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72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首頁
    卻說徐晃引軍渡漢水,王平苦谏不聽,渡過漢水紮營。

    黃忠、趙雲告玄德曰:“某等各引本部兵去迎曹兵。

    ”玄德應允。

    二人引兵而行。

    忠謂雲曰:“今徐晃恃勇而來,且休與敵;待日暮兵疲,你我分兵兩路擊之,可也。

    ”雲然之,各引一軍據住寨栅。

    徐晃引兵從辰時搦戰,直至申時,蜀兵不動。

    晃盡教弓弩手向前,望蜀營射去。

    黃忠謂趙雲曰:“徐晃令弓弩射者,其軍必将退也;可乘時擊之。

    ”言未已,忽報曹兵後隊,果然退動。

    于是蜀營鼓聲大震,黃忠領兵左出,趙雲領兵右出。

    兩下夾攻,徐晃大敗。

    軍士逼入漢水,死者無數。

    晃死戰得脫,回營責王平曰:“汝見吾軍勢将危,如何不救?”平曰:“我若來救,此寨亦不能保。

    我曾谏公休去,公不肯聽,以緻此敗。

    ”晃大怒,欲殺王平。

    平當夜引本部軍就營中放起火來,曹兵大亂,徐晃棄營而走。

    王平渡漢水來投趙雲。

    雲引見玄德。

    王平盡言漢水地理。

    玄德大喜曰:“孤得王子均,取漢中無疑矣。

    ”遂命王平為偏将軍,領鄉導使。

     卻說徐晃逃回見操,說王平反去降劉備矣。

    操大怒,親統大軍來奪漢水寨栅。

    趙雲恐孤軍難立,遂退于漢水之西。

    兩軍隔水相拒。

    玄德與孔明來觀形勢。

    孔明見漢水上流頭,有一帶土山,可伏千餘人;乃回到營中,喚趙雲分付:“汝可引五百人,皆帶鼓角,伏于土山之下;或半夜,或黃昏,隻聽營中炮響,炮響一番,擂鼓一番,隻不要出戰。

    ”子龍受計去了。

    孔明卻在高山之上暗窺。

    次日,曹兵到來搦戰,蜀營中一人不出,弓弩亦都不發。

    曹兵自回。

    當夜更深,孔明見曹營燈火方息,軍士歇定,遂放号炮。

    子龍聽得,令鼓角齊鳴。

    曹兵驚慌,隻疑劫寨。

    及至出營,不見一軍;方才回營欲歇,号炮又響,鼓角又鳴;呐喊震地,山谷應聲。

    曹兵撤夜不安。

    一連三夜,如此驚疑,操心怯,拔寨退三十裡,就空闊處紮營。

    孔明笑曰:“曹操雖知兵法,不知詭計。

    ”遂請玄德親渡漢水,背水結營。

    玄德問計。

    孔明曰:“可如此如此。

    ” 曹操見玄德背水下寨,心中疑惑,使人來下戰書。

    孔明批來日決戰。

    次日,兩軍會于中路五界山前,列成陣勢。

    操出馬立于門旗下,兩行布列龍鳳旌旗,擂鼓三通,喚玄德答話。

    玄德引劉封、孟達并川中諸将而出。

    操揚鞭大罵曰:“劉備忘恩失義,反叛朝廷之賊!”玄德曰:“吾乃大漢宗親,奉诏讨賊。

    汝上弑母後,自立為王,僭用天子銮輿,非反而何?”操怒,命徐晃出馬來戰。

    劉封出迎。

    交鋒之時,玄德先走入陣。

    封敵晃不住,撥馬便走。

    操下令:“捉得劉備,便為西川之主。

    ”大軍齊呐喊殺過陣來。

    蜀兵望漢水而逃,盡棄營寨;馬匹軍器,丢滿道上。

    曹軍皆争取。

    操急鳴金收軍。

    衆将曰:“某等正待捉劉備,大王何故收軍?”操曰:“吾見蜀兵背漢水安營,其可疑一也;多棄馬匹軍器,其可疑二也。

    可急退軍,休取衣物。

    ”遂下令曰:“妄取一物者立斬。

    火速退兵。

    ”曹兵方回頭時,孔明号旗舉起。

    玄德中軍領兵便出,黃忠左邊殺來,趙雲右邊殺來。

    曹兵大潰而逃。

    孔明連夜追趕。

    操傳令軍回南鄭。

    隻見五路火起。

    原來魏延、張飛得嚴顔代守阆中,分兵殺來,先得了南鄭。

    操心驚,望陽平關而走。

    玄德大兵追至南鄭、褒州。

    安民已畢,玄德問孔明曰:“曹操此來,何敗之速也?”孔明曰:“操平生為人多疑,雖能用兵,疑則多敗。

    吾以疑兵勝之。

    ”玄德曰:“今操退守陽平關,其勢已孤,先生将何策以退之?”孔明曰:“亮已算定了。

    ”便差張飛、魏延分兵兩路去截曹操糧道,令黃忠、趙雲分兵兩路去放火燒山。

    四路軍将,各引鄉導官軍去了。

     卻說曹操退守陽平關,令軍哨探。

    回報曰:“今蜀兵将遠近小路,盡皆塞斷;砍柴去處,盡放火燒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