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聲大起。
玄德又告孫夫人曰:“後面追兵又到,如之奈何?”夫人曰:“丈夫先行,我與子龍當後。
”玄德先引三百軍,望江岸去了。
子龍勒馬于車旁,将士卒擺開,專候來将。
四員将見了孫夫人,隻得下馬,叉手而立。
夫人曰:“陳武、潘璋來此何幹?”二将答曰:“奉主公之命,請夫人、玄德回。
”夫人正色叱曰:“都是你這夥匹夫,離間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他人,今日歸去,須不是與人私奔。
我奉母親慈旨,令我夫婦回荊州。
便是我哥哥來,也須依禮而行。
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殺害我耶?”罵得四人面面相觑,各自尋思:“他一萬年也隻是兄妹。
更兼國太作主。
吳侯乃大孝之人,怎敢違逆母言?明日翻過臉來,隻是我等不是。
不如做個人情。
”軍中又不見玄德,但見趙雲怒目睜眉,隻待厮殺;因此四将喏喏連聲而退。
孫夫人令推車而行。
徐盛曰:“我四人同去見周都督,告禀此事。
”四人猶豫未定,忽見一軍如旋風而來;視之,乃蔣欽、周泰。
二将問曰:“你等曾見劉備否?”四人曰:“早晨過去,已半日矣。
”蔣欽曰:“何不拏下?”四人各言孫夫人發話之事。
蔣欽曰:“便是吳侯怕道如此,封一口劍在此,教先殺他妹,後斬劉備。
違者立斬。
”四将曰:“去之已遠,怎生奈何?”蔣欽曰:“他終是些步軍,急行不上。
徐、丁二将軍,可飛報都督,教水路掉快船追趕;我四人在岸上追趕。
無問水旱之路,趕上殺了,休聽他言語。
”于是徐盛、丁奉飛報周瑜,蔣欽、周泰、陳武、潘璋四個領兵沿江趕來。
卻說玄德一行人馬,離柴桑較遠,來到劉郎浦,心才稍寬。
沿着江岸尋渡,一望江水彌漫,并無船隻。
玄德俯首沈吟。
趙雲曰:“主公在虎口中逃出,今已近本界,吾料軍師必有調度,何用憂疑?”玄德聽罷,蓦然想起在吳繁華之事,不覺凄然淚下。
後人有詩歎曰:
吳蜀成婚此水澄,明珠步幛屋黃金。
誰知一女輕天下,欲易劉郎鼎峙心?母親
玄德令趙雲望前哨探船隻,忽報後面塵土沖天而起。
玄德登高望之,但見軍馬蓋地而來,歎曰:“連日奔走,人困馬乏,追兵又到,死無地矣!”看看喊聲漸近。
正慌急間,忽見江岸邊一字兒抛着拖篷船二十餘隻。
趙雲曰:“天幸有船在此。
何不速下,掉過對岸,再作區處?”玄德與孫夫人便奔上船。
子龍引五百軍亦都上船。
隻見船艙中一人綸巾道服,大笑而出,曰:“主公且喜!諸葛亮在此等候多時。
”船中扮作客人的,皆是荊州水軍。
玄德大喜。
不移時,四将趕到。
孔明笑指岸上人言曰:“吾已算定多時矣。
汝等回去傳示周郎,教休再使美人局手段。
”岸上亂箭射來,船已開的遠了。
蔣欽等四将,隻好呆看。
玄德與孔明正行間,忽然江聲大振。
回頭視之,隻見戰船無數。
帥字旗下,周瑜自領慣戰水軍,左有黃蓋,右有韓當,勢如飛馬,疾似流星。
看看趕上。
孔明教掉船投北岸,棄了船,盡皆上岸而走,軍馬登程。
周瑜趕到江邊,亦皆上岸追襲。
大小水軍,盡是步行;止有為首軍官騎馬。
周瑜當先,黃蓋、韓當、徐盛、丁奉緊随。
周瑜曰:“此處是那裡?”軍士答曰:“前面是黃州界首。
”望見玄德軍馬不遠,瑜令拚力追襲。
正趕之間,一聲鼓響,山谷内一彪刀手擁出。
為首一員大将,乃關雲長也。
周瑜舉止失措,急撥馬便走;雲長趕來,周瑜縱馬逃命。
正奔走間,左邊黃忠,右邊魏延,兩軍殺出。
吳兵大敗。
周瑜急急下得船時,岸上軍士齊聲大叫曰:“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瑜怒曰:“可再登岸決一死戰!”黃蓋、韓當力阻。
瑜自思曰:“吾計不成,有何面目去見吳侯!”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倒于船上。
衆将急救,卻早不省人事。
正是:
兩番弄巧翻成拙,此日含嗔卻帶羞。
未知周郎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