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107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首頁
    卻說司馬懿聞曹爽同弟曹羲、曹訓、曹彥并心腹何晏、鄧揚、丁谧、畢軌、李勝等,及禦林軍,随魏主曹芳,出城谒明帝墓,就去畋獵。

    懿大喜,即到省中,令司徒高柔,假以節钺行大将軍事,先據曹爽營;又令太仆王觀行中領軍事,據曹羲營。

    懿引舊官入後宮奏郭太後,言爽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亂國,其罪當廢。

    郭太後大驚曰:“天子在外,如之奈何?”懿曰:“臣有奏天子之表,誅奸臣之計,太後勿憂。

    ”太後懼怕,隻得從之。

    懿急令太尉蔣濟、尚書令司馬孚,一同寫表,遣黃門赍出城外,徑至帝前申奏。

    懿自引大軍據武庫。

    早有人報知曹爽家。

    其妻劉氏急出廳前,喚守府官問曰:“今主公在外,仲達起兵何意?”守門将潘舉曰:“夫人勿驚,我去問來。

    ”乃引弓弩手數十人,登門樓望之。

    正見司馬懿引兵過府前,舉令人亂箭射下,懿不得過。

    偏将孫謙在後止之曰:“太傅為國家大事,休得放箭。

    ”連止三次,舉方不射。

    司馬昭護父司馬懿而過,引兵出城屯于洛河,守住浮橋。

     且說曹爽手下司馬魯芝,見城中事變,來與參軍辛敞商議曰:“今仲達如此變亂,将如之何?”敞曰:“可引本部兵出城去見天子。

    ”芝然其言。

    敞急入後堂。

    其姊辛憲英見之,問曰:“汝有何事,慌速如此?”敞告曰:“天子在外,太傅閉了城門,必将謀逆。

    ”憲英曰:“司馬公未必謀逆,特欲殺曹将軍耳。

    ”敞驚曰:“此事未知如何?”憲英曰:“曹将軍非司馬公之對手,必然敗矣。

    ”敞曰:“那日司馬教我同去,未知可去否?”憲英曰:“職守,人之大義也。

    凡人在難,猶或恤之。

    執鞭而棄其事,不祥莫大焉。

    ”敞從其言,乃與魯芝自變量十騎,斬關奪門而出。

    人報知司馬懿。

    懿恐桓範亦走,急令人召之。

    範與其子商議。

    其子曰:“車駕在外,不如南出。

    ”範從其言,乃上馬至平昌門,城門已閉,把門将乃桓範舊吏司蕃也。

    範袖中取出一竹版曰:“太後有诏,可即開門。

    ”司蕃曰:“請诏驗之。

    ”範叱曰:“汝是吾故吏,何敢如此!”蕃隻得開門放出。

    範出到城外,喚司蕃曰:“太傅造反,汝可速随我去。

    ”蕃大驚,追之不及。

    人報知司馬懿。

    懿大驚曰:“智囊洩矣!如之奈何?”蔣濟曰:“驽馬戀棧豆,必不能用也。

    ”懿乃召許允、陳泰曰:“汝去見曹爽,說太傅别無他事,隻是削汝兄弟兵權而已。

    ”許、陳二人去了。

    又召殿中校尉尹大目至;令蔣濟作書,與目持去見爽。

    懿分付曰:“汝與爽厚,可領此任。

    汝見爽說吾與蔣濟指洛水為誓,隻因兵權之事,别無他意。

    ”尹大目依令而去。

    傲慢與偏見 卻說曹爽正飛鷹走犬之際,忽報城内有變,太傅有表。

    爽大驚,幾乎落馬。

    黃門官捧表跪于天子之前。

    爽接表,拆封令近臣讀之。

    表略曰: 征西大都督太傅臣司馬懿,誠惶誠恐,頓首謹表:臣昔從遼東還,先帝诏陛下與秦王及臣等,升禦床,把臣臂,深以後事為念。

    今大将軍曹爽,背棄顧命,敗亂國典;内則僭拟,外專威權;以黃門張當為都監,專共交關;看察至尊,伺候神器;離間二宮,傷害骨肉;天下洶洶,人懷危懼:此非先帝诏陛下及囑臣之本意也。

     臣雖朽邁,敢忘往言?太尉臣濟、尚書臣孚等,皆以爽為有無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衛,奏永甯宮皇太後,令敕臣表奏施行。

    臣辄敕主者及黃門令,罷爽、羲、訓吏兵,以候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車駕;敢有稽留,便以軍法從事。

    臣辄力疾将兵,屯于洛水浮橋,伺察非常。

    謹此上聞,伏幹聖聽。

     魏主曹芳聽畢,乃喚曹爽曰:“太傅之言若此,卿如何裁處?”爽手足失措,回顧二弟曰:“為之奈何?”羲曰:“劣弟亦曾谏兄,兄執迷不聽,緻有今日。

    司馬懿谲詐無比,孔明尚不能勝,況我兄弟乎?不如自縛見之,以免一死。

    ”言未畢,參軍辛敞、司馬魯芝到。

    爽問之。

    二人告曰:“城中把得鐵桶相似,太傅引兵屯于洛水浮橋,勢将不可複歸,宜早定大計。

    ”正言間,司農桓範驟馬而至,謂爽曰:“太傅已變,将軍何不請天子幸許都,調外兵以讨司馬懿耶?”爽曰:“吾等全家皆在城中,豈可投他處求援?”範曰:“匹夫臨難,尚欲·望活!今主公身随天子,号令天下,誰敢不應?豈可自投死地乎?”爽聞言不決,惟流涕而已。

    範又曰:“此去許都,不過半宿。

    城中糧草,足支數載。

    今主公别營軍馬,近在阙南,呼之即至。

    大司馬之印,某将在此。

    主公可急行,遲則休矣!”爽曰:“多官勿太催逼,待吾細細思之。

    ”少頃,侍中許允、尚書令陳泰至。

    二人告曰:“太傅隻為将軍權重,不過要削去兵權,别無他意。

    将軍可早歸城中。

    ”爽默然不語。

    又隻見殿中校尉尹大目至。

    目曰:“太傅指洛水為誓,并無他意。

    有蔣太尉書在此。

    将軍可削去兵權,早歸相府。

    ”爽信為良言。

    桓範又告曰:“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