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瑜赤壁。
亂石崖,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昔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後,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話說這篇詞,乃《念奴嬌》,是這故宋時東坡先生題詠赤壁懷古。
漢末三分,曹操起兵百萬之衆,水陸并進。
被周瑜用火,孔明祭風,跨江一戰,殺得血染波紅,屍如山疊。
為何自家引這一段故事,将大比小?說不了江州城外白龍廟中,梁山泊好漢小聚義,劫了法場,救得宋江、戴宗。
正是晁蓋、花榮、黃信、呂方、郭盛、劉唐、燕順、杜遷、宋萬、朱貴、王矮虎、鄭天壽、石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共是一十七人,領帶着八九十個悍勇壯健小喽啰;浔陽江上來接應的好漢,張順、張橫、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童猛、薛永九籌好漢,也帶四十餘人,都是江面上做私商的火家,撐駕三隻大船,前來接應;城裡黑旋風李逵引衆人殺至浔陽江邊,兩路救應,通共有一百四五十人,都在白龍廟裡聚義。
隻聽得小喽啰報道:“江州城裡軍兵,擂鼓搖旗,鳴鑼發喊,追趕到來。
”
那黑旋風李逵聽得,大吼了一聲,提兩把闆斧,先出廟門。
衆好漢呐聲喊,都挺手中軍器,齊出廟來迎敵。
劉唐、朱貴先把宋江、戴宗護送上船,李俊同張順、三阮整頓船隻。
就江邊看時,見城裡出來的官軍約有五七千:馬軍當先,都是頂盔衣甲,全副弓箭,手裡都使長槍;背後步軍簇擁,搖旗呐喊,殺奔前來。
這裡李逵當先輪着闆斧,赤條條地飛奔砍将入去;背後便是花榮、黃信、呂方、郭盛四将擁護。
花榮見前面的馬軍都紮住了槍,隻怕李逵着傷,偷手取弓箭出來,搭上箭,拽滿弓,望着為頭領的一個馬軍,飕地一箭,隻見翻筋鬥射下馬去。
那一夥馬軍吃了一驚,各自奔命,撥轉馬頭便走,倒把步軍先沖倒了一半。
這裡衆多好漢們一齊沖突将去,殺得那官軍屍橫遍野,血染江紅,直殺到江州城下。
城上策應官軍早把擂木炮石打将下來。
官軍慌忙入城,關上城門。
衆多好漢拖轉黑旋風,回到白龍廟前下船。
晁蓋整點衆人完備,都叫分頭下船,開江便走。
卻值順風,拽起風帆,三隻大船載了許多人馬頭領,卻投穆太公莊上來。
一帆順風,早到岸邊埠頭。
一行衆人都上岸來,穆弘邀請衆好漢到莊内學堂上,穆太公出來迎接。
宋江等衆人都相見了。
太公道:“衆頭領連夜勞神,且請客房中安歇,将息貴體。
”各人且去房裡暫歇将養,整理衣服器械。
當日穆弘叫莊客宰了一頭黃牛,殺了十數個豬羊,雞鵝魚鴨,珍肴異馔,排下筵席,管待衆頭領。
飲酒中間,說起許多情節。
晁蓋道:“若非是二哥衆位把船相救,我等皆被陷于缧绁!”穆太公道:“你等如何卻打從那條路上來?”李逵道:“我自隻揀人多處殺将去,他們自要跟我來,我又不曾叫他!”衆人聽了都大笑。
宋江起身與衆人道:“小人宋江、戴院長,若無衆好漢相救時,皆死于非命。
今日之恩,深于滄海,如何報答得衆位!隻恨黃文炳那厮,無中生有,要害我們,這冤仇如何不報!怎地啟請衆位好漢,再做個天大人情,去打了無為軍,殺得黃文炳那厮,也與宋江消了這口無窮之恨。
那時回去如何?”晁蓋道:“賢弟衆人在此,我們衆人偷營劫寨,隻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賊,已有提備,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隊人馬,一發和學究、公孫二先生,并林沖、秦明都來報仇,也未為晚矣。
”宋江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勾得來。
一者山遙路遠,二乃江州必然申開明文,幾時得來,不要癡想。
隻是趁這個機會,便好下手。
不要等他做了準備,難以報仇。
”花榮道:“哥哥見得是。
然雖如此,隻是無人識得路徑,不知他地理如何。
可先得個人去那裡城中探聽虛實,也要看無為軍出沒的路徑去處,就要認黃文炳那賊的住處了,然後方好下手。
”薛永便起身說道:“小弟多在江湖上行,此處無為軍最熟。
我去探聽一遭如何?”宋江道:“若得賢弟去走一遭,最好。
”薛永當日别了衆人,自去了。
隻說宋江自和衆頭領在穆弘莊上商議要打無為軍一事,整頓軍器槍刀,安排弓弩箭矢,打點大小船隻等項提備,衆人商量已了。
隻見薛永去了五日回來,帶将一個人回到莊上來,拜見宋江。
宋江看那人時,但見:
黑廋身材兩眼鮮,智高膽大性如綿。
荊湖第一裁縫手,侯健人稱通臂猿。
宋江并衆頭領看見薛永引這個人來,宋江便問道:“兄弟,這位壯士是誰?”薛永答道:“這人姓侯名健,祖居洪都人氏。
江湖上人稱他第一手裁縫,端的是飛針走線;更兼慣習槍棒,曾拜薛永為師。
人都見他瘦,因此喚他做通臂猿。
見在這無為軍城裡黃文炳家做生活。
因見了小弟,就請在此。
”宋江大喜,便教同坐商議。
那人也是一座地煞星之數,自然義氣相投。
宋江便問江州消息,無為軍路徑如何。
薛永說道:“如今蔡九知府計點官軍百姓,被殺死有五百餘人,帶傷中箭者不計其數,見今差人星夜申奏朝廷去了。
城門日中後便關,出入的好生盤問得緊。
原來哥哥被害一事,倒不幹蔡九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