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憶似水年華 第四部(15)

首頁
    常客裡,如今也包括德·夏呂斯先生,他加入圈子已有好幾個月了,是常客中的常客。

    很有規律,每星期有三次,在西東錫埃爾站的候客室裡或月台上,進出站的旅客們可以看到這位胖子走過,隻見他長着灰頭發,黑胡子,雙唇塗脂,這胭脂在季末不如炎夏時奪目,因為炎夏強烈的陽光照得它更突出,而酷熱又把它半熔化了。

    他徑直朝小火車走去,情不自禁地(隻是出于行家的習慣,因為他現在已有一種感情,可以使他行為端正,抑或,至少是在大部分時間裡,可以使他行動可靠)瞟一眼苦力們,大兵們,着網球服的青年人,那目光既蠻狠又膽怯,看後立即拉下眼皮,眼睛幾乎閉上,懷有教堂祭司做禱告時的熱心,又有用情專一的賢妻或大家閨秀的持重。

    老常客們堅信,他肯定沒看見他們,因為他上了另一個包廂(謝巴多夫親王夫人也常常這麼幹),活象這樣的人,他弄不清人家被人發現與他在一起是滿意還是不滿意,但他卻給您留下找到他的權力,假如您有找到他的願望的話。

    最初那幾回,大夫并沒有找他的意願,要我們讓他一個人呆在他的車廂裡。

    自從他在醫學界獲得顯赫地位之後,猶豫不定性*格就益發顯露出來了,隻見他滿面笑容,後仰着身子,從夾鼻眼鏡上頭看着茨基,不是故意嘲弄,便是轉彎抹角使同仁們的輿論為之一驚:”你們明白吧,假如我孤身一人,還是個小夥子……,不過,由于我妻子的緣故,聽了你們告訴我的那事之後,我考慮是否能讓他跟我們一起旅行,”大夫低語道。

    ”你說什麼?”戈達爾夫人問道。

    ”沒什麼,這與你無關,這不是給女人聽的,”大夫眨着眼睛回答道,對自己有一種莊嚴的滿足,神色*分寸适中,介乎于對其學生和病人闆着臉孔說笑話的表情與維爾迪蘭家裡夾雜着俏皮話的不安表情之間,接着又低聲說着話。

    戈達爾夫人隻聽清了兩個單詞,一個是”善會”,另一個是”舌頭”,在大夫的語言裡,前者指猶太種族,後者指饒舌多嘴,戈達爾夫人便想當然得出結論,德·夏呂斯先生可能是一個多嘴多舌的以色*列人。

    她實在不理解,大家憑這一點就把男爵排斥在外,作為小圈子裡的元老,她有責任要求大家别讓他一個人呆着,于是我們大家都往德·夏呂斯先生的包房走去,由戈達爾大夫帶頭,他總是茫然不知所措。

    德·夏呂斯先生靠在角落裡,正在讀一部巴爾紮克的書,他已經發覺來人踟蹰不前,但他連眼睛都沒擡一下,就象聾啞人根據正常人無法感覺的氣流就能知道有人來到身後那樣,他對人家冷淡待他的态度,有一種真正的神經過敏的感覺。

    這種神經過敏,由于它形成習慣,無處不有,便給德·夏呂斯先生釀成許多想象出來的痛苦。

    就象那些神經過敏患者,感到稍有涼意,便懷疑樓上有人打開窗戶,進門時怒氣沖沖,并打起噴嚏來,德·夏呂斯先生也一樣,隻要有人在他面前顯得憂心忡忡,便斷定有人把他議論此人的話告訴了對方。

    但是,人們大可不必露出不在乎的神色*,也大可不必-陰-沉着臉或故意嘻皮笑臉,他卻可以一一想象出來。

    相反,真誠實意反而很容易向他掩蓋他不明底細的诽謗的真相。

    他一眼就看出戈達爾的猶豫,老主雇們以為那個埋頭看書的人還沒有發現他們,待他們站好位置,距離恰到好處時,他突然向他們伸出手去,弄得老夥計們大為驚訝,然而他對戈達爾大夫隻是欠欠身子,但馬上又昂首挺胸,不屑用戴着瑞典手套的手去握大夫已經向他伸出的手。

    ”我們堅持要與您同行,絕不能讓您象這樣孤單地呆在您的小角落裡。

    這是我們的一大快事,”戈達爾大夫善意地對男爵說。

     “我不勝榮幸,”男爵欠身冷着臉念道。

    ”我很高興,聽說您決定選擇這個國家紮下你們的帳……”她是要說古代猶太人在沙漠中搭的”聖帳逢”,但她似乎記得這詞是希伯來語,這個字眼對一個猶太人來說是一種大不敬,可能有含沙射影之虞。

    于是,她挖空心思選擇另一種她認為是親切的表達方式,也就是說一種莊嚴的表達辭令:”在這片國土上安下你們的,我是說’你們的宅神’(的确,這些’宅神”竈神’不屬于基督教的上帝,而是屬于一種早已死亡了的宗教,它已經沒有門徒相傳,因此也就不必擔心有冒犯之虞了。

    )可我們,不幸的很,學校開了學,大夫要看病,我們始終不得在這一片同樣的地方挑選住宅。

    ”她指着一個紙盒子對他說:”況且您看,象我們這些女人,我們不如強性*幸福;就連到維爾迪蘭家這麼近的地方去,我們也不得不随身帶一大堆累贅。

    ”就在這當兒,我看了看男爵手上那部巴爾紮克的書。

    這可不是一本裝訂書,随便買來的,象第一年他借我的那部貝戈特的書。

    這可是他書架上的一本藏書,如同帶有題銘的那種:”德·夏呂斯男爵珍藏,”有時候,為了表現蓋爾芒特家族勤奮讀書的愛好,用”Inproeliisnonsemper”①,以及另一個座右銘”NonsineLabore”②取而代之。

    但我們發現這些題銘很快又被别的題銘所取代,盡量迎合莫雷爾的喜歡。

    不一會兒,戈達樂夫人找了一個她覺得對男爵更帶有個人色*彩的話題。

    ”我不知道您是否同意我的意見,先生,”她稍停片刻後說,”可我這人想得開,照我說,既然人們真誠實意信仰,一切宗教都是好的。

    我不象那些人,看見一個新教徒……就象得了恐水症似的。

    ””人家告訴我,我所信奉的宗教是真的。

    ”德·夏呂斯先生說。

    ”這是一位盲信者,”戈達爾夫人想:”斯萬,除了最後,都是比較仁慈寬容的,他的确已經歸依了。

    ”然而,恰恰相反,男爵不僅是基督徒,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而且懷有中世紀的虔誠。

    對他而言,猶如對十三世紀的雕刻家一樣,基督教堂,就該詞活生生的詞義上講,裡面居住着衆多的生靈,而且被認為實實在在的:先知,使徒,天使,各路聖人,都簇擁在降世的聖子,聖母和聖父,上帝,所有的殉道者和聖師的身邊,猶如他們的教民,形象鮮明突出,擠滿了門廊,充滿了禮拜堂。

    在他們中間,德·夏呂斯先生選擇了米歇爾,加布裡埃爾和拉斐爾作為求情人,他與他們常有晤面,請求他們在上帝的寶座前,轉達他對上帝的祈禱。

    因此,戈達爾夫人的-陰-差陽錯令我們很是開心。

     ①拉丁語,意為”好樂無益”。

    
②拉丁語,意為”不勞無獲”。

    
宗教領地暫且不表,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