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憶似水年華 第四部(13)

首頁
    一曲演奏畢,我不揣冒昧,要求再奏弗蘭克的曲子,這似乎令德·康布爾梅夫人如喪考妣,緻使我隻好作罷。

    ”您不可能喜歡那玩藝兒,”她對我說。

    她換點了德彪西的《節日》,第一個音符才出弓,隻聽得一聲喝彩:”啊!真妙!”但莫雷爾已經意識到他隻會第一小節,于是來了一個惡作劇,卻毫無故弄玄虛之意,他馬上開始奏梅耶比爾的一首進行曲。

    不幸的是,由于他轉得天衣無縫,又沒有事先打招呼,大家還以為他拉的還是德彪西的作品,于是人們繼續喝彩:”妙!”可莫雷爾卻道破作曲家不是《佩利亞斯》①的作者,而是《惡魔羅貝爾》②的作者,緻使大家有些不自在。

    德·康布爾梅夫人還來不及對此作出反應,因為她剛發現斯卡拉蒂的一個本子,正懷着歇斯底裡的沖動一頭紮在上面。

    ”嚯!拉這個,奏下去,這個,真神,”她不住地叫好。

    然而,這位作曲家長期受到冷遇,不久前才時來運轉身價百倍,她在興奮不已的焦躁中挑選的這位作曲家的作品,恰恰是一段該死的曲子,這類可惡的曲子老是弄得您睡不好覺,一位女學生就在您隔壁的樓層房間裡無情地、沒完沒了地重彈這曲老調。

    但是,莫雷爾已拉夠了音樂,由于他堅持想打牌,而德·夏呂斯先生也想一起打,主張打惠斯特。

    ”他剛才對老闆說他是親王,”茨基對維爾迪蘭夫人說,”然而這不是真的,他出身于普通市民,小建築師家庭。

    ””我想知道您剛才對米西納斯怎麼看。

    我感興趣,我,呐,”維爾迪蘭夫人對布裡肖說,口氣親切,弄得布裡肖飄飄然起來。

    既為了顯耀給女主人看,也可能炫耀給我看,他說道:”不過說老實話,夫人,米西納斯令我感興趣,主要是因為他是中國神第一尊貴的使徒,這一尊中國神今天在法蘭西擁有的信徒超過了婆羅賀摩③也超過了基督自己,法力無邊的逍遙神。

    ”在這樣的情況下,維爾迪蘭夫人不再隻顧用手捂着頭了。

    她冷不防失去平衡,象被稱作蜉蝣的昆蟲那樣,猛地向謝巴多夫親王夫人撲将過去;若謝巴多夫親王夫人離她不遠,女主人便死抓住親王夫人的腋窩,指甲都嵌了進去,就象孩子躲迷藏似的,把頭埋藏好一陣子。

    有這道保護牆掩飾,人家以為她笑出了眼淚,而她卻可以因此不動任何心思,就象有的人做長時間的祈禱時,謹慎生智,用雙手巧掩臉面。

    維爾迪蘭夫人仿效這些祈禱者,聽着貝多芬的四重奏就象鄭重祈禱,卻又不讓人看出她在睡覺。

    ”我說話極認真的,”布裡肖說。

    ”我看,今天這種人太多了,他們成天價日以自我為中心,老子天下第一。

    論正理,我對涅槃無異議,我也弄不清哪家涅槃欲将我等滅度在大千世界(此界,猶如慕尼黑與牛津,比起阿尼埃爾或哥隆布森林,離巴黎要接近得多),但它不僅與法國良民無緣,而且也與歐洲良民無份,而日本人也許已經登臨我拜占斯城門了,此時此刻,社團化了的反軍國主義人士正闆起面孔,争論自由詩的根本道德問題呢。

    ”維爾迪蘭夫人以為可以放開親王夫人被她碰傷了的肩膀,重又露出粉面,不無裝模作樣地拭拭眼睛,重新喘了三兩下氣。

    可布裡肖卻要我美餐一頓,擺開論文答辯的架勢,親自出馬主持,立論就是,人們絕不吹捧青年人,隻能嚴加教訓,曉以厲害,不惜被他們視作反動派:”我可不願意亵渎青春神明,”他說着,偷偷地瞟我一眼,那目光,多象報告人偷偷瞟聽衆中的某人一眼,然後點他的名。

    ”我可不願意在馬拉美的小教堂裡被打成異教徒或回歸異教徒而永世不得翻身,在他的教堂裡,我們的新朋友,象我們的所有與他同齡的朋友們一樣,都得為秘密彌撒效勞,至少得象唱詩班的孩子那樣,顯得未老先衰,或者象薔薇十字會④會員那樣神秘莫測。

    但的确,這類酷愛帶大寫字母’A’的’藝術’(Art)的知識分子,我們見識得也太多了,他們把左拉當酒喝尚嫌不過瘾,便在自己身上打魏爾蘭的麻醉劑。

    他們崇拜波德萊爾上了乙醚瘾,一旦祖國需要他們一展雄風時,他們興許再也無能為力了,他們已經麻木不仁,得了嚴重的文學神經官能症,處在暖烘烘、懶洋洋、沉甸甸的烏煙瘴氣裡,象征主義的鴉片煙氛圍之中。

    ”對于布裡肖這番荒謬雜亂的高談闊論,我實在難以僞裝出一絲的苟同,于是轉向茨基,斷然肯定他在德·夏呂斯先生門庭家族問題上絕對弄錯了;他回答我說他斷然沒有錯,并說我本人曾經告訴過他,他的真實家姓是岡丹,勒·岡丹。

    ”我告訴過您,”我回答他說,德·康布爾梅夫人是一位叫勒格朗丹先生的工程師的妹妹。

    我從來就沒有對您談起過德·夏呂斯先生。

    論裙帶關系,他與德·康布爾梅有瓜葛,就象老孔代與拉辛有牽連不相上下。

    ””啊,我以為呢,”茨基悄聲說道,還不肯大膽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幾小時前,他弄錯了,差一點使我們誤了火車。

    ”您是否打算在海濱多住一些時日?”維爾迪蘭夫人問德·夏呂斯先生,她預感到他可以作為一名忠實的門客,眼看他過早地要回巴黎不禁戀戀不舍地哆嗦起來。

    ”我的天,誰也說不準,”德·夏呂斯先生拖着長齉鼻音回答道。

    ”我很想呆到九月底。

    ””您說得對,”維爾迪蘭夫人道。

    ”正是興風作浪時節。

    ””實話實說吧,并不是氣候決定我的去留。

    最近以來,我對我的導師,聖米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