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99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

首頁
    遠哨之。

    ”軍士探知,回報說:“孔明離此三十裡下寨。

    ”懿曰:“吾料孔明果不走。

    且堅守寨栅,不可輕進。

    ”住了旬日,絕無音信,并不見蜀将來戰。

    懿再令人哨探,回報說:“蜀兵已起營去了。

    ”懿未信,乃更換衣服,雜在軍中,親自來看,竟見蜀兵又退三十裡下寨。

    懿回營謂張合曰:“此乃孔明之計也,不可追趕。

    ”又住了旬日,再令人哨探。

    回報說:“蜀兵又退三十裡下寨。

    ”合曰:“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合願往決一戰!”懿曰:“孔明詭計極多,倘有差失,喪吾軍之銳氣。

    不可輕進。

    ”合曰:“某去若敗,甘當軍令。

    ”懿曰:“既汝要去,可分兵兩枝。

    汝引一枝先行,須要奮力死戰。

    吾随後接應,以防伏兵。

    汝次日先進,到半途駐紮,後日交戰,使兵力不乏。

    ”遂分兵已畢。

    次日,張合、戴淩引副将數十員,精兵三萬,奮勇先進,到半路下寨。

    司馬懿留下許多軍馬守寨,隻引五千精兵,随後進發。

     原來孔明密令人哨探,見魏兵半路而歇。

    是夜,孔明喚衆将商議曰:“今魏兵來追,必然死戰,汝等須以一當十,吾以伏兵截其後。

    非智勇之将,不可當此任。

    ”言畢,以目視魏延。

    延低頭不語。

    王平出曰:“某願當之。

    ”孔明曰:“若有失,如何?”平曰:“願當軍令。

    ”孔明歎曰:“王平肯舍身親冒矢石,真忠臣也!雖然如此,奈魏兵分兩枝前後而來,斷吾伏兵在中,平縱然智勇,隻可當一頭,豈可分身兩處?須再得一将同去為妙。

    怎奈軍中再無舍死當先之人!”言未畢,一将出曰:“某願往!”孔明視之,乃張翼也。

    孔明曰:“張合乃魏之名将,有萬夫不當之勇,汝非敵手。

    ”翼曰:“若有失事,願獻首于帳下。

    ”孔明曰:“汝既敢去,可與王平各引一萬精兵伏于山谷中;隻待魏兵趕上,任他過盡,汝等各引伏兵從後掩殺。

    若司馬懿随後趕來,卻分兵兩頭:張翼引一軍當住後隊,王平引一軍截其前隊。

    兩軍須要死戰。

    吾自有别計相助。

    ”二人受計引兵而去。

    孔明又喚姜維、廖化分付曰:“與汝二人一個錦囊,引三千精兵,偃旗息鼓,伏于前山之上。

    如見魏兵圍住王平、張翼,十分危急,不必去救,隻開錦囊看視,自有解危之策。

    ”二人受計引兵而去。

    又令吳班、吳懿、馬忠、張嶷四将,附耳分付曰:“如來日魏兵到,銳氣正盛,不可便迎,且戰且走。

    隻看關興引兵來掠陣之時,汝等便回軍趕殺。

    吾自有兵接應。

    ”四将受計引兵而去。

    又喚關興分付曰:“汝引五千精兵,伏于山谷;隻看山上紅旗飐動,卻引兵殺出。

    ”興受計引兵而去。

     卻說張合、戴淩領兵前來,驟如風雨。

    馬忠、張嶷、吳懿、吳班四将接着,出馬交鋒。

    張合大怒,驅兵追殺。

    蜀兵且戰且走。

    魏兵追趕約有二十餘裡,時值六月天氣,十分炎熱,人馬汗如潑水。

    走到五十裡外,魏兵盡皆氣喘。

    孔明在山上把紅旗一招,關興引兵殺出。

    馬忠等四将,一齊引兵掩殺回來。

    張合、戴淩死戰不退。

    忽然喊聲大震,兩路軍殺出,乃王平、張翼也。

    各奮勇追殺,截其後路。

    合大叫衆将曰:“汝等到此,不決一死戰,更待何時!”魏兵奮力沖突,不得脫身。

    忽然背後鼓角喧天,司馬懿自領精兵殺到。

    懿指揮衆将,把王平、張翼困在垓心。

    翼大呼曰:“丞相真神人也!計已算定,必有良謀。

    吾等當決一死戰!”即分兵兩路:平引一軍截住張合、戴淩,翼引一軍力當司馬懿。

    兩頭死戰,叫殺連天。

    姜維、廖化在山上探望,見魏兵勢大,蜀兵力危,漸漸抵擋不住。

    維謂化曰:“如此危急,可開錦囊看計。

    ”二人拆開視之,内書雲:“若司馬懿兵來圍王平、張翼至急,汝二人可分兵兩枝,竟襲司馬懿之營;懿必急退,汝可乘亂攻之。

    營雖不得,可獲全勝。

    ”二人大喜,即分兵兩路,徑襲司馬懿營中而去。

     原來司馬懿亦恐中孔明之計,沿途不住的令人傳報。

    懿正催戰間,忽流星馬飛報,言蜀兵兩路竟取大寨去了。

    懿大驚失色,乃謂衆将曰:“吾料孔明有計,汝等不信,勉強追來,卻誤了大事!”即提兵急回。

    軍心惶惶亂走。

    張翼随後掩殺,魏兵大敗。

    張合、戴淩見勢孤,亦望山僻小路而走。

    蜀兵大勝。

    背後關興引兵接應諸路。

    司馬懿大敗一陣,奔入寨時,蜀兵已自回去。

    懿收聚敗軍,責罵諸将曰:“汝等不知兵法,隻憑血氣之勇,強欲出戰,緻有此敗。

    今後切不許妄動,再有不遵,決正軍法!”衆将羞慚而退。

    這一陣,魏軍死者極多,遺棄馬匹器械無數。

     卻說孔明收得勝軍馬入寨,又欲起兵進取。

    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

    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于地。

    衆人救醒。

    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

    諸将無不感激。

    後人有詩歎曰: 悍勇張苞欲建功,可憐天不助英雄。

    武侯淚向西風灑,為代無人佐鞠躬。

     旬日之後,孔明喚董厥、樊建等入帳分付曰:“吾自覺昏沈,不能理事;不如且回漢中養病,再作良圖。

    汝等切勿走洩:司馬懿若知,必來攻擊。

    ”遂傳号令,教當夜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