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44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首頁
    卻說吳國太見孫權疑惑不決,乃謂之曰:“先姊遺言雲:‘伯符臨終有言:内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今何不請公瑾問之?”權大喜,即遣使往鄱陽請周瑜議事。

    原來周瑜在鄱陽湖訓練水師,聞曹操大軍至漢上,便星夜回柴桑郡議軍機事。

    使者未發,周瑜已先到。

    魯肅與瑜最厚,先來接着,将前項事細述一番。

    周瑜曰:“子敬休憂,瑜自有主張。

    今可速請孔明來相見。

    ”魯肅上馬去了。

     周瑜方才歇息忽報張昭、顧雍、張纮、步骘四人來相探。

    瑜接入堂中坐定,叙寒溫畢。

    張昭曰:“都督知江東之利害否?”瑜曰:“未知也。

    ”昭曰:“曹操擁衆百萬,屯于漢上,昨傳檄文至此,欲請主公會獵于江夏。

    雖有相吞之意,尚未露其形。

    昭等勸主公且降之,庶免江東之禍。

    不想魯子敬從江夏帶劉備軍師諸葛亮至此,彼因自欲雪憤,特下說詞以激主公。

    子敬卻執迷不悟。

    正欲待都督一決。

    ”瑜曰:“公等之見皆同否?”顧雍等曰:“所議皆同。

    ”瑜曰:“吾亦欲降久矣。

    公等請回。

    明早見主公,自有定議。

    ”昭等辭去。

     少頃,又報程普、黃蓋、韓當等一班戰将來見。

    瑜迎入,各問慰訖。

    程普曰:“都督知江東早晚屬他人否?”瑜曰:“未知也。

    ”普曰:“吾等自随孫将軍開基創業,大小數百戰,方才戰得六郡城池。

    今主公聽謀士之言,欲降曹操,此真可恥可惜之事。

    吾等甯死不辱。

    望都督勸主公決計興兵。

    吾等願效死戰。

    ”瑜曰:“将軍等所見皆同否?”黃蓋忿然而起,以手拍額曰:“吾頭可斷,誓不降曹!”衆人皆曰:“吾等皆不願降。

    ”瑜曰:“吾正欲與曹操決戰,安肯投降?将軍等請回。

    瑜見主公,自有定議。

    ”程普等别去。

     又未幾,諸葛瑾、呂範等一班兒文官相候。

    瑜迎入,講禮畢。

    諸葛瑾曰:“舍弟諸葛亮自漢上來,言劉豫州欲結東吳,共伐曹操,文武商議未定。

    因舍弟為使,瑾不敢多言,專候都督來決此事。

    ”瑜曰:“以公論之若何?”瑾曰:“降者易安,戰者難保。

    ”周瑜笑曰:“瑜自有主張。

    來日同至府下定議。

    ”瑾等辭退。

    理智與情感 忽又報呂蒙、甘甯等一班兒來見。

    瑜請入,亦叙談此事。

    有要戰者,有要降者,互相争論。

    瑜曰:“不必多言。

    來日都到府下公議。

    ”衆乃辭去。

    周瑜冷笑不止。

     至晚,人報魯子敬引孔明來拜。

    瑜出中門迎入。

    叙禮畢,分賓主而坐。

    肅先問瑜曰:“今曹操驅衆南侵,和與戰二策,主公不能決,一聽于将軍。

    将軍之意若何?”瑜曰:“曹操以天子為名,其師不可拒。

    且其勢大,未可輕敵。

    戰則必敗,降則易安。

    吾意已決。

    來日見主公,便當遣使納降。

    ”魯肅愕然曰:“君言差矣。

    江東基業,已曆三世,豈可一旦棄于他人?伯符遺言,外事付托将軍。

    今正欲仗将軍保全國家,為泰山之靠,奈何亦從懦夫之議耶?”瑜曰:“江東六郡,生靈無限;若罹兵革之禍,必有歸怨于我,故決計請降耳。

    ”肅曰:“不然。

    以将軍之英雄,東吳之險固,操未必便能得志也。

    ”二人互相争辯,孔明隻袖手冷笑。

    瑜曰:“先生何故哂笑?”孔明曰:“亮不笑别人,笑子敬不識時務耳。

    ”肅曰:“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識時務?”孔明曰:“公瑾主意欲降操,甚為合理。

    ”瑜曰:“孔明乃識時務之士,必與吾有同心。

    ”肅曰:“孔明,你也如何說此?”孔明曰:“操極善用兵,天下莫敢當。

    向隻有呂布、袁紹、袁術、劉表,敢與對敵。

    今數人皆被操滅,天下無人矣。

    獨有劉豫州不識時務,強與争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

    将軍決計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貴。

    國祚遷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魯肅大怒曰:“汝教吾主屈膝受辱于國賊乎?” 孔明曰:“愚有一計:并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亦不須親自渡江;隻須遣一介之使,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

    操若得此兩人,百萬之衆,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瑜曰:“用何二人,可退操兵?”孔明曰:“江東去此兩人,如大木飄一葉,太倉減一粟耳。

    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

    ”瑜又問:“果用何二人?”孔明曰:“亮居隆中時,即聞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銅雀,極其壯麗;廣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