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原是莫裡哀喜劇《悭吝人》中的主角名,後成了守财奴的代名詞。
他又恢複了冷靜,
好象他仍然在-陰-陽維納斯兩性*轉變的影響之下,有時對維爾迪蘭夫婦莞爾一笑,嘴都懶得張一張,隻不過扯平了一下一角唇皺,頓時他的眼睛溫存地亮了一下,他是多麼迷戀男子漢氣概,所作所為與他的嫂子蓋爾芒特公爵夫人毫無二緻。
”您經常出去打獵吧,先生?”維爾迪蘭夫人懷着蔑視問德·康布爾梅先生。
”茨基是否對您講過,我們有過一次絕妙的狩獵?”戈達爾問女主人。
”我最愛在尚特比①森林打獵,”德·康布爾梅先生回答。
”不,我什麼也沒講,”茨基說。
”那森林名副其實嗎?”布裡肖用眼角瞟了我一眼,對康布爾梅先生說道,因為他已答應我談詞源,卻同時要我對康布爾梅夫婦不露他對貢布雷神甫的詞源的好生鄙意。
”這是無疑的,我不能理解,但我沒抓住您的問題,”德·康布爾梅先生說。
”我是說:是不是有許多喜鵲在那裡叽叽喳喳歌唱?”布裡肖問道。
戈達爾卻很難受,維爾迪蘭夫人竟不知道他差一點誤了火車。
”講呀,瞧瞧,”戈達爾夫人鼓勵丈夫說,”講講你的曆險吧”。
”的确,這段奧德賽非同尋常,”大夫說着,便又從頭開始講他的故事。
最後的莫希幹人
①法語”Chantepie”〈尚特比〉可以拆成”Chante-pie”意為”唱歌的喜鵲。
”
“當我看見火車已經進了站時,不覺傻眼了。
這一切都怪茨基弄錯了。
您的情報真見鬼了,我親愛的!可布裡肖還在站上等我們呢!””我以為,”教授說,用餘光瞄了四周一眼,薄唇含笑,”我以為,如果您在格蘭古爾遲遲不來,那一定是您惹上了閑花野草了吧。
””您給我閉上嘴好不好?要是我妻子聽到您的話就糟了!”教授說。
”老子的老婆,他是-陰-性*醋罐子。
”①”啊!這個布裡肖,”茨基歡叫了起來,布裡肖輕薄的玩笑喚醒他内心傳統的歡快,”他還是那個樣子,”說實話,他未必知道教授曾幾何時淘氣過。
為了給慣常的玩笑話配上習以為常的動作,他裝着忍不住要捏他的大腿一把。
”他沒變,這家夥,”茨基接着說,并沒想到教授有意無意在這幾個詞中道出了難言的可悲可笑,他又補充道:”老是用一隻小眼睛看女人。
””瞧瞧,”德·康布爾梅先生說,”與學者相見就是不一樣。
我在尚特比森林裡打獵已有十五個年頭了,可我從來沒思考過它的地名有什麼講究。
”德·康布爾梅夫人對她丈夫狠狠瞪了一眼;她可不願意他在布裡肖面前這般卑躬屈膝。
後來她就更不滿意了,康康每次用作”現成”的慣用套話時,戈達爾竟對自認笨拙的侯爵表明,那些現成的套話沒什麼意思,因為他曾下功夫學過這些套話,知道其意義的強弱深淺:”為什麼說笨得象白菜?您認為白菜比其它東西更笨嗎?您說:同一件事重複了三十六遍。
幹嗎偏偏要三十六遍?為什麼說:睡得象一根木樁?為什麼說:布雷斯特驚雷?為什麼:放蕩四百下?”①戈達爾故意-陰-差陽錯,該用-陰-性*的代詞用陽性*,該用陽性*的形容詞用-陰-性*。
可布裡肖卻挺身而出為德·康布爾梅先生辯護,對每一個熟語都講它的來龍去脈。
但德·康布爾梅夫人卻主要忙于檢查維爾迪蘭夫人一家到底給拉斯普利埃帶來了什麼變化,想要從中找出差錯加以批評,又想把另一些變化引進費代納,或者也許來個全盤照搬。
”我在尋思,這盞歪歪斜斜的吊燈是什麼玩藝兒,我很難認出我那老拉斯普利埃的真面目了。
”她補充道,露出親切的貴族氣派,好象她是在談論一位侍者,她不太願意指出侍者有多大年紀,卻願意說他親眼看見她出生的。
由于她說話有點兒書本子氣:”我還是覺得,”她小聲補充道,”我要是住在别人家裡,象這樣變得面目全非,我可沒臉做得出來。
””真糟糕,你們沒有同他們一起來,”維爾迪蘭夫人對德·夏呂斯先生和莫雷爾說,希望德·夏呂斯先生”後會有期,”并遵守大家同乘一次火車的約法。
”您敢肯定,尚特比的意思是唱歌的喜鵲嗎,肖肖特?”她接着說,以表明她是家裡的大主婦,誰的談話她同時都得兼顧到。
”那麼,請您跟我談談這位小提琴師吧,”德·康布爾梅夫人對我說,”他令我感興趣,我酷愛音樂,我好象聽人說起過他,替我打聽打聽。
”她已經得知,莫雷爾是同德·夏呂斯先生一塊來的,她想通過把前者請來,設法與後者聯系上。
可她又補充了一句:”布裡肖先生也令我感興趣。
”目的是為了讓我摸不着這個意圖。
因為,如果說她極有教養,就象有些肥胖型的人,盡管吃得極少,成天走路,卻眼看着長膘,德·康布爾梅夫人也是如此,她雖然想深化一種越來越玄奧難解的哲學,深化一種越來越高明的音樂,特别是在費代納,那是徒勞的,這類研究的結果隻能是用來策劃-陰-謀,這些-陰-謀詭計,可以使她與青少年時代的資産階級情誼”一刀兩斷”,可以使她重新結交一些關系,開始,她以為這些關系隻不過是婆家社會的一部分,後來,她才發現,這些關系的地位要高得多,也要深遠得多。
有一位哲學家,在她看來并不十分現代派,叫萊布尼茲,他說過,心智的裡程是漫長的。
這心智的裡程,德·康布爾梅夫人并不比她兄弟有能耐,量她也無能力跑完全程。
她不是閱讀拉施利埃的著作,就是閱讀斯圖亞特·穆勒的著作,随着她越來越不相信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