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憶似水年華 第三部 蓋爾芒特家那邊(16)

首頁
    芒特先生别有用心地說。

    ”您難道忘記那次晚宴了嗎?德·博尼埃先生就坐在您身邊。

    ” “巴贊,”公爵夫人打斷他說,”如果您想對我說我認識德·博尼埃先生,那是肯定的,他甚至來看過我好幾次。

    但我一直沒能下決心邀請他,因為他來一次我得用福爾馬林消毒一次。

    至于那次晚會,我記得清清楚楚,根本不是在塞納伊德家,她一生中從沒見過他。

    如果同她談《羅朗的女兒》①,她會以為主人公是一位波拿巴公主,是所謂希臘王子的未婚妻。

    不,我是在奧地利大使府上見到他的。

    那位頗有點魅力的霍約斯先生認為,把這個臭氣熏天的法蘭西學院院士安排在我身邊,我會感到高興。

    我卻認為身邊坐了一隊憲兵。

    吃飯時,我不得不盡量捂住鼻子,隻是在吃瑞士幹酪時才敢呼吸。

    ” 德·蓋爾芒特先生見已達到目的,偷偷觀察賓客,看公爵夫人的話在他們臉上引起什麼反應。

     “此外,我發現那些信件有一種特别的魅力,”那位家中收藏着珍奇信件、頗有文學修養的夫人,不顧中間隔着阿格裡讓特親王的臉孔,繼續對我說,”您注意到了嗎?一個作家寫的信往往比他的其他作品更精采。

    您知道《薩朗波》②的作者是誰嗎?” ①《羅朗的女兒》是博尼埃的詩劇,發表于1875年。

    曾榮獲法蘭西學院獎。

    
②《薩朗波》是法國作家福樓拜于1867年發表的曆史小說,以古代非洲奴隸國家雇傭軍隊起義為背景,描寫起義軍首領馬多和迦太基姑娘薩朗波的愛情。

    
我本來不想回答,因為我不願把談話繼續下去了。

    但我感到這樣會使阿格裡讓特親王難堪:他根本不知道《薩朗波》的作者是誰,但卻裝出很知道的樣子,隻是有礙于禮貌,才把說的機會讓給我,我要是不說,他會很尴尬的。

     “福樓拜。

    ”我最後還是說了。

    親王颔首贊同。

    但這個點頭動作減弱了我的聲音,使我的談話人聽不清我說的是保爾·貝,還是福勒貝,感到不盡滿意。

     “無論如何,”她接着說,”他的信十分珍貴,比他的書更高級。

    此外,他的信可以讓人了解他,因為有人說他寫一本書很費力,從而認為他不是真正的作家,不是天才。

    ” “你們在談書信,我覺得甘必大①的信值得贊美,”蓋爾芒特公爵夫人為了顯示自己不怕對一個無産階級式激進黨人感興趣,說道。

    德·布雷奧代先生對她的大膽精神心領神會,用略帶醉意、充滿柔情的目光環視四周,爾後擦了擦單片眼鏡。

     “我的上帝,《羅朗的女兒》,這本書太乏味了?”德·蓋爾芒特先生在想着德·博尼埃先生,說道。

    他躊躇滿志,顯得讨厭一本書,也就意味着他比這本書高明;他Suavemarimagno②,覺得自己不用去讀那本書,受那份罪,正如我們吃着豐盛的晚餐,回憶起那些可怕的夜晚,感到說不出的高興一樣。

     ①甘必大(1838�),法國政治活動家。

    第二帝國時期共和派左翼領袖。

    曾領導共和派反對保皇黨恢複帝制,捍衛了第三共和國。

    
②拉丁語,意思是:自己沒有象别人那樣遭罪而高興。

    引自古羅馬詩人盧克萊修的詩作《物性*論》。

    
我委婉地表示,我對德·博尼埃先生一點也不欽佩。

     “啊!您有什麼要責備他嗎?”公爵興緻勃勃地問我。

    他一向認為,說一個男人的壞話,意味着有個人怨仇,說一個女人的好話,意味着一場輕浮的愛情即将開始。

    ”我發現您恨他。

    他做了什麼對不住您的事了嗎?講給我們聽聽!你們肯定一起做了什麼壞事,不然您要诽謗他幹什麼。

    《羅朗的女兒》是長了點,但很有味兒。

    ” “‘很有味兒’用在一個散發臭氣的作者身上是最貼切不過的了,”德·蓋爾芒特夫人揶揄地插話道,”這個可憐的孩子如果和他一起呆過,那麼不難理解他的鼻孔裡還殘留着他那股味兒了。

    ” “此外,我要向夫人承認,”公爵又對帕爾馬公主說,”如果撇開《羅朗的女兒》,我隻喜歡過時的文學和音樂。

    沒有一樣過時的東西不令我快樂。

    您大概不會相信我的話。

    但是,晚上,如果我妻子彈琴的話,我會請求她彈一首奧柏和布瓦爾迪歐①,甚至貝多芬的曲子!我就愛這個。

    然而,瓦格納的曲子我一聽就想睡覺。

    ” ①布瓦爾迪歐(1755�),法國作曲家。

    擅長鋼琴曲,寫過四十來部喜歌劇和歌劇。

    
“您錯了,”德·蓋爾芒特夫人說,”瓦格納的作品是長得令人難以忍受,但這卻顯示了他的才華。

    《羅恩格林》是一部傑作。

    甚至在《特裡斯坦》中,也不乏奇妙的段落。

    在《漂泊的荷蘭人》中,缫絲女工的合唱令人陶醉。

    ” “是吧,巴巴爾,”德·蓋爾芒特先生對德·布雷奧代先生說,”我們更喜歡: 高尚的情侶們幽會 在這迷人的地方。

     這句詩美極了。

    《魔鬼兄弟》①,《魔笛》②,《農舍》③,《費加羅的婚姻》④,《皇冠上的鑽石》⑤,這才叫音樂!文學也一樣。

    因此,我崇拜巴爾紮克。

    我喜歡他的《索地的舞會》和《巴黎的莫伊岡人》。

    ” ①《魔鬼兄弟》是一部喜歌劇,法國通俗喜劇作家斯克裡布作詞,奧柏作曲,發表于1830年。

    
②《魔笛》是奧地利作曲家莫紮特的代表作,發表于1791年。

    
③《農舍》是法國通俗喜劇家斯克裡布的喜歌劇,阿道夫·亞當作曲,發表于1834年。

    
④《費加羅的婚姻》是奧地利作曲家莫紮特的代表作,發表于1785年。

    
⑤《皇冠上的鑽石》是一部喜歌劇,斯克裡布作詞,奧柏作曲。

    
“啊!親愛的,如果您要争論巴爾紮克,我們就不會有完了。

    還是把這留到墨墨來的那天吧。

    他更神,巴爾紮克的作品都能背出來。

    ” 公爵見妻子打斷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