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憶似水年華 第四部(11)

首頁
    世界的真實性*,她就益發用功從中尋求處世良方,至死不渝。

    她酷愛現實主義藝術,在她看來,沒有任何對象會這麼低三下四來充當畫家或作家的模特兒。

    描寫上流社會社交生活的一幅繪畫或一幅小說都可能引起她的惡心;托爾斯泰筆下帝俄時代的莊稼漢,米勒筆下的農民已經是社會的極限,她不允許藝術家越此雷池一步。

    但是,超越局限她自己社會關系的界限,平步青雲頻頻光顧公爵夫人們,則是她拼命追求的目标,然而,研究傑作忍受精神治療,卻始終抵擋不住天生病态的附庸風雅的心潮,這心潮在她身上有愈演愈烈之勢。

    附庸風雅的結果,可以治好某些貪财、通|奸傾向,想當初她風華正茂,對此可是傾心向往的,在這上面,恰似處在奇特的卻常有的病理狀态,似乎得一病可免生其它的毛病。

    聽她說話,極講究表達方式,我可不禁要對她說公道話了,雖則毫無心甘情願之意。

    這是在特定的一個時代裡,在同一知識水平上的人們常用的熱語套語,精辟的習語一出口,就好象可以根據弧線畫整個圓周似的。

    這些慣用語還有這樣的效應,使用者猶如熟人熟面,一下子就把我弄煩了,但卻也擡高了他們的身價,頓時高人一等,往往作為尚未定評的名媛雅士被引薦到我身邊來。

    ”您不知道,夫人,森林地區的地名,往往用森林裡出沒的動物命名。

    在’唱喜鵲’森林旁邊,您曉得有’唱王後’樹林子吧。

    ” “我不知道指的是哪個王後,但您對她不禮貌,”德·康布爾梅先生說。

    ”抓住,肖肖特,”維爾迪蘭夫人說。

    ”除此之外,旅途愉快吧?””我們遇到的盡是下裡巴人,擠滿了一火車。

    可我得回答德·康布爾梅先生的問題,這裡的雷娜王後,不是指國王的老婆,而是指青蛙王後,這個美名,在當地已經曆史悠久了,就象‘雷那維爾’站,本應寫成’雷娜維爾’站,可引以為證。

    ””我覺得,您做了一條漂亮的畜生,”德·康布爾梅先生指着一條魚對維爾迪蘭夫人說。

    這是他常用的一句恭維的話,他以為說句這樣的恭維話,就等于付了晚宴的份子錢,而且還了禮了。

    (”邀請他們沒有用,”他對妻子談起他們的朋友時,常常愛說這樣的話。

    ”他們能請到我們就很高興了。

    是他們該感謝我們。

    ”)”而且,我應當告訴您,多少年來,我幾乎每天都去’雷娜維爾’,可我看不到比别的地方有更多的青蛙。

    德·康布爾梅夫人曾經把一個教區的神甫請到這兒來,她在那個教區有重大的财産,這位神甫跟您有不相上下的才智,看樣子似乎是這樣。

    他寫了一部著作。

    ””我完全相信,我讀過這本書,讀起來興緻勃勃。

    ”布裡肖虛僞地答道。

    德·康布爾梅先生的虛榮心從這一回答中間接得到了滿足,久笑不止。

    ”啊!那好,作者,我怎麼說呢,這部地理著作,這部方言詞典的作者,對一個小地名窮源考證,它叫古勒夫樂蛇橋,我們過去曾是這小地方的老爺子,如果可以這麼說的話。

    顯然,在這口科學井旁邊,我不過是胸無點墨的庸才,但是,我到古勒夫爾蛇橋不下千次,而他隻去過一次,我要是曾見過哪怕隻有一條如此壞的蛇,那就是見鬼了,我說壞,盡管善良的拉封丹對它稱贊不已(《人和蛇》是兩則寓言中的一則)。

    ””您沒看見惡蛇,就您觀察正确,”布裡肖回答。

    ”誠然,您說的那位作家鞭辟入裡,他寫了一部了不起的書。

    ””何止了不起!”德·康布爾梅夫人歡呼起來,”這部書,名不虛傳,應該說是一部細針密縷的精品。

    ””當然,他查閱了幾本教會清冊(指的是收益的清單和每個主管教區的花名冊),上面可能向他提供了世俗老闆和教會權威的姓名。

    但有其它來源。

    我的最博學的朋友中,有一個追根溯源加以考證。

    他發現正是此地被命名為基勒夫爾橋。

    這古怪的地名激使他刨根究底,終于在一篇拉丁文中找到了這座橋叫Ponscuiaperit①,就是您的朋友以為受到了古勒夫爾蛇騷擾的那座橋。

    這是一座關閉的橋,付過合理的買路錢才開放通行。

    ””您談到青蛙。

    我呢,置身于滿腹珠玑的才子中間,簡直成了名流學者面前的癞蛤蟆了。

    ”(這是第二則寓言)康康說,每當他開這句玩笑,總要大笑一通,他以為通過這句玩笑,自己既謙恭,又機智,既表現動彈的餘地,便極力裝出另有他顧的樣子,他轉向我,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他碰巧說準了,這類問題就可以打動他的病人,表明他對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假如,與此相反,他弄錯了,他也可以修正某些理論,發展原來的舊觀點。

    ”當您來到這些比較高的地勢上來,就象此刻我們所在的此地,您是否發現,這增加了您氣喘的傾向?”他問我說,肯定不是讓人贊賞他的學識,就是要填補他學識的空白。

    德·康布爾梅先生聽到了他提的問題,笑了。

     “我不好對您說,聽說您有氣喘病,我感到好笑,”他的話穿桌而過向我抛将過來。

    他這樣說并不是說這樣使他高興,盡管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因為這位善良的人聽到人家講别人的不幸時,雖難免有幸災樂禍之感,但幸災樂禍之後很快就動起恻隐之心來了。

    可他的話另有一層意思,他緊接着作了解釋:”我感到很高興,”他對我說,”因為我姐妹恰好也氣喘。

    ”總之,這使他高興,就好象他聽我提起一個經常出入他們家的人,就象這個人是我的一個朋友一樣。

    ”世界太小了,”這是他的内心思考,可我卻看到這話刻畫在他的笑臉上,就在戈達爾跟我談起我的哮喘病的當兒。

    我的哮喘病,打從這頓晚宴之日開始,竟然成了某種共同的關系,德·康布爾梅先生總是不失時機地打聽我哮喘的有關消息,哪怕這僅僅是為了轉告他的姐妹。

     ①拉丁語,意為開放的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