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衾僵卧,食之,亦不食,體膚盡腫;凡七日不食,卒不死,而腫漸消;覺饑不可忍,乃複食。
數日,遍體瘙癢,皮盡脫。
晨起,睡舄遺堕,索着之,則碩大無朋矣。
因試前履,肥瘦吻合,乃喜。
複自鏡,則眉目頤頰,宛肖生平,益喜。
盥栉見母,見者盡眙。
蓮香聞其異,勸生媒通之,而以貧富懸邈,不敢遽進。
會媪初度,因從其子婿行往為壽。
媪睹生名,故使燕兒窺簾認客。
生最後至,女驟出捉袂,欲從與俱歸。
母诃谯之,始慚而入。
生審視宛然,不覺零涕,因拜伏不起。
媪扶之,不以為侮。
生出,浼女舅執柯,媪議擇吉贅生。
生歸告蓮香,且商所處。
蓮怅然良久,便欲别去,生大駭泣下。
蓮曰:&ldquo君行花燭于人家,妾從而往,亦何形顔?&rdquo生謀先與旋裡而後迎燕,蓮乃從之。
生以情白張。
張聞其有室,怒加诮讓。
燕兒力白之,乃如所請。
至日生往親迎,家中備具頗甚草草。
及歸,則自門達堂,悉以罽毯貼地,百千籠燭,燦列如錦。
蓮香扶新婦入青廬,搭面既揭,歡若生平。
蓮陪卺飲,因細诘還魂之異。
燕曰:&ldquo爾日抑郁無聊,徒以身為異物,自覺形穢。
别後憤不歸墓,随風漾泊。
每見生人則羨之。
晝憑草木,夜則信足浮沉。
偶至張家,見少女卧床上,近附之,未知遂能活也。
&rdquo蓮聞之,默默若有所思。
逾兩月,蓮舉一子。
産後暴病,日就沉綿。
捉燕臂曰:&ldquo敢以孽種相累,我兒即若兒。
&rdquo燕泣下,姑慰藉之。
為召巫醫,辄卻之。
沉痼彌留,氣如懸絲,生及燕兒皆哭。
忽張目曰:&ldquo勿爾!子樂生,我樂死。
如有緣,十年後可複得見。
&rdquo言訖而卒。
啟衾将斂,屍化為狐。
生不忍異視,厚葬之。
子名狐兒,燕撫如己出。
每清明必抱兒哭諸其墓。
後生舉于鄉,家漸裕,而燕苦不育。
狐兒頗慧,然單弱多疾。
燕每欲生置媵。
一日,婢忽白:&ldquo門外一妪,攜女求售。
&rdquo燕呼入,卒見,大驚曰:&ldquo蓮姊複出耶!&rdquo生視之,真似,亦駭。
問:&ldquo年幾何?&rdquo答雲:&ldquo十四。
&rdquo聘金幾何?&rdquo曰:&ldquo老身止此一塊肉,但俾得所,妾亦得啖飯處,後日老骨不至委溝壑,足矣。
&rdquo生優價而留之。
燕握女手入密室,撮其颔而笑曰:&ldquo汝識我否?&rdquo答言:&ldquo不識。
&rdquo诘其姓氏,曰:&ldquo妾韋姓。
父徐城賣漿者,死三年矣。
&rdquo燕屈指停思,蓮死恰十有四載。
又審視女儀容态度,無一不神肖者。
乃拍其頂而呼曰:&ldquo蓮姊,蓮姊!十年相見之約,當不欺吾!&rdquo女忽如夢醒,豁然曰:&ldquo咦!&rdquo熟視燕兒。
生笑曰:&ldquo此&lsquo似曾相識燕歸來&rsquo也。
&rdquo女泫然曰:&ldquo是矣。
聞母言,妾生時便能言,以為不祥,犬血飲之,遂昧宿因。
今日始如夢寤。
娘子其恥于為鬼之李妹耶?&rdquo共話前生,悲喜交至。
一日,寒食,燕曰:&ldquo此每歲妾與郎君哭姊日也。
&rdquo遂與親登其墓,荒草離離,木已拱矣。
女亦太息。
燕謂生曰:&ldquo妾與蓮姊,兩世情好,不忍相離,宜令白骨同穴。
&rdquo生從其言,啟李冢得骸,舁歸而合葬之。
親朋聞其異,吉服臨穴,不期而會者數百人。
餘庚戌南遊至沂,阻雨休于旅舍。
有劉生子敬,其中表親,出同社王子章所撰《桑生傳》,約萬餘言,得卒讀。
此其崖略耳。
異史氏曰:&ldquo嗟乎!死者而求其生,生者又求其死,天下所難得者非人身哉?奈何具此身者,往往而置之,遂至腆然而生不如狐,泯然而死不如鬼。
&rdquo
桑生性情文靜,不好交往。
除了每天去東鄰吃兩頓飯外,其餘時間都在住所。
東鄰的書生與他開玩笑說:&ldquo你獨自一人住在這院子裡,不怕有鬼狐嗎?&rdquo桑生笑着說:&ldquo大丈夫還怕鬼狐?雄的來了,我有利劍雌的來了,我還要開門收留她呢!&rdquo東鄰的書生回去後,與朋友們謀劃好了,到了晚上用梯子越牆把一個妓女送進桑生住的院子裡。
那妓女走到桑生的房子前,輕叩房門。
桑生瞧了瞧,問她是誰,那妓女自稱是鬼。
桑生非常恐懼,牙齒格格地響。
妓女在門外徘徊了一會才去了。
第二天淩晨,東鄰的書生來到桑生的書齋,桑生把夜間遇鬼的事訴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