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71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衆

首頁
    相助。

    可約定時刻。

    如将軍依時而還,某按兵不動;若将軍過時而不還,某即引軍來接應。

    ”忠曰:“公言是也。

    ”于是二人約定午時為期。

    雲回本寨,謂部将張翼曰:“黃漢升約定明日去奪糧草,若午時不回,我當往助。

    吾營前臨漢水,地勢危險;我若去時,汝可謹守寨栅,不可輕動。

    ”張翼應諾。

     卻說黃忠回到寨中,謂副将張着曰:“我斬了夏侯淵,張合喪膽;吾明日領命去劫糧草,隻留五百軍守營。

    你可助吾。

    今夜三更,盡皆飽食;四更離營,殺到北山腳下,先捉張合,後劫糧草。

    ”張着依令。

    當夜黃忠領人馬在前,張着在後,偷過漢水,直到北山之下。

    東方日出,見糧積如山。

    有些少軍士看守,見蜀兵到,盡棄而走。

    黃忠教馬軍一齊下馬,取柴堆于米糧之上。

    正欲放火,張合兵到,與忠混戰一處。

    曹操聞知,急令徐晃接應。

    晃領兵前進,将黃忠困在垓心。

    張着引三百軍走脫,正要回寨,忽一枝兵撞出,攔住去路;為首大将,乃是文聘;後面曹兵又至,把張着圍住。

     卻說趙雲在營中,看看等到午時,不見忠回,急忙披挂上馬,引三千軍向前接應;臨行,謂張翼曰:“汝可堅守營寨。

    兩壁廂多設弓弩,以為準備。

    ”翼連聲應諾。

    雲挺槍驟馬直殺往前去。

    迎頭一将攔住,乃文聘部将慕容烈也,拍馬舞刀來迎趙雲;被雲手起一槍刺死。

    曹兵敗走。

    雲直殺入重圍,又一枝兵截住;為首乃魏将焦炳。

    雲喝問曰:“蜀兵何在?”炳曰:“已殺盡矣!”雲大怒,驟馬一槍,又刺死焦炳。

    殺散餘兵,直至北山之下,見張合、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

    雲大喊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

    張合、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雲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

    操于高處望見,驚問諸将曰:“此将何人也?”有識者告曰:“此乃常山趙子龍也。

    ”操曰:“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急傳令曰:“所到之處,不許輕敵。

    ”趙雲救了黃忠,殺透重圍,有軍士指曰:“東南上圍的,必是副将張着。

    ”雲不回本寨,遂望東南殺來。

    所到之處,但見“常山趙雲”四字旗号,曾在當陽長坂知其勇者,互相傳說,盡皆逃竄。

    雲又救了張着。

     曹操見雲東沖西突,所向無前,莫敢迎敵,救了黃忠,又救了張着;奮然大怒,自領左右将士來趕趙雲。

    雲已殺回本寨。

    部将張翼接着,望見後面塵起,知是曹兵追來,即謂雲曰:“追兵漸近,可令軍士閉上寨門,上敵樓防護。

    ”雲喝曰:“休閉寨門!汝豈不知吾昔在當陽長坂時,單槍匹馬,觑曹兵八十三萬如草芥!今有軍有将,又何懼哉!”遂撥弓弩手于寨外壕中埋伏;将營内旗槍,盡皆倒偃;金鼓不鳴。

    雲匹馬單槍,立于營門之外。

     卻說張合、徐晃領兵追至蜀寨,天色已暮;見寨中偃旗息鼓,又見趙雲匹馬單槍,立于營外,寨門大開,二将不敢前進。

    正疑之間,曹操親到,急催督衆軍向前。

    衆軍聽令,大喊一聲,殺奔營前;見趙雲全然不動,曹兵翻身就回。

    趙雲把槍一招,壕中弓弩齊發。

    時天色昏黑,正不知蜀兵多少。

    操先撥回馬走。

    隻聽得後面喊聲大震,鼓角齊鳴,蜀兵趕來。

    曹兵自相踐踏;擁到漢水河邊,落水死者,不知其數。

    趙雲、黃忠、張着各引兵一枝,追殺甚急。

    操正奔走間,忽劉封、孟達率二枝兵,從米倉山路殺來,放火燒糧草。

    操棄了北山糧草,忙回南鄭。

    徐晃、張合紮腳不住,亦棄本寨而走。

    趙雲占了曹寨,黃忠奪了糧草、漢水,所得軍器無數,大獲勝捷,差人去報玄德。

    玄德遂同孔明前至漢水,問趙雲的部卒曰:“子龍如何厮殺?”軍士将子龍救黃忠、拒漢水之事,細述一遍。

    玄德大喜,看了山前山後險峻之路,欣然謂孔明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後人有詩贊曰: 昔日戰長阪,威風猶未減。

    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

    西遊記 鬼哭與神号、天驚并地慘。

    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于是玄德号子龍為虎威将軍,大勞将士,歡宴至晚。

     忽報曹操複遣大軍從斜谷小路而進,來取漢水。

    玄德笑曰:“操此來無能為也。

    我料必得漢水矣。

    ”乃率兵于漢水之西以迎之。

    曹操命徐晃為先鋒,前來決戰。

    帳前一人出曰:“某深知地理,願助徐将軍同去破蜀。

    ”操視之,乃巴西宕渠人也;姓王,名平,字子均;見充牙門将軍。

    操大喜,遂命王平為副先鋒,相助徐晃。

    操屯兵于定軍山北。

    徐晃、王平引軍至漢水,晃令前軍渡水列陣。

    平曰:“軍若渡水,倘要急退,如之奈何?”晃曰:“昔韓信背水為陣,所謂‘緻之死地而後生’也。

    ”平曰:“不然。

    昔者韓信料敵人無謀而用此計。

    今将軍能料趙雲、黃忠之意否?”晃曰:“汝可引步軍拒敵,看我引馬軍破之。

    ”遂令搭起浮橋,随即過河來戰蜀兵。

     正是: 魏人妄意宗韓信,蜀相那知是子房?未知勝負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