。
翔措手不及,被張飛一矛刺中,翻身落馬而死。
餘衆四散奔走。
玄德合軍追趕,大半多被擒獲。
玄德班師回縣,重待單福,稿賞三軍。
失樂園
卻說敗軍回見曹仁,報說:“二呂被殺,軍士多被活捉。
”曹仁大驚,與李典商議。
典曰:“二将欺敵而亡,今隻宜按兵不動,申報丞相,起大兵來征剿,乃為上策。
”仁曰:“不然。
今二将陣亡,死折許多軍馬,此仇不可不急報。
量新野彈丸之地,何勞丞相大軍?”典曰:“劉備人傑也,不可輕視。
”仁曰:“公何怯也!”典曰:“兵法雲:‘知彼知己,百戰百勝。
’某非怯戰,但恐不能必勝耳。
”仁怒曰:“公懷二心耶?吾必欲生擒劉備!”典曰:“将軍若去,某守樊城。
”仁曰:“汝若不同去,真懷二心矣!”典不得已,隻得與曹仁點起二萬五千軍馬,渡河投新野而來。
正是:
偏裨既有輿屍辱,主将重興雪恥兵。
未知勝負何如,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