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43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衆議

首頁
    ,敢求教益。

    ”孔明曰:“不才無學,有辱明問。

    ”權曰:“足下近在新野,佐劉豫州與曹操決戰,必深知彼軍虛實。

    ”孔明曰:“劉豫州兵微将寡,更兼新野城小無糧,安能與曹操相持?”權曰:“曹兵共有多少?”孔明曰:“馬步水軍,約有一百餘萬。

    ”權曰:“莫非詐乎?”孔明曰:“非詐也。

    曹操就兖州已有青州軍二十萬;平了袁紹,又得五六十萬,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萬;今又得荊州之軍二三十萬。

    以此計之,不下一百五十萬。

    亮以百萬言之,恐驚江東之士也。

    ”魯肅在旁,聞言失色,以目視孔明;孔明隻做不見。

    權曰:“曹操部下戰将,還有多少?”孔明曰:“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将,何止一二千人!”權曰:“今曹操平了荊、楚,複有遠圖乎?”孔明曰:“即今沿江下寨,準備戰船,不欲圖江東,待取何地!”權曰:“若彼有吞并之意,戰與不戰,請足下為我一決。

    ”孔明曰:“亮有一言,但恐将軍不肯聽從。

    ”權曰:“願聞高論。

    ”孔明曰:“向者宇内大亂,故将軍起江東,劉豫州收衆漢南,與曹操并争天下。

    今操芟除大難,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荊州,威震海内;縱有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願将軍量力而處之。

    若能以吳、越之衆,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其不能,何不從衆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權未及答。

    孔明又曰:“将軍外托服從之名,内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權曰:“誠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降操?”孔明曰:“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帝室之胄,英才蓋世,衆士仰慕?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又安能屈處人下乎?” 孫權聽了孔明此言,不覺勃然變色,拂衣而起,退入後堂。

    衆皆哂笑而散。

    魯肅責孔明曰:“先生何故出此言?幸是吾主寬洪大度,不即面責。

    先生之言,藐視吾主甚矣。

    ”孔明仰面笑曰:“何如此不能容物耶?我自有破曹之計,彼不問我,我故不言。

    ”肅曰:“果有良策,肅當請主公求教。

    ”孔明曰:“吾視曹操百萬之衆,如群蟻耳!但我一舉手,則皆為虀粉矣!”肅聞言,便入後堂,見孫權。

    權怒氣未息,顧謂肅曰:“孔明欺吾太甚!”肅曰:“臣亦以此責孔明,孔明反笑主公不能容物。

    破曹之策,孔明不肯輕言,主公何不求之?”權回嗔作喜曰:“原來孔明有良謀,故以言詞激我。

    我一時淺見,幾誤大事。

    ”便同魯肅重複出堂,再請孔明叙話。

    權見孔明,謝曰:“适來冒渎威嚴,幸勿見罪。

    ”孔明亦謝曰:“亮言語冒犯,望乞恕罪。

    ”權邀孔明入後堂,置酒相待。

     數巡之後,權曰:“曹操平生所惡者,呂布、劉表、袁紹、袁術、豫州與孤耳。

    今數雄已滅,獨豫州與孤尚存。

    孤不能以全吳之地,受制于人。

    吾計決矣。

    非劉豫州莫與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孔明曰:“豫州雖新敗,然關雲長猶率精兵萬人;劉琦領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曹操之衆,遠來疲憊;近追豫州,輕騎一日夜行三百裡。

    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缟’者也。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

    荊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勢耳;非本心也。

    今将軍誠能與豫州協力同心,破曹軍必矣。

    操軍破,必北還,則荊、吳之勢強,而鼎足之形成矣。

    成敗之機,在于今日。

    惟将軍裁之。

    ”權大悅曰:“先生之言,頓開茅塞。

    吾意已決,更無他疑。

    即日商議起兵,共滅曹操。

    ”遂令魯肅将此意傳谕文武官員,就送孔明于館驿安歇。

    霧都孤兒 張昭知孫權欲興兵,遂與衆議曰:“中了孔明之計也!”急入見權曰:“昭等聞主公将興兵與曹操争鋒。

    主公自思比袁紹若何?曹操向日兵微将寡,尚能一鼓克袁紹;何況今日擁百萬之衆南征,豈可輕敵?若聽諸葛亮之言,妄動甲兵,此所謂負薪救火也。

    ”孫權隻低頭不語。

    顧雍曰:“劉備因為曹操所敗,故欲借我江東之兵以拒之,主公奈何為其所用乎?願聽子布之言。

    ”孫權沉吟未決。

    張昭等出,魯肅入見曰:“适張子布等,又勸主公休動兵,力主降議,此皆全軀保妻子之臣,為自謀之計耳。

    願主公勿聽也。

    ”孫權尚在沉吟。

    肅曰:“主公若遲疑,必為衆人誤矣。

    ”權曰:“卿且暫退,容我三思。

    ”肅乃退出。

    時武将或有要戰的,文官都是要降的,議論紛紛不一。

     且說孫權退入内宅,寝食不安,猶豫不決。

    吳國太見權如此,問曰:“何事在心,寝食俱廢?”權曰:“今曹操屯兵于江漢,有下江南之意。

    問諸文武,或欲降者,或欲戰者。

    欲待戰來,恐寡不敵衆;欲待降來,又恐曹操不容;因此猶豫不決。

    ”吳國太曰:“汝何不記吾姐臨終之語乎?”孫權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想出這句話來。

     正是: 追思國母臨終語,引得周郎立戰功。

    畢竟說着甚的,且看下文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