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憶似水年華 第四部(15)

首頁
    琴,可半路上卻對我說:”喂,我胳膊疼,我不願告訴維爾迪蘭夫人,不過,勞駕您請夫人将她的仆人帶一個來,比如說霍斯勒,要他來給我提樂器。

    ””我認為叫另外一個更合适,”我回答道。

     “吃飯要用霍斯勒。

    ”莫雷爾臉上怒形于色*。

    ”算了吧,我不願把我的小提琴交給任何人。

    ”我後來才明白個中緣故。

    霍斯勒是年輕車夫心愛的兄長,要是他留在家裡,豈不會助小弟一臂之力。

    在散步途中,莫雷爾低聲對我說話,生怕大霍斯勒聽見:”這是個棒小子,”莫雷爾說。

    ”而且,他弟弟也是好樣的。

    要是他沒有那要命的酒瘾就好了。

    ””什麼,喝酒?”維爾迪蘭夫人問道,未曾想自己竟有一個好喝酒的車夫,臉色*頓時氣得煞白。

    ”您沒看見罷了我,心裡老嘀咕,他給你們駕車,竟沒出過事故,真是一個奇迹。

    ””難道他捎過别人?””您隻要看看他翻了多少回車就夠了,他今天滿臉青一塊紫一塊的。

    我不明白他怎麼沒有嗚呼哀哉,他把車轅都摔斷了。

    ””怪不得我今天看不到他,”維爾迪蘭夫人說,想到那場大禍可能臨到自己的頭上,不禁不寒而栗,”您讓我好傷心。

    ”她想草草收場回家轉,可莫雷爾卻挑了一首巴赫的曲子,變着花樣拉個沒完。

    她一回到家裡,連忙趕到車庫,發現車轅是新的,霍斯勒也頭破血流。

    她不問青紅皂白,當即告訴他,她不再需要馬車夫了,給了他點錢,然而車夫自己卻不想指控他那些可惡的同行夥計,他認定正是自己的夥計們接二連三地偷了他的一應車馬具,而且自己也知道,要是忍氣吞聲,隻能被當作死鬼看待,于是他隻求一走了之,這樣才得以相安無事。

    汽車司機第二天便登堂入室,沒多久,維爾迪蘭夫人(她隻好另找一個)對他極為滿意,她竟然将他當作絕對可靠的人熱情地把他推薦給我。

    我不明底細,便在巴黎雇他打短,按日計薪;我實在太性*急了,整個詳情将全部寫進阿爾貝蒂娜的故事裡。

    此時我在拉斯普利埃,我第一次帶着我的女朋友到那兒吃晚飯,而德·夏呂斯先生由莫雷爾陪同也在那裡,莫雷爾冒充是一個”總管家”的兒子,那”總管家”掙固定年薪三萬法郎,有一輛車子,好些小管家、園丁、财産代管人和佃農歸他指揮。

    可是,我這個人就是沉不住氣,我豈能讓讀者得出莫雷爾壞透了的印象。

    其實倒不如說他這人充滿了矛盾,有些時日,還真有點兒可親可愛呢。

     聽說馬車夫被攆出了門,我自然不勝驚訝,尤令我驚愕不已的是,取代馬車夫者正是那位開車帶我們–阿爾貝蒂娜和我–到處遊山玩水的司機。

    但他在我面前滔滔不絕地編了一段故事,講得神乎其神,人家聽了以為他真的回到了巴黎,而且人家是從巴黎把他請來為維爾迪蘭夫婦開車似的,我對此未曾閃過一秒鐘的懷疑。

    解雇車夫是莫雷爾同我攀談幾句的原因,為的是向我表白,那個棒小子走了之後他有多麼難過。

    況且,除了我獨處以外的時間,除了他喜氣洋洋連蹦帶跳朝我撲過來的時候,莫雷爾在拉斯普利埃,眼看人人都熱情洋溢地歡迎我,頓感自己卻故意疏遠了對自己無害的人,因為他曾對我過河拆橋,自斷後路,剝奪了我對他露出保護神色*的任何可能性*(其實,我壓根兒就沒想采取這種神态),于是他便不再與我保持距離了。

    我則把莫雷爾态度的變化歸結到德·夏呂斯先生的影響上,的确,在他的影響下,在某些方面,莫雷爾已不那麼狹隘遲鈍了,更象個藝術家了,但在另一些方面,他對主子滔滔不絕的吩咐言聽計從,哪怕通篇是欺人之談,而且是信口開河,這反倒使他更加笨拙了。

    德·夏呂斯先生能告訴他的東西,實際上就是我預料到的這碼事。

    我何以能未蔔先知,猜到人家後來才告訴我的事情(我對此一直沒有把握,安德烈所提供的有關阿爾貝蒂娜的種種證詞,特别是後來提供的,我總覺得很不可靠,因為,正如我們過去有目共睹的那樣,她打心眼裡并不喜歡我的女朋友,甚至妒忌她),但不管怎麼說,倘若确有其事,那麼這兩個人都瞞着我這樣一個問題:阿爾貝蒂娜對莫雷爾很熟悉?正當馬車夫即将被解雇之際,莫雷爾對我一反常态,使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我總認為他生性*卑鄙,當他需要我的時候,這個年輕人便對我奴顔婢膝,過後,一旦幫了他的忙,他卻翻臉不認人,我這才形成了對他的看法。

    對此,還要補充的是,他與德·夏呂斯先生有明顯的賣|婬*關系,還有并無後果的獸性*本能,當獸性*得不到滿足(當獸性*發作時),或由此引起了并發症時,他便會悶悶不樂;但這種個性*并非一成不變地永遠那麼醜陋,而是充滿了矛盾。

    它好比中世紀的一部舊書,錯誤百出,通篇是荒謬的傳說和婬*穢-陰-暗的内容,但堪稱傑出的大雜燴。

    開始我以為,他的藝術,在他真正被視為大師的領域,給了他超出演奏者技巧的優勢。

    有一次,我說了我要開始工作的願望,他不假思索地對我說:”幹吧,幹出名堂來。

    ” “這話是誰說的?”我問他道。

    ”德·豐塔納對夏多布裡昂說的。

    ”他還知道拿破侖的一封情書。

    ”不錯,”我心裡想,”他有文學修養呢。

    不過,這句話,我不知道他是在什麼地方讀到的,恐怕是他對全部古今文學所知道的唯一的一句話,因為他每天晚上都對我重複它。

    還有一句話,他在我面前翻過來倒過去地重複,為的是不讓我向任何人談及有關他的任何事,這句話,他也以為是文學語言,其實隻勉強算句法國話吧,或者至少可以說不表達任何種類的意義,也許隻對一個故弄玄虛的仆人才有用,這句話就是:”懷疑懷疑他人的人吧。

    ”其實,從這句愚蠢的箴言到德·豐塔納對夏多布裡昂說的話,莫雷爾的性*格可見一斑,雖然變化多端,但也不象表現得那樣矛盾。

    這小子,為了幾個小錢,什麼事情都可以幹,而且沒有内疚感–大概并非沒有古怪的氣惱,有時甚至氣得發瘋,但内疚一詞與此風馬牛不相及–這小子,隻要有利可圖,他不惜趁人之危火中取栗,這小子把金錢放到高于一切的地位,卻不講普通人類最天然感情之上的善良,還是這小子,卻把他獲得的音樂戲劇學院一等獎證書置于金錢之上,在笛子班或對位法作品班,誰也不能說他一句不是的話。

    他怒火中燒,發起無名火又-陰-又毒,其源蓋出于他所謂的普遍的爾虞我詐(可能他将他遇到的懷有敵意的人的某些特殊情況加以普遍化了)。

    他絕不談論任何人,卻暗中玩弄自己的把戲,對任何人都不信任,從而以擺脫普遍的欺詐為榮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