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獨奔,甚艱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麗。
心相愛樂,問:&ldquo何夙夜踽踽獨行?&rdquo女曰:&ldquo行道之人,不能解愁憂,何勞相問。
&rdquo生曰:&ldquo卿何愁憂?或可效力不辭也。
&rdquo女黯然曰:&ldquo父母貪賂,鬻妾朱門。
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将遠遁耳。
&rdquo問:&ldquo何之?&rdquo曰:&ldquo在亡之人,烏有定所。
&rdquo生言:&ldquo敝廬不遠,即煩枉顧。
&rdquo女喜從之。
生代攜襆物,導與同歸。
女顧室無人,問:&ldquo君何無家口?&rdquo答雲:&ldquo齋耳。
&rdquo女曰:&ldquo此所良佳。
如憐妾而活之,須秘密勿洩。
&rdquo生諾之。
乃與寝合。
使匿密室,過數日而人不知也。
生微告妻。
妻陳,疑為大家媵妾,勸遣之,生不聽。
偶适市,遇一道士,顧生而愕。
問:&ldquo何所遇?&rdquo答言:&ldquo無之。
&rdquo道士曰:&ldquo君身邪氣萦繞,何言無?&rdquo生又力白。
道士乃去,曰:&ldquo惑哉!&rdquo世固有死将臨而不悟者!&rdquo生以其言異,頗疑女。
轉思明明麗人,何至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獵食者。
無何,至齋門,門内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逾垝垣,則室門已閉。
蹑足而窗窺之,見一獰鬼,面翠色,齒巉巉如鋸,鋪人皮于榻上,執彩筆而繪之。
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于身,遂化為女子。
睹此狀,大懼,獸伏而出。
急追道士,不知所往。
遍迹之,遇于野,長跪求救,請遣除之。
道士曰:&ldquo此物亦良苦,甫能覓代者,予亦不忍傷其生。
&rdquo乃以蠅拂授生,令挂寝門。
臨别約會于青帝廟。
生歸,不敢入齋,乃寝内室,懸拂焉。
一更許,聞門外戢戢有聲,自不敢窺,使妻窺之。
但見女子來,望拂子不敢進,立而切齒,良久乃去。
少時複來,罵曰:&ldquo道士吓我,終不然,甯入口而吐之耶!&rdquo取拂碎之,壞寝門而入,徑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
妻号。
婢入燭之,生已死,腔血狼藉。
陳駭涕不敢聲。
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
道士怒曰:&ldquo我固憐之,鬼子乃敢爾!&rdquo即從生弟來。
女子已失所在。
既而仰首四望,曰:&ldquo幸遁未遠。
&rdquo問:&ldquo南院誰家?&rdquo二郎曰:&ldquo小生所舍也。
&rdquo道士曰:&ldquo現在君所。
&rdquo二郎愕然,以為未有。
道士問曰:&ldquo曾否有不識者一人來?&rdquo答曰:&ldquo仆早赴青帝廟,良不知,當歸問之。
&rdquo去少頃而返,曰:&ldquo果有之,晨間一妪來,欲傭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尚在也。
&rdquo道士曰:&ldquo即是物矣。
&rdquo遂與俱往。
仗木劍立庭心,呼曰:&ldquo孽鬼!償我拂子來!&rdquo妪在室,惶遽無色,出門欲遁,道士逐擊之。
妪仆,人皮劃然而脫,化為厲鬼,卧嗥如豬。
道士以木劍枭其首。
身變作濃煙,匝地作堆。
道士出一葫蘆,拔其塞,置煙中,飗飗然如口吸氣,瞬息煙盡。
道士塞口入囊。
共視人皮,眉目手足,無不備具。
道士卷之,如卷畫軸聲,亦囊之,乃别欲去。
陳氏拜迎于門,哭求回生之法。
道士謝不能。
陳益悲,伏地不起。
道士沉思曰:&ldquo我術淺,誠不能起死。
我指一人或能之。
&rdquo問:&ldquo何人?&rdquo曰:&ldquo市上有瘋者,時卧糞土中,試叩而哀之。
倘狂辱夫人,夫人勿怒也。
&rdquo二郎亦習知之,乃别道士,與嫂俱往。
見乞人颠歌道上,鼻涕三尺,穢不可近。
陳膝行而前。
乞人笑曰:&ldquo佳人愛我乎?&rdquo陳告以故。
又大笑曰:&ldquo人盡夫也,活之何為!&rdquo陳固哀之。
乃曰:&ldquo異哉!人死而乞活于我,我閻羅耶?&rdquo怒以杖擊陳,陳忍痛受之。
市人漸集如堵。
乞人咯痰唾盈把,舉向陳吻曰:&ldquo食之!&rdquo陳紅漲于面,有難色既思道士之囑,遂強啖焉。
覺入喉中,硬如團絮,格格而下,停結胸間。
乞人大笑曰:&ldquo佳人愛我哉!&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