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之六 選琴瑟

首頁
    賦何堪複代颦。

     若必相如能寫怨,白頭吟更倩誰人。

     其二曰: 長門有賦恨偏深,緣鬓何為易此心。

     漢帝若知司馬筆,應須責問白頭吟。

     郗公看罷,笑道:“請人代筆的不為稀罕,代人作文的亦覺多事。

    ”宗坦聽了,又不曉得二詩之意,一說陳後不必央相如作文,一說相如不當為陳後代筆,又認做郗公說他,一發着急,連忙道:“晚生并不曾請人代筆,其實都是自做的。

    ”郗公撫掌大笑道:“不是說兄,何消這等着忙?兄若自認了去,是兄自吐其實了。

    ”宗坦情知出醜,滿面羞慚。

    從此一别,再也不敢到寺中來。

    正是: 三詩認錯,恰好合着。

     今番數言,露盡馬腳。

     且說郗公既識破了宗坦,因想:“替他代筆的不知道是何人?此人才華出衆,我甥女若配得如此一個夫婿也不枉了。

    ”便問僧官道:“那宗坦與什人相知,替他作詩的是哪個?”僧官道:“他的相知甚多,小僧實不曉得。

    ”郗公聽說,心中悶悶。

    又想道:“此人料也不遠,我隻在這裡尋訪便了。

    ”于是連日在臨安城中東遊西步,凡遇文人墨客,便冷眼物色。

    一日,正在街上閑行,猛然想道:“不知宗坦家裡可有西賓否?若有時,一定是他代筆無疑了。

    我明日去答拜宗坦,就探問這個消息。

    ”一頭想,一頭走,不覺走到錢塘縣前。

    隻見一簇人擁在縣牆邊,不知看些什麼。

    郗公也踱将去打一看,原來枷着一個人在那裡。

    定睛看時,那人不是别人,卻就是宗坦。

    枷封上寫道:“枷号懷挾童生一名宗坦示衆,限一月放。

    ”原來錢塘知縣為科舉事考試童生,宗坦用傳遞法,複試案上取了第一。

    到複試之日,傳遞不得,帶了懷挾,當被搜出,枷号示衆。

    郗公見了,方知他假冒青衿,從前并沒一句實話。

     正自驚疑,忽有幾個公差從縣門裡奔将出來,忙叫開枷釋放犯人,“老爺送何相公出來了。

    ”閑看的人都一哄散去。

     郗公閃在一邊看時,隻見一個美少年,儒巾圓領,舉人打扮,與知縣揖讓出門,打躬作别,上轎而去。

    郗公便喚住一個公差,細問他:“這是何人?”公差道:“這是福建來的舉人,叫做何嗣薪。

    那枷号的童生,便是他的門人。

    他現在這童生家處館,故來替他講分上。

    ”郗公聽罷,滿心歡喜。

    次日,即具名帖,問到宗坦家中拜望何嗣薪。

     卻說嗣薪向寓宗家,并不接見賓客,亦不通刺官府,隻為師生情分,不得已見了知縣。

    因他名重四方,一曉得他寓所,便有人來尋問他。

    他懶于酬酢,又見宗坦出醜,深悔誤收不肖之徒,使先生面上無光,不好再住他家,連夜收拾行李,徑往靈隐寺中,尋一僻靜僧房安歇去了。

    郗公到宗家,宗坦害羞,托病不出。

    及問嗣薪,已不知何往。

    郗公怅然而返。

    至次日,正想要再去尋訪,隻見僧官來說道:“昨晚有個福建李秀才,也來本寺作寓。

    ”郗公想道:“若是福建人,與何嗣薪同鄉,或者曉得他蹤迹也未可知。

    我何不去拜他一拜。

    ”便教家僮寫了帖兒,同着僧官,來到那李秀才寓所。

    僧官先進去說了。

    少頃,李秀才出來,相見叙坐,各道寒暄畢。

    郗公看那李秀才時,卻與錢塘縣前所見的何嗣薪一般無二,因問道:“尊兄貴鄉是福建,有個孝廉何兄諱嗣薪的是同鄉了。

    ”李秀才道:“正是同鄉敝友何克傳。

    ”郗公道:“今觀尊容,怎麼與何兄分毫無異?”李秀才道:“老先生幾時曾會何兄來?”郗公便把一向聞名思慕,昨在縣前遇見的緣故說知。

    又将屢次為宗坦所诳,今要尋訪真正作詩人的心事一一說了。

     李秀才避席拱手道:“實不相瞞,晚生便是何嗣薪。

    隻因性好幽靜,心厭應酬,故權隐賤名,避迹于此。

    不想蒙老先生如此錯愛。

    ”便也把誤寓宗家,宗坦央他作詩的事述了一遍。

    郗公大喜,極口稱贊前詩。

    嗣薪謝道:“拙詠污目,還求大方教政。

    ”郗公道:“老夫亦有拙作,容當請教。

    ”嗣薪道:“幸得同寓,正好朝夕祗領清誨。

    但勿使外人得知,恐有酬酢,緻妨靜業。

    ”郗公道:“老夫亦喜靜惡嚣,與足下有同志。

    ”便囑咐僧官,教他莫說作寓的是何舉人,原隻說是李秀才。

    正是: 童生非衿冒衿,孝廉是舉諱舉。

     兩人竊名避名,賢否不同爾許。

     當下郗公辭出,嗣薪随具名刺,到郗公寓所來答拜。

    叙坐間,郗公取出《滿江紅》詞與嗣薪看了。

    嗣薪道:“此詞大妙,勝出拙詩數倍。

    但晚生前已見過。

    宗坦說是他做的,原來卻是尊作。

    不知他從何處抄來?”郗公笑道:“此人善于撮空,到底自露其醜。

    ”因說起前日看三絕句時,不打自招之語,大家笑了一回。

    嗣薪道:“他恰好抄着譏诮倩筆的詩,也是合當敗露。

    ”郗公道:“尊詠诮長門倩人,極消得是。

    金屋貯阿嬌,但以色升,不以才選,若使有自作《長門賦》之才,便是才色雙絕,斷不至于失寵,《長門賦》 可以不作矣。

    ”嗣薪道:“能作《白頭吟》,何愁綠鬓婦,欲為司馬之配,必須卓氏之才。

    ”郗公道:“隻可惜文君乃再嫁之女,必須處子如阿嬌,又複有才如卓氏,方稱全美。

    ”嗣薪道:“天下安得有如此十全的女郎?”郗公笑道:“如此女郎盡有,或者未得與真正才再相遇耳。

    ”兩個又閑話了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