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賓:明代親王或郡王之婿稱儀賓,取《周易·觀卦》王弼注&ldquo明習國儀,利用賓于王&rdquo之義。
見《明史·職宮志五》。
[6]衡府:指青州衡王府。
明憲宗第七子朱,成化二十三年封衡王,孝宗弘治十二年之藩青州(今山東省益都縣),下傳四代,明亡。
見《明史·憲宗諸子列傳》。
[7]躊蹰:同&ldquo躊躇&rdquo,此從鑄雪齋抄本,原作&ldquo籌蹰&rdquo。
[8]介:耿直。
[9]先夫之遺澤:已故夫君的遺物。
遺澤,對于去世的尊長遺物的敬稱,意思是遺物上還保留着他們接觸留下的體澤(汗漬、口津之類)。
《禮記·玉藻》:&ldquo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
&rdquo手澤是其一例。
[10]缱绻(qiǎnquǎn),纏綿糾結形容男女間情意深厚,恩愛難舍難分。
[11]負敗絮:穿着破棉襖。
[12]菜色黯焉,容光暗淡,面有饑色。
菜色,貧窮缺糧,長期以菜類充饑,營養不良的面色。
[13]何以聊生,依靠什麼維持生計?聊,依賴。
[14]仰屋而居指困居家中,愁悶無計。
仰屋,擡頭望着屋頂,愁苦無計的樣子。
[15]使姑事之,讓妻子象對待婆母那樣侍奉狐妪。
[16]拳拳,同&ldquo惓惓&rdquo。
懇摯。
[17]花粉之金:舊時婦女以購置化妝品為名積蓄的零用錢。
即私房錢或體已錢。
[18]刻日,限定日期。
[19]端,量詞,舊時以布帛長兩丈(或雲一丈八尺、六丈等)為一端。
一端,猶言一匹。
[20]燕(yān焉)都:北京。
北京地區為周時燕國地,故名。
[21]淖(nào鬧):泥沼指泥濘積水的道路。
[22]停午:亦作&ldquo亭午&rdquo,正午。
[23]翔貴:騰貴,指價格飛漲。
[24]貝勒:清代十三封爵之一,滿語&ldquo多羅貝勒&rdquo的省稱。
是授予皇族和蒙古外藩的封爵,品位僅次于郡王。
見《清會典》卷一。
[25]可:大約。
[26]蹀踱(diéduó疊奪),踱來踱去。
義同徘徊,蹀躞。
[27]進退維谷:進退兩難,前後無路。
《詩·大雅·桑柔》:&ldquo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rdquo毛傳:&ldquo谷,窮也。
&rdquo
[28]鹑:鳥名,頭小,尾短,羽有暗黃條紋,善搏鬥,俗稱鹌鹑。
實則鹌與鹑非一物。
《本草綱目》:&ldquo鹌與鹑兩物也,形狀相似,但斑者為鹌也,今人總以鹌鹑名之。
&rdquo
[29]儋:通&ldquo擔&rdquo。
[30]扼腕,以手握腕,表示惋惜、同情。
[31]英物,超群傑出的人或物。
[32]把之:比鬥之鹑,不能久蓄籠中,須經常手持調馴,你為&ldquo把鹑&rdquo。
把,握持。
[33]子弟:後生,青年人。
[34]大親王:皇族中封王者稱親王。
請代以親王為封爵之号,位在郡王之上。
大親王,指親王中行輩之尊長者。
[35]惟予首是瞻:意謂看我臉上表情動作行事。
句式仿《左傳·襄公十四年》:&ldquo惟予馬首是瞻。
&rdquo
[36]首肯:點頭同意。
[37]肩摩:肩膀相摩,形容擁擠。
《戰國策·齊策》:&ldquo臨淄之途,車毂擊,人肩摩。
&rdquo
[38]騰踔(chuō):義同下文&ldquo騰躍&rdquo,謂鼓翼躍起,奮力搏擊。
[39]怒脈:突起的脈絡。
[40]健羽,雄猛善鬥的鳥。
羽,鳥類代稱。
[41]颉颃(xiéháng鞋杭):上下飛翔這裡指騰躍搏鬥。
[42]一伏時:屏息一次的時間。
伏,謂伏氣,即屏息。
[43]連城之璧:價值連城的璧玉。
《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載:戰國時,趙國得到楚國和氏璧,秦王詐稱願以十五城換取它。
後代遂以連城璧比喻極端珍貴的東西。
[44]食指:喻指需要供養的人口。
[45]獲戾(lì力):得罪。
戾,罪過。
滋大:越發大,更大。
[46]少靳之:稍微勒措一下要價。
靳,惜售堅持要價,不讓步。
《後漢書·崔傳》:&ldquo悔不小靳,可至千萬。
&rdquo
[47]旭旦候之:清早向狐妪問安。
候,問候,請安。
[48]至性:純厚無僞的天性。
不移:不因境遇貧困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