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憶似水年華 第七部 重現的時光(4)

首頁
    #8221應該懂,”他聽到我承認聽不懂他的話,就回答道,”應該懂:在諾布瓦的文章裡,動詞savoir是将來的标志,即諾布瓦願望的标志,另外也是我們願望的标志,”他補充道。

    他的話也許并非完全出于真心。

     “您十分清楚,如果savoir沒有成為将來的唯一标志,人們在必要時就能認為,這個動詞的主語可以是一個國家。

    例如,每當諾布瓦說:’美國不會對這種不斷違反法律的行為熟視無睹’,’雙頭君主國不會不悔過自新’的時候,這種話明顯地表達了諾布瓦的願望(就象我的願望,就象您的願望那樣),但不管怎樣,這個動詞ir,’雙頭’君主國本身也會savoir(盡管總是’缺乏直覺’)。

    但是,當諾布瓦寫出:’這些系統性*的破壞不會使中立國相信’,’湖泊地區不會不在短期内落到協約國手中’,’中立國的這些選舉結果不會反映國内的大部分輿論’的時候,就不再有提出疑問的可能了。

    隻這些破壞,這些地區和這些選舉結果,肯定是不會savoir(知道)的無生命的東西。

    通過這個用語,諾布瓦隻是對中立國發出命令(我遺憾地看到,中立國似乎并不聽從這一命令),命令它們脫離中立,或是命令湖泊地區不再從屬于’德國佬’(德·夏呂斯先生在說’德國佬’這個詞時十分大膽,就象過去在巴爾貝克的有軌電車上談論興趣不在女人身上的男人一樣)。

    另外,您是否發現,從一九一四年起,諾布瓦總是以何等的計謀來開始他對中立國寫的文章?他在文章的開頭聲明,法國當然無須幹涉意大利(或羅馬尼亞或保加利亞等)的政策。

    這些國家要根據自己的民族利益,獨立自主地決定它們是否應該脫離中立。

    但是,如果說文章開頭的這些聲明(這在過去稱之為開場白)是非常公正的話,那麼文章的接續部分就遠非如此了。

    ’盡管如此’,諾布瓦接着寫時大體上是這樣說的,’十分明顯,從這場鬥争中取得物質利益的,隻能是那些站在公正和正義一邊的民族。

    人們隻能期待協約國來報答那些因執行以逸待勞政策而沒有用自己的劍效力協約國的民族,并把幾世紀以來它們受壓迫的兄弟一直在上面呻吟的土地給予它們。

    ’這建議幹涉的第一步跨出以後,諾布瓦就無所顧忌,不僅談到幹涉的原則。

    而且還談幹涉的時間,所提的建議也越來越不加掩飾。

    ’當然’,他說,并自诩為’正人君子’,’這要由意大利和羅馬尼亞自己來決定幹涉的适當時間和适當形式。

    但它們不會不知道,猶豫的時間過長,它們就有失去良機的危險。

    俄國騎兵的鐵蹄已經使日耳曼顫抖,感到一種無法形容的恐怖,十分明顯,那些隻會在勝利–勝利的燦爛曙光已經可以看見–時跑去援助的民族,将無權得到這種報答,但要是它們現在能迅速行動,還為時未晚,等等。

    ’這就象有人在劇院裡說:’遲到者注意:最後剩下的那些座位将會很快被人搬走。

    ’這種說教諾布瓦每隔半年作一次,所以就顯得更加荒謬。

    他定期對羅馬尼亞說:’羅馬尼亞是否願意實現自己的民族願望,作出決定的時刻已經來到。

    如果還想等待,就可能為時過晚。

    ’然而,他這話說了三年,不僅這’為時過晚’的時刻并未來到,而且對羅馬尼亞的開價不斷提高。

    同樣,他請法國等國作為保護國在希臘進行幹涉,因為希臘和塞爾維亞簽訂的條約沒有得到履行。

    但是,說真心話,如果法國沒有參戰,不希望希臘的援助或善意的中立,它是否會想到以保護國的身份進行幹涉,是否會因希臘沒有對塞爾維亞履約而在道義上感到憤慨?當談到羅馬尼亞和意大利明目張膽地違約,即象希臘那樣–我認為是有道理的–沒有履行德國盟國的義務–這些義務不象人們所說的那樣必須履行,範圍也沒有這麼廣泛–時,他不是立刻閉口不談了嗎?事實上,人們通過自己看的報紙來了解一切,他們本人并不了解報上談的那些人物和事件,怎麼可能有其他看法呢?說來也怪,德雷福斯案件曾使您很感興趣,在那個時候,我們可以說如同相隔幾個世紀一般,因為戰争的哲學家們使人相信,同過去的任何聯系都已斷絕,我當時看不慣我家裡的一些人對當過公社社員的反教權主義者十分尊重,因為他們的報紙把這些人說成是反德雷福斯主義者,同時又使一位将軍蒙受恥辱,這位将軍出身名門,又是天主教徒,但贊成修改德雷福斯案件的判決。

    我現在同樣看不慣過去曾尊敬弗蘭茨-約瑟夫皇帝的所有法國人憎恨陛下,我可以對您說,他們過去這樣做是有道理的,我對陛下很了解,他也很想把我當作堂兄弟。

    啊!自從戰争爆發以來,我沒有給他寫過信,”他補充道,猶如在大膽承認一個他知道不會受人責備的過錯。

    ”不,在第一年寫過,但隻寫過一次。

    但是,我有什麼辦法呢?這絲毫不會改變我對他的敬意,不過我在這裡有許多年輕的親戚,他們在我們的前線打仗,我知道,要是我和一個同我們交戰的國家的元首保持不間斷的通信往來,他們會覺得非常不好。

    我有什麼辦法呢?不管是誰想來批判我,”他補充道,猶如勇敢地讓我來進行指責,”我也不願讓一封署名為夏呂斯的信件在此刻寄到維也納。

    我要對這位老皇帝所作的最大批評,就是象他這樣地位的貴族,歐洲最古老、最著名的家族之一的首領,竟聽任一個土豪的擺布,威廉·德·霍亨索倫這個土豪确實十分聰明,但說到底隻是個暴發戶而已。

    這是這次戰争中最令人反感的反常現象之一。

    ”在德·夏呂斯先生心中,貴族的觀點主宰一切,當他用貴族的觀點來看待問題時,他立即會顯出奇特的稚氣,他說話的語氣,就象他對我談起馬恩河戰役或凡爾登戰役那樣,他對我說,有些事情重要而又十分有趣,如果有人要寫這場戰争的曆史,就不應該把這些事遺漏。

    ”例如,”他對我說,”所有的人都不了解情況,以緻無人指出這件十分突出的事:馬耳他騎士團大爺是個純粹的德國佬,卻仍然生活在羅馬,并以我們騎士團大爺的身分在那裡享受治外法特權。

    真有意思,”他補充道,那樣子象是對我說:”您看,您遇到了我,這個晚上沒有白白浪費。

    ”我對他表示感謝,他則顯出謙虛的樣子,就象不要報酬的人那樣。

    ”我剛才在對您說什麼?噢,對了,是說人們看了他們的報紙,在恨弗蘭茨-約瑟夫。

    對于希臘國王康斯坦丁和保加利亞沙皇,公衆曾多次在反感和同情之間徘徊,因為報上一會兒說他們站在協約國一邊,一會兒又象布裡肖那樣稱他們為中央帝國。

    這猶如布裡肖老是對我們說的那樣:’韋尼澤洛斯①的末日即将來臨。

    ’我不懷疑韋尼澤洛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