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孔明放了孟獲等一幹人,楊鋒父子皆封官爵,重賞洞兵。
楊鋒等拜謝而去。
孟獲等連夜奔回銀坑洞。
那洞外有三江:乃是泸水、甘南水、西城水。
三路水會合,故為三江。
其洞北近平坦二百餘裡,多産萬物;洞西二百餘裡,有鹽井;西南二百裡,直抵泸、甘;正南三百裡,乃是梁都洞。
洞中有山,環抱其洞;山上出銀礦,故名為銀坑山。
山中置宮殿樓台,以為蠻王巢穴。
其中建一祖廟,名曰“家鬼”。
四時殺牛宰馬享祭,名曰“蔔鬼”。
每年常以蜀人并外鄉之人祭之。
若人患病,不肯服藥,隻禱師巫,名為“藥鬼”。
其處無刑法,但犯罪即斬。
有女長成,卻于溪中沐浴,男女自相混淆,任其自配,父母不禁,名為“學藝”。
年歲雨水均調,則種稻谷;倘若不熟,殺蛇為羹,煮象為飯。
每方隅之中,上戶号曰“洞主”,次曰“酋長”。
每月初一十五兩日,皆在三江城中買賣,轉易貨物。
其風俗如此。
卻說孟獲在洞中,聚集宗黨千餘人,謂之曰:“吾屢受辱于蜀兵,立誓欲報之。
汝等有何高見?”言未畢,一人應曰:“吾舉一人,可破諸葛亮。
”衆視之,乃孟獲妻弟,現為八番部長,名曰“帶來洞主”。
獲大喜,急問何人。
帶來洞主曰:“此去西南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深通法術:出則騎象;能呼風喚雨;常有虎豹豺狼、毒蛇惡蠍跟随。
手下更有三萬神兵,甚是英勇。
大王可修書具禮,某親往求之。
此人若允,何懼蜀兵哉?”獲忻然,令國舅赍書而去。
卻令朵思大王守把三江城,以為前面屏障。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卻說孔明提兵直至三江城,遙望見此城三面傍江,一面通旱;即遣魏延、趙雲同領一軍于旱路打城。
軍到城下時,城上弓弩齊發。
原來洞中之人,多習弓弩。
一弩齊發十矢;箭頭上皆用毒藥;但有中箭者,皮肉皆爛,見五髒而死。
趙雲、魏延不能取勝,回見孔明言藥箭之事。
孔明自乘小車,到軍前看了虛實,回到寨中,令軍退數裡下寨。
蠻兵望見蜀兵遠退,皆大笑作賀,隻疑蜀兵懼怯而退;因此夜間安心穩睡,不去哨探。
卻說孔明約軍退後,即閉寨不出。
一連五日,并無号令。
黃昏左側,忽起微風。
孔明傳令曰:“每軍要衣襟一幅,限一更時分應點。
無者立斬。
”諸将皆不知其意。
衆軍依令預備。
初更時分,又傳令曰:“每軍衣襟一幅,包土一包。
無者立斬。
”衆軍亦不知其意,隻得依令預備。
孔明又傳令曰:“諸軍包土,俱在三江城下交割。
先到者有賞。
”衆軍聞令,皆包淨土,飛奔城下。
孔明令積土為蹬道,先上城者為頭功。
于是蜀兵十餘萬,并降兵萬餘,将所包之土,一齊棄于城下。
一霎時,積土成山,接連城上。
一聲暗号,蜀兵皆上城。
蠻兵急放弩時,大半早被執下。
餘者棄城而逃。
朵思大王死于亂軍之中。
蜀将督軍分路剿殺。
孔明取了三江城。
所得珍寶,皆賞三軍。
敗殘蠻兵,逃回見孟獲,說:“朵思大王身死,失了三江城。
”獲大驚。
正慮之間,人報蜀兵已渡江,見在本洞中下寨。
孟獲甚是慌張。
忽然屏風後一人大笑而出曰:“既為男子,何無智也?我雖是一婦人,願與你出戰。
”獲視之,乃妻祝融夫人也。
夫人世居南蠻,乃祝融氏之後;善使飛刀,百發百中。
孟獲起身稱謝。
夫人忻然上馬,引宗黨猛将數百員,生力洞兵五萬,出銀坑宮阙,來與蜀兵對敵。
方才轉過洞口,一彪軍攔住,為首蜀将,乃是張嶷。
蠻兵見之,卻早兩路擺開。
祝融夫人背插五口飛刀,手挺丈八長标,坐下卷毛赤兔馬。
張嶷見之,暗暗稱奇。
二人驟馬交鋒。
戰不數合,夫人撥馬便走。
張嶷趕去,空中一把飛刀落下。
嶷急用手隔,正中左臂,翻身落馬。
蠻兵發一聲喊,将張嶷執縛去了。
馬忠聽得張嶷被執,急出救時,早被蠻兵困住。
望見祝融夫人挺标勒馬而立,忠忿怒向前去戰,坐下馬絆倒,亦被擒了。
都解入洞中來見孟獲。
獲設席慶賀。
夫人叱刀斧手推出張嶷、馬忠要斬。
獲止曰:“諸葛亮放吾五次,今番若斬彼将,是不義也。
且囚在洞中,待擒住諸葛亮,殺之未遲。
”夫人從其言,笑飲作樂。
卻說敗殘兵來見孔明,告知其事。
孔明即喚馬岱、趙雲、魏延三人受計。
各自領軍前去。
次日,蠻兵報入洞中,說趙雲搦戰。
祝融夫人即上馬出迎。
二人戰不數合,雲撥馬便走。
夫人恐有埋伏,勒兵而回。
延又引軍來搦戰,夫人縱馬相迎。
正交鋒緊急,延詐敗而逃,夫人隻不趕。
次日,趙雲又引軍來搦戰,夫人領洞兵出迎。
二人戰不數合,雲詐敗而走,夫人按标不趕。
欲收兵回洞時,魏延引軍齊聲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