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聞天子,故起大軍三路進發。
若得江東之地,足下之功不小。
有人言足下多謀,誠恐所言不實。
吾料足下必不欺我。
”周鲂大哭,急掣從人所佩劍欲自刎。
休急止之。
鲂仗劍而言曰:“吾所陳七事,恨不能吐出心肝。
今反生疑,必有吳人使反間之計也。
若聽其言,吾必死矣。
吾之忠心,惟天可表!”言訖,又欲自刎。
曹休大驚,慌忙抱住曰:“吾戲言耳。
足下何故如此?”鲂乃用劍割發擲于地曰:“吾以忠心待公,公以吾為戲,吾割父母所遺之發,以表此心!”曹休乃深信之,設宴相待。
席罷,周鲂辭去。
忽報建威将軍賈逵來見,休令入,問曰:“汝此來何為?”逵曰:“某料東吳之兵,必盡屯于皖城。
都督不可輕進。
待某兩下夾攻,賊兵可破矣。
”休怒曰:“汝欲奪吾功耶?”逵曰:“又聞周鲂截發為誓,此乃詐也。
昔要離斷臂,刺殺慶忌,未可深信。
”休大怒曰:“吾正欲進兵,汝何出此言以慢軍心!”叱左右推出斬之。
衆将告曰:“未及進兵,先斬大将,于軍不利。
且乞暫免。
”休從之,将賈逵兵留在寨中調用,自引一軍來取東關。
時周鲂聽知賈逵削去兵權,暗喜曰:“曹休若用賈逵之言,則東吳敗矣!今天使我成功也!”即遣人密到皖城,報知陸遜。
遜喚諸将聽令曰:“前面石亭,雖是山路,足可埋伏。
早先去占石亭闊處,布成陣勢,以待魏軍。
”遂令徐盛為先鋒,引兵前進。
卻說曹休命周鲂引兵前進。
正行間,休問曰:“前至何處?”鲂曰:“前面石亭也,堪以屯兵。
”休從之,遂率大軍并車仗等器,盡赴石亭駐紮。
次日,哨馬報道:“前面吳兵不知多少,據住山口。
”休大驚曰:“周鲂言無兵,為何有準備?”急尋鲂問之。
人報周鲂自變量十人,不知何處去了。
休大悔曰:“吾中賊之計矣!雖然如此,亦不足懼!”遂令大将張普為先鋒,引兵數千來與吳兵交戰。
兩陣對圓,張普出馬罵曰:“賊将早降!”徐盛出馬相迎。
戰無數合,普抵敵不住,勒馬收兵,回見曹休,言徐盛勇不可當。
休曰:“吾當以奇兵勝之。
”就令張普引二萬軍伏于石亭之南,又令薛喬引二萬軍伏于石亭之北。
“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戰,卻佯輸詐敗,誘到北山之前,放炮為号,三面夾攻,必獲大勝。
”二将受計,各引二萬軍當晚埋伏去了。
南回歸線
卻說陸遜喚朱桓、全琮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萬軍,從石亭山路抄到曹休寨後,放火為号。
吾親率大軍從中路而進,可擒曹休也。
”當日黃昏,二将受計引兵而進。
二更時分,朱桓引一軍正抄到魏寨後,迎着張普伏兵。
普不知是吳兵,徑來問時,被朱桓一刀斬于馬下。
魏兵便走。
桓令後軍放火。
全琮引一軍抄到魏寨後,正撞在薛喬陣裡,就那裡大殺一陣。
薛喬敗走,魏兵大損,奔回本寨。
後面朱桓、全琮兩路殺來。
曹休寨中大亂,自相沖擊。
休慌上馬,望夾石道奔走。
徐盛引大隊軍馬,從正路殺來。
魏兵死者不可勝數,逃命者盡棄衣甲。
曹休大驚,在夾石道中,奮力奔走。
忽見一彪軍從小路沖出,為首大将,乃賈逵也。
休驚慌少息,自愧曰:“吾不用公言,果遭此敗!”逵曰:“都督可速出此道。
若被吳兵以木石塞斷,吾等皆危矣!”于是曹休驟馬而行,賈逵斷後。
逵于林木盛茂處,及險峻小徑,多設旌旗以為疑兵。
及至徐盛趕到,見山坡下閃出旗角,疑有埋伏,不敢追趕,收兵而回。
因此救了曹休。
司馬懿聽知休敗,亦引兵退去。
卻說陸遜正望捷音,須臾,徐盛、朱桓、全琮皆到,所得車仗牛馬驢騾軍資器械,不計其數,降兵數萬餘人。
遜大喜,即同太守周鲂并諸将班師還吳。
吳主孫權,領文武官僚出武昌城迎接,以禦蓋覆遜而入。
諸将盡皆升賞。
權見周鲂無發,慰勞曰:“卿斷發成此大事,功名當書于竹帛也。
”即封周鲂為關内侯,大設筵會,勞軍慶賀。
陸遜奏曰:“今曹休大敗,魏已喪膽;可修國書,遣使入川,教諸葛亮進兵攻之。
”權從其言,遂遣使赍書入川去。
正是:
隻因東國能施計,緻令西川又動兵。
未知孔明再來伐魏,勝負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