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憶似水年華 第五部 女囚(11)

首頁
    我從家裡出來到現在,這種心情一直沒有停止過,即便是在維爾迪蘭公館裡跟此人或彼人交談,我也一直隐約感到她就在我的身邊。

    我對她的感覺,就如我們對自身的四肢一樣,是模糊不清的。

    我有時想到她,也象是我們在想自己的身體,但是感覺就象是個奴隸一樣,被死死拴在這個身體上,毫無自由。

     ①古羅馬詩人(公元前70-公元前19年),著有牧歌十章。

    
②勒南(1823-1892),法國作家。

    
③馬斯貝羅(1846-1916),法國古埃及專家。

    
④阿多尼斯,希臘神話中富有女性*魅力的美男子。

    
⑤于爾斯特大主教(1841-1896),曾任天主教學院院長。

    
“這位聖徒,”布裡肖繼續說道,”說的都是些什麼閑言閑語,足夠做《月曜日漫談》①的續編了!我有一位令人尊敬的同仁,寫了一本倫理學專著,我始終把它尊為當今時代的道德豐碑,可是您能想到嗎,夏呂斯告訴我,我那某某可敬的同仁最初的構思居然得之于一個年輕的郵差。

    我們毫不猶豫就可以立即承認,我們這位傑出的朋友在論述過程中忘了向我們交待這位英俊小夥子的尊姓大名。

    從這一點來說,較之菲迪阿斯②他對人尊重較多,或者如果您願意的話,感激較少,因為菲迪阿斯畢竟還把自己所喜愛的竟拔人的名字镌刻在他雕塑的奧林匹亞朱庇特的戒指上呢。

    原先男爵對這最後一段史實一無所知。

    但不用對您說,這段史實減輕了他的正統觀念。

    您很容易想象,有一次我跟那位同仁就一篇博士論文展開讨論,我在他那已經玄而又玄的辯證法中,每每另又發現某種趣味。

    猶如聖勃夫覺得,夏多布裡昂的作品中内心抒發的情味還不夠濃,又将自己刺激性*的發現當佐料加進去,增加鮮味;我那同仁的某種趣味就如同這增添的鮮味。

    送電報的小夥子先事從我們的同仁,但雖然其智慧如金子閃閃發光,可是擁有的錢财卻寥寥無幾,于是小夥子轉到了男爵手裡。

    ”有多少錢财,受多少尊敬”(應該聽清楚他說這話時的口吻)。

    我們這位撒旦是最樂于助人的。

    他為受自己保護的人在殖民地謀了一個職位。

    小夥子具有一顆報答之心,沒有忘恩負義,不時從殖民地給他捎一些上品水果來。

    男爵收到後就分送給一些上流關系。

    最近一次,小夥子的菠蘿出現在貢蒂河濱公館的桌子上,維爾迪蘭夫人沒有開玩笑,一本正經地說:”德·夏呂斯先生,您收到這麼好的菠蘿,莫非您有舅舅或外孫在美洲吧!”我承認,我一邊吃着,心裡洋溢着某種喜悅之情,暗自背誦着狄德羅喜歡引用的賀拉斯一段頌歌的起首。

    總之,正如我的同仁布瓦西埃③盡興漫遊于帕拉丁和蒂布爾④,我從男爵的言談中也對奧古斯丁時代的作家獲得了更加生動、更加有趣的認識,我們姑且不談羅馬帝國末期的作家,也不用一直上溯到古希臘,盡管我有一次對這位傑出的德·夏呂斯說,和他在一起,我有一種柏拉圖置身阿斯巴西雅⑤家中的感覺。

    說真的,我極度地擴大了兩個人物的比例,猶如拉封丹所說,我的例子取自’更小的動物’⑥。

    不管怎麼說,我想您總不會以為,男爵的自尊心受了傷害吧。

    我從來沒有見過他那麼天真純樸,痛快高興。

    一種孩子般的狂醉,使他一反常态,抛棄了貴族固有的老成持重。

    ’你們這些索邦大學的臭教授真會阿谀奉承!’他喜不自勝地嚷道。

    ’想不到我得等到這把年紀才被比作阿斯巴西雅!我都人老珠黃了!噢,我的青春啊!’我真希望您能看到他說這話時的模樣。

    這把年紀了還老是使勁地塗脂抹粉,象個花花公子,渾身撒滿香水。

    不過,他對家族譜系的研究,稱得上是個蓋世無雙的人才。

    出于這種種原因,今晚他們一刀兩斷,我感到很難受。

    倒是小夥子反叛的那種方式使我覺得奇怪。

    其實最近一段時間,他在男爵面前的一舉一動都變得象個十足的心腹和忠臣,絲毫看不出有什麼倒戈的迹象。

    不管發生什麼情況,哪怕男爵不能再回貢蒂河濱了(Diiomenavertan)⑦,我也希望他們的分裂不要波及到我身上。

    我們倆人相互切磋,取長補短,我用自己淺薄的知識,換取他的豐富閱曆,實在是相得益彰(我們會看到,盡管德·夏呂斯先生對布裡肖沒有耿耿于懷,恨之入骨,但他對教授的好感基本上已完全消失,緻使他對教授作了毫不寬容的評價)。

    而且我向您發誓,交流是極不相等的,完全是入大于出,男爵把生活的教義傳授給我們以後,我再也不敢苟同西爾韋斯特·博納爾⑧的觀點,以為如今仍然是在圖書館裡才能做出最美好的生命之夢。

    ” ①法國文學批評家聖勃夫(1804-1869)的文學評論集。

    
②菲迪阿斯(死于公元前431年),古希臘最偉大的雕刻家。

    
③布瓦西埃(1823-1908),法國曆史學家。

    
④帕拉丁為羅馬城的一個山丘,蒂布爾在羅馬城郊,賀拉斯多有贊頌。

    
⑤阿斯巴西雅,生活于公元前五世紀前半葉,據說許多古希臘哲學家都受到她的啟示。

    
⑥見《拉封丹寓言》第十二首:”鴿子與螞蟻。

    ”
⑦拉丁散文家西塞羅的話,意為”但願諸神改變這一預言”。

    
⑧法國作家阿納托爾·法朗士的小說《西爾韋斯特·博納爾的罪行》(1881)中的主人公,整天生活于書堆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