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

首頁
    !”卻待向前打那搶物事的人,被張保劈胸帶住,背後又是兩個來拖住了手。

    那幾個都動起手來,小牢子們各自回避了。

    楊雄被張保并兩個軍漢逼住了,施展不得,隻得忍氣,解拆不開。

     正鬧中間,隻見一條大漢挑着一擔柴來,看見衆人逼住楊雄動撣不得。

    那大漢看了,路見不平,便放下柴擔,分開衆人,前來勸道:“你們因甚打這節級?”那張保睜起眼來喝道:“你這打脊餓不死凍不殺的乞丐,敢來多管!”那大漢大怒,焦躁起來,将張保劈頭隻一提,一跤攧翻在地。

    那幾個幫閑的見了,卻待要來動手,早被那大漢一拳一個,都打的東倒西歪。

    楊雄方才脫得身,把出本事來施展動,一對拳頭撺梭相似。

    那幾個破落戶,都打翻在地。

    張保尴尬不是頭,扒将起來,一直走了。

    楊雄忿怒,大踏步趕将去。

    張保跟着搶包袱的走,楊雄在後面追着,趕轉小巷去了。

    那大漢兀自不歇手,在路口尋人厮打。

    戴宗、楊林看了,暗暗地喝采道:“端的是好漢!此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真壯士也!”有詩為證: 路見不平真可怒,拔刀相助是英雄。

     那堪石秀真豪傑,慷慨相投入夥中。

     當時戴宗、楊林向前邀住,勸道:“好漢且看我二人薄面,且罷休了。

    ”兩個把他扶勸到一個巷内。

    楊林替他挑了柴擔,戴宗挽住那漢手,邀入酒店裡來。

    楊林放下柴擔,同到閣兒裡面。

    那大漢叉手道:“感蒙二位大哥解救了小人之禍。

    ”戴宗道:“我弟兄兩個也是外鄉人,因見壯士仗義之心,隻恐足下拳手太重,誤傷人命,特地做這個出場。

    請壯士酌三杯,到此相會,結義則個!”那大漢道:“多得二位仁兄解拆小人這場,卻又蒙賜酒相待,實是不當。

    ”楊林便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何傷乎!且請坐。

    ”戴宗相讓,那漢那裡肯僭上。

    戴宗、楊林一帶坐了,那漢坐于對席。

    叫過酒保,楊林身邊取出一兩銀子來,把與酒保道:“不必來問。

    但有下飯,隻顧買來與我們吃了,一發總算。

    ”酒保接了銀子去,一面鋪下菜蔬果品案酒之類。

     三人飲過數杯。

    戴宗問道:“壯士高姓大名?貴鄉何處?”那漢答道:“小人姓石名秀,祖貫是金陵建康府人氏。

    自小學得些槍棒在身,一生執意,路見不平,但要去相助,人都喚小弟作拚命三郎。

    因随叔父來外鄉販羊馬賣,不想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錢,還鄉不得,流落在此薊州,賣柴度日。

    既蒙拜識,當以實告。

    ”戴宗道:“小可兩個因來此間幹事,得遇壯士,如此豪傑,流落在此賣柴,怎能勾發迹?不若挺身江湖上去,做個下半世快樂也好。

    ”石秀道:“小人隻會使些槍棒,别無甚本事,如何能勾發達快樂!”戴宗道:“這般時節認不得真!一者朝廷不明,二乃奸臣閉塞。

    小可一個薄識,因一口氣,去投奔了梁山泊宋公明入夥。

    如今論秤分金銀,換套穿衣服。

    隻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做個官人。

    ” 石秀歎口氣道:“小人便要去,也無門路可進。

    ”戴宗道:“壯士若肯去時,小可當以相薦。

    ”石秀道:“小人不敢拜問二位官人貴姓?”戴宗道:“小可姓戴名宗。

    兄弟姓楊名林。

    ”石秀道:“江湖上聽的說個江州神行太保,莫非正是足下?”戴宗道:“小可便是。

    ”叫楊林身邊包袱内取一錠十兩銀子,送與石秀做本錢。

    石秀不敢受,再三謙讓,方才收了,作謝二人,藏在身邊,才知道他是梁山泊神行太保。

    正欲要和戴宗、楊林說些心腹之話,投托入夥,隻聽的外面有人尋問入來。

    三個看時,卻是楊雄帶領着二十餘人,都是做公的,趕入酒店裡來。

    戴宗、楊林見人多,吃了一驚,鬧哄裡,兩個慌忙走了。

     石秀起身迎住道:“節級,那裡去來?”楊雄便道:“大哥,何處不尋你,卻在這裡飲酒。

    我一時被那厮封住了手,施展不得,多蒙足下氣力救了我這場便宜。

    一時間隻顧趕了那厮,去奪他包袱,卻撇了足下。

    這夥兄弟聽得我厮打,都來相助,依還奪得槍去的花紅段匹回來,隻尋足下不見。

    卻才有人說道:‘兩個客人勸他去酒店裡吃酒。

    ’因此才知得,特地尋将來。

    ”石秀道:“卻才是兩個外鄉客人邀在這裡酌三杯,說些閑話,不知節級呼喚。

    ”楊雄大喜,便問道:“足下高姓大名?貴鄉何處?因何在此?”石秀答道:“小人姓石名秀,祖貫是金陵建康府人氏。

    平生性直,路見不平,便要去舍命相護,以此都喚小人做拚命三郎。

    因随叔父來此地販賣羊馬,不期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錢,流落在此薊州賣柴度日。

    ”楊雄看石秀時,果然好個壯士,生得上下相等。

    有首《西江月》詞,單道着石秀好處。

    但見: 身似山中猛虎,性如火上澆油。

    心雄膽大有機謀,到處逢人搭救。

    全仗一條杆棒,隻憑兩個拳頭。

    掀天聲價滿皇州,拚命三郎石秀。

     當下楊雄又問石秀道:“卻才和足下一處飲酒的客人,何處去了?”石秀道:“他兩個見節級帶人進來,隻道相鬧,以此去了。

    ”楊雄道:“恁地時,先喚酒保取兩甕酒來,大碗叫衆人一家三碗,吃了去,明日卻得來相會。

    ”衆人都吃了酒,自去散了。

    楊雄便道:“石家三郎,你休見外。

    想你此間必無親眷,我今日就結義你做個弟兄,如何?”石秀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