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這樣木然呆坐着,意志渙散,表面上不知何去何從;其實這時我們的決心無疑業已下定:我們的朋友往往能預料到這個決定。
但我們自己看不到,否則我們可以免受多少痛苦呵。
終于,從比人們預言彗星升起的地方還更難以捉摸的神秘深處,–幸虧根深蒂固的習慣有一種想象不到的自衛力量,幸虧人體内蘊藏着儲備的能量,在突然沖動下習慣會在最後時刻把它們投入激戰,–突然湧出了我的行動:我拔腿飛跑,到達車站時火車門都已關閉,不過我還來得及找到母親,她正急得滿臉通紅,克制着自己不要哭出來,她以為我不會來了。
”你知道,”她說,”你去世的外祖母生前常說:’真奇怪,這孩子,沒有比他更讓人受不了也沒有比他更讨喜的人了。
‘”在火車行進的路線上,我們看到帕多瓦然後是維羅内迎着火車撲過來,幾乎是一己的山丘,因為它們不走,它們将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時間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
母親并不急着看那兩封僅僅拆開的信,并且盡力讓我也不馬上抽出皮夾,從裡面拿門房交給我的那封信。
她總怕我覺得旅途太長、太累人,所以盡量晚一點打開裝着煮雞蛋的盒子,盡量晚一點遞給我報紙和拆開她沒告訴我她買了的那包書,好讓我在旅途的最後幾個小時裡有事可幹。
我先看看母親,她正帶着驚奇的表情讀那封信,爾後她擡起頭,目光象是輪流停在一些彼此不同的、互不相容的往事上,而她無法使它們接近。
與此同時,我在我那封信的信封上認出了希爾貝特的筆迹,我拆開信。
希爾貝特向我宣布她将和羅貝爾·德·聖盧結婚。
她說有關此事她曾往威尼斯給我發了個電報,但沒收到回電。
我記起有人對我說過威尼斯電報局的服務如何之差。
我從未收到過她的電報。
她也許會不相信。
突然我感到原先以回憶的形式存放在我頭腦裡的一件事實離開了它的位置,并讓另一件事實取代了它。
我不久前收到的那份我以為是阿爾貝蒂娜發來的電報,原來是希爾貝特發來的。
希爾貝特的筆迹有一個相當做作的特點,就是當她寫一行字時,喜歡把字母t的一橫寫到上一行去,好象給上一行的字畫上加重線,或是把字母i上的那一點寫到上一行去,好象把上一行的句子斷開,同時又把上一行字母的下伸筆劃和曲線插到下一行字中間,因此電報局職員把上一行的s或y的拐彎加在Gilberte的末尾讀成ine是很自然是事。
Gilberte一字中i上的一點升到上一行成了省略号。
至于G則象哥特字體的A。
除此以外再有兩三個字沒看清,一些字攪在另一些字裡(我也曾覺得某些字費解),這就足夠說明我的謬誤的細節了,甚至無需這麼多因素。
一個心不在焉的人,尤其是一個先入為主的人,在認定一封信是某個人寫來的以後能讀一個詞裡的幾個字母,一個句子裡的幾個詞呢?他一面讀一面猜,外加創造;一切都始于最初的錯誤,其後的錯誤(不僅在讀信和電報時,不僅在作任何閱讀時)不管在持不同出發點的人看來顯得多麼荒誕不經,其實都是合乎情理的。
我們固執而誠心誠意相信的事,乃至最終的結論,大部分都是如此,都是一開始就把前提弄錯了。
“噢!真是聞所未聞,”母親對我說,”您瞧,人到我這把年紀已經沒什麼可驚訝的了,可是我還是要向你肯定,沒有什麼比這封信向我宣布的消息更出人意料的了。
”–“你聽好,”我回答說,”我不知道你要說的是哪件事,但不管它多麼令人吃驚,也及不上這封信告訴我的消息。
這是件婚事。
羅貝爾·德·聖盧娶希爾貝特·斯萬。
”–“哦!”母親說,”那麼另一封信,我還沒拆開的那一封要告訴我的大概就是這件事,我認出你朋友的筆迹了。
”于是母親略帶激動地向我微微一笑,自她喪母以後,不管是多麼細小的事,隻要關系到也有痛苦、也有回憶、也失去過親人的人,對她來說都具有一點使人激動的意味。
因此母親對我微笑并柔聲說話,好似深怕輕描淡寫地談論這件婚事就會看不出它在斯萬的女兒和遺孀心裡,在準備與兒子分開生活的羅貝爾的母親心裡所能引起的憂傷感覺,而且由于這些人待我好,母親還出于好心和同情把自己作為女兒、妻子和母親的那份感觸加在這憂傷裡。
”我說對了吧,你不會遇到比這更令人吃驚的事了。
”我說。
–“嗯,不對!”她輕聲回答說,”我手裡的消息才是最離奇的,我不說是最偉大的、最渺小的,因為塞維尼夫人的這句話被所有隻知道她這句話的人引用過,讓你外祖母大倒胃口,就象’美哉,花的凋零’一樣。
我們才不拾人牙慧用大家用濫的這句話呢。
這封信告訴我小康布爾梅結婚的事。
”–“哦!”我冷淡地說,”跟誰?反正不管如何,未婚夫的人品已經使這樁婚事無任何轟動性*可言了。
”–“除非未婚妻的人品使它成為轟動事件。
”–“未婚妻是誰呢?”–“哈!要是我立即告訴你就沒價值了,來,猜猜看,”母親說,她見我們還沒到都靈,便想留點事給我做做,象俗話所說,留個梨到口渴時吃。
”我怎麼猜得到呢?是不是和一個門第顯赫的人?如果勒格朗丹和他妹妹滿意,那準保是門體面的婚姻。
”–“勒格朗丹是否滿意我不知道,但向我宣布這個消息的人說康布爾梅夫人滿心歡喜。
我不知道你會不會把這稱為體面的婚姻。
我呢,我覺得這有點象國王娶牧羊女那個時代的事,何況這個牧羊女還夠不上牧羊女,話說回來,人倒是挺可愛的。
要是你外祖母還活着,這樁婚事會叫她大吃一驚,但不會使她不高興。
”–“未婚妻到底是誰呢?”–“是德·奧洛龍小姐。
”–“依我看,夠氣派的,一點不是什麼牧羊女,不過我不明白是哪個奧洛龍,奧洛龍是蓋爾芒特家族過去的一個封号。
”–“正是,但是德·夏呂斯先生在收養絮比安的侄女時把這個封号給了她。
就是她嫁給小康布爾梅。
”–“絮比安的侄女!這不可能!”–“這是對好品德的報償,是喬治·桑夫人的小說結局式的婚姻。
”母親說。
而我卻想:”這是對道德敗壞的懲罰,是巴爾紮克小說結局式的婚姻。
””說到底,”我對母親說,”仔細想想,這是挺自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