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自動手幹,雖然他隐瞞他早先也是幹過涮洗餐具的營生的。
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一天,他親自動手切火雞。
我正好出去了,但我知道他動起手來,懷有一種神聖的威嚴,在離餐具櫃恰如其分的位置上,畢恭畢敬地站着一圈侍從夥計,他們圍在那裡,與其說是學習本領,倒不如說是做給人家看看,一個個贊歎不已,幾乎都驚呆了。
經理看着他們(同時,一個慢動作刺向供品的脅部,眼睛充滿崇高的使命感,盯住夥計們不肯移開,非從他們臉上看出幾分莊嚴的表情不可),但他們毫不領會。
祭司竟然沒發現我當時不在場。
待他知道後,這使他很懊惱。
”怎麼,您沒看到我親自切火雞?”我回答他說,時至今日,我還未能看到羅馬,威尼斯,西埃納,普拉多,德累斯頓博物館,印第安人,《費德爾》中的撒拉,我知道順從,并準備在我的單子上添上由他切火雞這一項。
用悲劇藝術(《費德爾》中的撒拉)作比喻,似乎是他唯一能理會的比方,因為我告訴他他方才知道,在大型演出的日子裡,大戈克蘭同意演藝徒的角色*,這種角色*在台上隻有一句台詞,甚至一句話也不說。
”一回事,我為您感到遺憾。
我什麼時候再切一次?這可得遇上大事,遇上一場戰争才有的事。
”(确實遇到停戰才又切了一次。
)打這一天起,曆法變了,人們這樣計算:”那是我親自切火雞那天的第二天。
””那正好是經理新切火雞八天以後。
”就這樣,這次火雞解剖就成了與衆不同曆法的新紀元,好象是基督誕辰,或是伊斯蘭教曆紀元,但它卻不具有公元或伊斯蘭教曆的外延,也不能與它們的經久實用相提并論。
德·克雷西先生生活苦惱,既因為不再有高頭大馬,失去了美味佳肴,也因為隻能與那些竟認為康布爾梅和蓋爾芒特是一家的人們來往。
當他發現我知道,勒格朗丹,此公現在自稱勒格朗·德·梅塞格裡斯,在那裡沒有任何種類的權利,加上他喝酒喝得滿臉通紅,德·克雷西先生便産生了一種被感染的快樂。
他的姐妹理解地對我說:”我兄弟能同您交談,他從來沒有這樣高興過。
”自從他發現,竟然有人知道康布爾梅的平庸和蓋爾芒特的高貴,發現大千世界為某人而存在,他才感到自己确實存在在人間,他就象這樣一個人,全世界所有圖書館都燒為灰燼之後,在一個完全愚昧無知的種族高升之後,一個拉丁語學者聽到有人為他念誦賀拉斯的詩句,便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要在生活中站穩腳跟。
因此,他每次下火車,無不問我說:”我們的小聚會定在何時?”這可以說是食客的貪婪,也可以說是博學者的知味,因為他把巴爾貝克的聚餐看作是一次交談的機會,所談論的問題,對他來說簡直如數家珍,而他又不能跟别的任何人談,在這方面,我們的聚會與聯盟俱樂部,珍本收藏協會定期的特别豐盛的晚宴有類似的地方。
有關他自己的家族,他是很謙卑的,并不是德·克雷西先生告訴我我才知道,他家是一個很大的家族,是封有克雷西頭銜的英國家族在法國的一脈相傳的分支。
當我知道他是地道的克雷西家族傳人時,我就告訴他,德·蓋爾芒特夫人的一個侄女嫁給一個名叫查理·克雷西的美國人,并對他說,我想,他與他毫無關系。
”毫無關系,”他對我說,”别的也一樣–何況,盡管我家名氣沒有這樣大–許多美國人叫蒙哥馬利,貝裡,錢多斯或卡貝爾,但卻與彭布羅克,白金漢,埃塞克斯家族沒有關系,或者與貝裡公爵沒有關系。
”我幾次都想告訴他,以便讓他高興高興,我認識斯萬夫人,她作為輕佻的女人,過去曾以奧黛特·德·克雷西之名而出了名;雖然阿朗松公爵對人家與他談論埃米利安·德·阿朗松不會生氣,但我感到我與德·克雷西先生還沒熟到可以随便開玩笑的程度。
”他出身于一個很大的家族,”一天,德·蒙絮方對我說。
”他的姓是塞洛爾。
”他補充道,他那屹立在安加維爾之上的老城堡,簡直不能住人,并說,雖然當時富極一時,但現在已破敗不堪、修不勝修了,可家族的古老銘言依然可見。
我覺得這條銘言很美,當年實行這一銘言,興許是适應巢居空谷的猛禽躍躍欲試的焦躁心理,早就該離巢鼓翅雄飛了,而今天實行這一銘言,也許是關注沒落,在這居高臨下的茫茫荒野的僻靜之地,期待将至的死亡,的确,正是在這雙重意義上,這條銘言與”識時”塞洛爾的姓相映成趣,這條銘言是:勿識時①。
在埃爾默侬維爾站,有時候,德·謝弗勒尼先生上車,布裡肖告訴我說,象加布裡埃爾大主教閣下一樣,他的姓意思是”山羊集中之地”。
他是康布爾梅家的親戚,因為這個,而且錯誤評價了他們風雅,康布爾梅家才不時請他來費代納,但隻是在他們已經沒有客人可以炫耀的時候。
他一年到頭生活在博索萊伊,德·謝弗勒尼比康布爾梅一家子更土氣。
因此,他去巴黎過幾星期,沒有一天浪費掉,”要看的東西”太多了;以緻達到這樣的程度,五花八門的節目走馬燈似地在眼前晃過,往往弄得他有點頭昏眼花,當人家問他是否看過某出戲時,他竟有時候連自己也沒把握了。
但這種糊塗并不多見,因為他認識巴黎的事物,帶有巴黎稀客少見多怪的仔細。
他常推薦我去看”新東西”(”這值得一看”),不過他隻是從新鮮好看度良宵的觀點才認為”新”的,而不懂從美學觀點看問題,他根本看不出來,這些”新東西”往往在藝術史上的确可以構成”新東西”。
這樣,他無論談論什麼,老是停留在一個平面上,他對我們說:”有一次,我們去喜劇院,但節目平平常常。
它名叫《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
②這沒什麼意思。
貝裡埃一向演得很好,但最好看他演别的戲。
相反,在體育館,人家演《領主夫人》。
我們去看了兩次;别錯過機會,這值得一看;演得妙極了;您看得到弗雷法爾,瑪麗·馬尼埃,小巴隆這樣的演員。
”他甚至向我列舉一些我從來未曾聽說過的演員姓名,他在演員名前也不加先生,夫人或小姐,不象蓋爾芒特公爵那樣稱呼别人,蓋爾芒特公爵總是以拿腔拿調的蔑視口氣談起”吉費特·吉爾貝小姐的歌曲”和”錢戈先生的經曆”。
德·謝弗勒尼先生可不用這種腔調,他說起戈納裡亞和德埃裡,簡直象他在談論伏爾泰和孟德斯鸠一般。
因為在他心目中,對待演員就象對待巴黎的一切,貴族表現傲慢的欲|望已被外省人顯露親熱的欲|望打敗了。
①法語Saylor(塞洛爾)音諧”Saisl’heure”,意為”識時”;而銘言意為”不識時”,故相反相成,相映成趣。
②《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五幕歌劇,德彪西作曲。
1902年初演于巴黎,劇情取自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的同名悲劇。
記得我在拉斯普利埃與”新婚之家”吃的第一次晚宴,在費代納,人們仍然稱德·康布爾梅家為”新婚之家”,盡管他們的新婚時代早已一去不複返了,晚宴過,老侯爵夫人就給我寫一封信,她的信筆迹哪怕是混在千萬封别的信裡我也可以認得出來。
她對我說:”把您的優雅的–妩媚的–可愛的表妹帶來吧。
這将是一種狂喜,一種愉快”,她的話始終缺乏收信人期待的漸強音,那是肯定無疑的,以至于我終于改變了”漸弱”的性*質的看法,以為這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