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渺渺無歸,漂泊郊路間。一巨人來,高幾盈尋,掇拾之納諸袖中。入袖,則疊肩壓股,其人甚夥,薅腦悶氣,殆不可過。公頓思惟佛能解厄,因宣佛号,才三四聲,飄堕袖外。巨人複納之,三納三堕,巨人乃去之。
公獨立彷徨,未知何往之善。憶佛在西土,乃遂西。無何,見路側一僧趺坐,趨拜問途。僧曰:&ldquo凡士子生死錄,文昌及孔聖司之,必兩處銷名,乃可他适。&rdquo公問其居,僧示以途,奔赴。無幾至聖廟,見宣聖南面坐,拜禱如前。宣聖言:&ldquo名籍之落,仍得帝君。&rdquo困指以路,公又趨之。見一殿閣如王者居,俯身入,果有神人,如世所傳帝君像。伏祝之,帝君檢名曰:&ldquo汝心誠正,宜複有生理。但皮囊腐矣,非菩薩莫能為力。&rdquo因指示令急往,公從其教。俄見茂林修竹,殿宇華好。入,見螺髻莊嚴,金容滿月,瓶浸楊柳,翠碧垂煙。公肅然稽首,拜述帝君言。菩薩難之,公哀禱不已,旁有尊者白言:&ldquo菩薩施大法力,撮土可以為肉,折柳可以為骨。&rdquo菩薩即如所請,手斷柳枝,傾瓶中水,合淨土為泥,拍附公體。使童子攜送靈所,推而合之。棺中呻動,霍然病已,家人駭然集,扶而出之。計氣絕已斷七矣。
湯公獨自一人彷徨路邊,一時不知向哪裡去。又一想,佛在西天,還是向西吧!走了不多時,見路邊有一個和尚坐在那裡,便向前施禮問路。和尚對他說:&ldquo凡是文官的生死冊,都由文昌、孔聖人管着,你必須到兩處銷了名,才能到别處去。&rdquo湯公又問他們的住處,和尚指了路,湯公就順路走去。
不一會兒走到聖廟,見孔聖人朝南坐着,湯公趕快上前跪拜,說明來意。孔聖人說:&ldquo你要銷名,還得去找帝君。&rdquo告訴他去路。湯公就又走。見前面有一宮殿,像是君王住的地方,便俯下身子進去。宮殿上坐着一個神人,像世上傳說的帝君模樣。湯公向前跪下祈禱。帝君詳細查看名冊,對湯公說:&ldquo你有一顆誠懇正直的心,還可以再活幾年。但你屍骨已經腐爛,找菩薩才能使你還魂。&rdquo于是叫他趕快去找菩薩。
湯公又按帝君指的路往前走。走到一個地方,見有茂盛的樹林,碧綠的修竹,華麗的殿堂。湯公走進大殿,但見正面坐着菩薩,高髻端莊,金光滿面。玉瓶裡插着楊柳枝。依依低垂,蔥翠如煙。湯公肅然叩頭,禀告帝君之意。菩薩聽了,面帶難色。湯公又不斷叩頭,苦苦哀求。菩薩旁邊一位尊者建議說:&ldquo請菩薩施大法力,撮土作肉,折柳為骨。&rdquo菩薩同意,随即折了一柳枝,又從瓶中倒出一點淨水,用淨水和成泥,把泥拍附在湯公身上,令仙童把他送回,推着與他的屍體合為一體。于是就聽到湯公的棺材中有呻吟聲,家人驚訝地聚過來,把湯公攙扶出來,他病已痊愈。計算了一下時間,湯公死去已經七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