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打将下來,不能前進。
正欲回時,背後夏侯淵引兵突出,陳式不能抵擋,被夏侯淵生擒回寨。
部卒多降。
有敗軍逃得性命,回報黃忠,說陳式被擒。
忠慌與法正商議。
正曰:“淵為人輕躁,恃勇少謀;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為營,誘淵來戰而擒之。
此乃‘反客為主’之法。
”忠用其謀,将應有之物,盡賞三軍,歡聲滿谷,願效死戰。
黃忠即日拔寨而進,步步為營;每營住數日,又進。
淵聞知,欲出戰。
張合曰:“此乃反客為主之計,不可出戰;戰則有失。
”淵不從,令夏侯尚自變量千兵出戰,直到黃忠寨前。
忠上馬提刀出迎,與夏侯尚交馬,隻一合,生擒夏侯尚歸寨。
餘皆敗走,回報夏侯淵。
淵急使人到黃忠寨,言願将陳式來換夏侯尚。
忠約定來日軍前相換。
次日,兩軍皆到山谷闊處,布成陣勢。
黃忠、夏侯淵各立馬于本陣門旗之下。
黃忠帶着夏侯尚,夏侯淵帶着陳式,各不與袍铠,隻穿蔽體薄衣。
一聲鼓響,陳式、夏侯尚各望本陣奔回。
夏侯尚比及到陣門時,被黃忠一箭,射中後心。
尚帶箭而回。
淵大怒,驟馬徑取黃忠。
忠正要激淵厮殺。
兩将交馬,戰到二十餘合,曹營内忽然鳴金收兵。
淵慌撥馬而回,被忠乘勢殺了一陣。
淵回陣問押陣官:“為何鳴金?”答曰:“某見山凹中有蜀兵旗幡數處,恐是伏兵,故急招将軍回。
”淵信其說,遂堅守不出。
黃忠逼到定軍山下,與法正商議。
正以手指曰:“定軍山西,巍然有一座高山,四下皆是險道。
此山上足可下視定軍山之虛實。
将軍若取得此山,定軍山隻在掌中也。
”忠仰見山頭稍平,山上有些少人馬。
是夜二更,忠引軍士鳴金擊鼓,直殺上山頂。
此山有夏侯淵部将杜襲把守,止有數百餘人。
當時見黃忠大隊擁上,隻得棄山而走。
忠得了山頂,正與定軍山相對。
法正曰:“将軍可守在半山,某居山頂。
待夏侯淵兵至,吾舉白旗為号,将軍卻按兵勿動;待他倦怠無備,吾卻舉起紅旗,将軍便下山擊之:以逸待勞,必當取勝。
”忠大喜,從其計。
卻說杜襲引軍逃回,見夏侯淵,說黃忠奪了對山。
淵大怒曰:“黃忠占了對山,不容我不出戰。
”張合谏曰:“此乃法正之謀也。
将軍不可出戰,隻宜堅守。
”淵曰:“占了吾對山,觀吾虛實,如何不出戰?”合苦谏不聽。
淵分軍圍住對山,大罵挑戰。
法正在山上舉起白旗;任從夏侯淵百般辱罵,黃忠隻不出戰。
午時以後,法正見曹兵倦怠,銳氣已堕,多下馬坐息,乃将紅旗招展。
鼓角齊鳴,喊聲大震。
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趕到麾蓋之下,大喝一聲,猶如雷吼。
淵未及相迎,黃忠寶刀已落,連頭帶肩,砍為兩段。
後人有詩贊黃忠曰:
蒼頭臨大敵、皓首逞神威。
力趁雕弓發、風迎雪刃揮。
紅樓夢
雄聲如虎吼、駿馬似龍飛。
獻馘功勳重,開疆展帝畿。
黃忠斬了夏侯淵,曹兵大潰,各自逃生。
黃忠乘勢去奪定軍山,張合領兵來迎。
忠與陳式兩下夾攻,混殺一陣,張合敗走。
忽然山旁閃出一彪人馬,當住去路;為首一員大将,大叫:“常山趙子龍在此!”張合大驚,引敗軍奪路,望定軍山而走。
隻見前面一枝兵來迎,乃杜襲也。
襲曰:“今定軍山已被劉封、孟達奪了。
”合大驚,遂與杜襲引敗兵到漢水紮營;一面令人飛報曹操。
操聞淵死,放聲大哭,方悟管辂所言:“三八縱橫”,乃建安二十四年也;“黃豬遇虎”,乃歲在己亥正月也;“定軍之南”,乃定軍山之南也;“傷折一股”,乃淵與操有兄弟之親情也。
操令人尋管辂時,不知何處去了。
操深恨黃忠,遂親統大軍,來定軍山與夏侯淵報仇,令徐晃作先鋒。
行到漢水,張合、杜襲接着曹操。
二将曰:“今定軍山已失,可将米倉山糧草移于北山寨中屯積,然後進兵。
”曹操依允。
卻說黃忠斬了夏侯淵首級,來葭萌關上見玄德獻功。
玄德大喜,加忠為征西大将軍,設宴慶賀。
忽牙将張着來報說:“曹操自領大軍二十萬,來與夏侯淵報仇。
目今張合在米倉山搬運糧草,移于漢水北山腳下。
”孔明曰:“今操引大兵至此,恐糧草不敷,故勒兵不進;若得一人深入其境,燒其糧草,奪其辎重,則操之銳氣挫矣。
”黃忠曰:“老夫願當此任。
”孔明曰:“操非夏侯淵之比,不可輕敵。
”玄德曰:“夏侯淵雖是總帥,乃一勇夫耳,安及張合?若斬得張合,勝斬夏侯淵十倍也。
”忠奮然曰:“吾願往斬之。
”孔明曰:“你可與趙子龍同領一枝兵去;凡事計議而行,看誰立功。
”忠應允便行。
孔明就令張着為副将同去。
雲謂忠曰:“今操引二十萬衆,分屯十營,将軍在主公前要去奪糧,非小可之事。
将軍當用何策?”忠曰:“看我先去,如何?”雲曰:“等我先去。
”忠曰:“我是主将,你是副将,如何争先?”雲曰:“我與你都一般為主公出力,何必計較?我二人拈阄,拈着的先去。
”忠依允。
當時黃忠拈着先去。
雲曰:“既将軍先去,某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