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憶似水年華 第四部(8)

首頁
    國人,盡管他的主顧中為數不少,為此,他想看看我對他的排外态度是否抱有敵意,倘若如此,他便可讓步:”當然,某太太……可能是位迷人的女性*。

    這是個評判準則的問題。

    ”由于我當時對外國人一無定見,所以對他的态度并未表示異議,但心裡感到踏實了。

    最後,他甚至邀我擇日去巴黎到他府上做客,見見他收藏的勒西達内的畫,并請我與康布爾梅家人同行,他顯然以為我與他們關系親密。

    ”我邀請勒西達内一起作客。

    ”他對我說道,堅信我此後必将一心期待着這一旁福時日的到來。

    ”您到時可以親眼見到,那人多麼風雅。

    他的繪畫作品,您看了定會心醉神迷。

    當然,我不能與那些大收藏家相比,可我相信,他自己的愛作,我擁有的數量最多。

    更為令您産生興趣的,是您剛剛在巴爾貝克度過假,而那些畫都是海景,至少大部分是海景。

    ”帶有植物狀标志的妻兒虔誠地靜聽着。

    人們感覺到,他們在巴黎的住宅仿佛是一座勒西達内的殿堂。

    這種殿堂并非多餘。

    當神祗對自身産生懷疑時,這些獻身于他創造的作品的人們便适時提供毋庸置疑的證據,神衹可借此輕松地填補上自我評價的裂縫。

     見媳婦一示意,德·康布爾梅夫人馬上就要起身,對我說道:”既然您不願去費代納住,也就罷了,可您至少也該在這個星期找一天來吃頓午餐,比如明天,您不願意嗎?”說罷,她擺出一副和藹可親的神态,為了讓我自己決定,又添上了一句:”您到時定能再見到克裡絲諾瓦伯爵。

    ”此人我素不相識,根本談不上再次見面。

    她正欲用别的欲|望對我進行引誘,希望我的雙眼閃現出欣喜的光芒,可卻戛然而止。

    原來法院首席院長回府時得知她在旅館,暗地到處尋找,接着又在家等着她上門,然後又裝着與她碰巧相遇的樣子,前來向她緻意。

    我明白德·康布爾梅夫人不願将方才向我發出的邀請擴展到他的頭上。

    然而,他們結識的時間比我要久得多,多少年來,他一直是費代納日場音樂會的常客,我初次到巴爾貝克逗留時,對我些常客曾經羨慕不已。

    可是,結識的時間長短對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并非決定一切的因素。

    他們往往更樂意邀請新朋友共進午餐,因為新朋友還能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尤其在其露面之前,已經有人作了令人心動、熱情洋溢的介紹,比如聖盧的舉薦。

    德·康布爾梅夫人估計首席院長沒有聽到她對我說了些什麼,但為了消除内疚的心情,對他甜言蜜語,親切得再也不能親切了。

    燦爛的陽光下,平日望不見的裡夫貝爾海岸金燦燦一片,隐約地呈現在天邊,耳邊傳來費代納附近悠悠的三經鐘聲,小巧玲珑的經鐘露出水面,與閃爍的藍天幾乎難解難分,有玫瑰色*的,也有銀白色*的,難以細辨。

    ”這景觀就更象《普萊雅斯》了,”我提醒德·康布爾梅-勒格朗丹夫人說,”您知道我想指的是哪一場。

    ””我想我是知道的”;可是,她那與任何記憶都不相吻合的聲音、臉龐和毫無依托的空泛的微笑卻在宣布:”我一無所知。

    ”老夫人久久沉醉在傳至此外的悠悠鐘聲之中,一想到時間不早,這才站起身來。

    ”确實,”我說道,”平日裡從巴爾貝克望不見那邊海岸,也聽不見那邊的鐘聲。

    除非時間發生了變更,天際也擴展了一倍,不然,那鐘聲就是專門前來尋找你們的,我聽得出它們是在催促你們動身;對你們來說,這是用晚餐的鐘聲。

    ”首席院長對鐘聲很不敏感,偷偷地掃了海堤幾眼,看到今晚遊人寥寥無幾,不禁黯然神傷。

    ”您真是一位詩人。

    ”德·康布爾梅夫人對我說,”感覺得出您很敏銳,富有藝術天性*;來吧,我一定給您演奏幾曲肖邦。

    ”她一副如癡如醉的神态,雙臂伸向空中,又加了一句,聲音沙啞,仿佛在挪動卵石發出的聲響。

    緊接着,便是吞咽唾液,老太太自然而然地用手絹揩了揩美國人所謂的細毛刷子,那滿嘴的濃汗毛。

    首席院長無意中幫了我一個大忙,緊扶着侯爵夫人的胳膊,送她上車,換了别人,準會猶豫不決,去承擔此等義務。

    支配如此行動,需要有一定份量的媚俗、膽量,而且要愛出風頭,而這在上流社會是極讨喜的。

    再說,這是他多少年來養成的習慣,比我要自然。

    我打心眼裡感激他,可卻沒有膽量效法他,隻是跟在德·康布爾梅-勒格朗丹夫人身邊,她見我手中拿着一本書,想看看。

    一見德·塞維尼夫人的署名,她不禁撅了撅嘴,用了一個準是在某些”先鋒派”報紙上看到的詞,這詞一經女性*化,尤其是用以形容一位十七世紀的女作家,産生了奇特的效果,隻聽得她向我問道:”您難道真的覺得她才華橫溢嗎?”侯爵夫人把一位糕點師傅的地址給了跟班的,老夫人要先到那兒走一趟,然後再啟程回府,大路上晚塵飛揚,呈現出一片玫瑰色*,層層懸崖在暮色*蒼茫中狀若起伏的峰巒。

    她問老車夫那匹生就畏寒的馬身子是否夠暖和了,另一匹馬的鐵掌是否緊得它難受了。

    ”我一定給您寫信,把該定的事定妥。

    ”她低聲對我說道,”我看見您在與我兒媳談論文學呢,她真惹人喜愛。

    ”她又添上一句,盡管并非肺腑之言,可她早就養成–并因性*善而保留着–這一習慣,以免給生人造成一種印象,似乎她兒子是貪财才結的婚。

    ”再說,”她激動得難以自己,最後又結結巴巴地說了一句,”她是……是……那……那麼……富有藝……藝術鑒……鑒賞力!”說罷,她登上馬車,一邊搖晃着腦袋,手執陽傘把,身著超重的聖職般的服飾,猶如一位巡回施堅振禮的年邁主教,又踏上巴爾貝克的街道。

     “她邀請您去吃午餐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