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用甘草粉給鴿子療護;天熱了,就給鴿子吃點鹽粒。
鴿子好睡覺,但睡得太多了,容易得麻木症死掉。
張公子在揚州花十兩銀子買到一隻鴿子,身材最小,很喜歡走動,把它放到地上,盤旋着走動,沒有停止的時候,不到死不會停下來。
所以,平日常常需要人把着它。
夜間,便把它放到鴿群中,使它驚動其它鴿子,可以防止麻痹病。
這種鴿子,人們叫它“夜遊”。
山東一帶養鴿子的行家,以張公子家為最著稱,張公子也常以善養鴿子,自我誇耀。
一天夜晚,張公子獨坐在書齋中,忽然一位身着白衣的少年叩門進來。
張公子一看,素不相識,問他是什麼人,回答說:“四處漂泊的人,姓名有什麼可說的?聽傳聞說公子蓄養的鴿子最多,這是我生平中最愛好的,願意觀賞您養的鴿子。
”張公子就把自己所蓄養的鴿子,全都展示出來,各種顔色的鴿子都有,五光十色璀璨如錦。
少年笑着說:“人傳說的真不假啊!公子真可稱得上包皮羅天下名鴿的人了。
我也養有一兩頭,公子願意觀賞吧?”張公子聽罷很高興,就跟着少年去了。
月色朦胧,曠野中顯出一片蕭條的景象,張公子心裡有些懷疑畏懼。
少年向前指着說:“請再走一段路,我的住處就在前邊不遠。
”又走了幾步,見一座道院,院内僅有兩間屋子。
少年拉着張公子的手走了進去,院裡暗淡,沒有燈火。
少年站立在院子的中央,口裡學着鴿子的叫聲。
忽然有兩隻鴿子飛了出來,形狀如同平常的鴿子,但身上的羽毛純白,飛到房檐那麼高,邊叫邊鬥,每次相撲,必定翻筋頭。
少年一揮胳膊,兩隻鴿子一齊飛去了。
少年又緊撮起嘴唇,發出一種奇異的聲音,又有兩隻鴿子飛出來,大的如同鴨子大,小的才如拳頭;兩隻鴿子并立在台階上,學着仙鶴起舞。
大的伸長脖頸,張開兩隻翅膀,作孔雀開屏的樣子,旋轉着邊叫邊跳,好像在引着小鴿子;小鴿子上下飛鳴着,時而飛到大鴿子的頭頂上,翅翼翩翩,如同燕子飛落在蒲葉上,聲音細碎,如同敲擊小鼓;大的伸長脖頸不敢動。
叫的聲音越急,聲音就變得如同磐石一般清脆悅耳。
兩隻鴿子鳴叫相合,相互間雜,很合節拍。
接着,小鴿子飛起來,大鴿子就上下擺動着逗引它。
張公子贊賞不已,感到自己的鴿子委實比不上,望洋興歎。
張公子向少年行禮,請求少年能夠割愛。
少年不同意,張公子又懇切地乞求。
少年讓兩隻舞蹈的鴿子飛去後,又學着以前喚鴿的聲音,招兩隻白鴿來,伸手捉住,對張公子說:“若不嫌棄,就把這兩隻白鴿送給您,聊以塞責。
”張公子把兩隻白鴿接到手,細心地觀看着,隻見白鴿兩隻眼睛在月光映照下,呈現琥珀色,兩眼通明透亮,好像中間沒有間隔一樣,中間的黑眼珠,圓如花椒粒。
掀起鴿子的翅膀看,肋間的肌肉,如同晶瑩的水晶,五髒六腑都看得清楚。
張公子感到很奇異,但還是覺得不滿足,乞求少年再送給他幾隻。
少年說:“我還有兩種未敢奉獻,現在不敢再請您觀賞了。
”兩人剛在争執間,家人點着麻杆火把來找主人。
張公子回頭看少年,已化為一隻白鴿,大如雞,沖天飛去。
又看眼前的院落、房舍,都消失了,隻有一座小墳墓,兩棵柏樹。
張公子與家人抱着白鴿,驚駭歎息而歸。
回到家中,試驗着讓白鴿飛翔,異常馴良,邊飛邊鬥如初見時一樣,雖然算不上少年養鴿中的優良品種,但也是人世間絕無僅有的。
張公子對兩隻鴿子愛惜備至。
過了兩年,這對白鴿又生了小公鴿小母鴿各三隻,雖然親朋好友,也得不到。
有一位張公子父親的朋友,是個貴官。
一天,見到公子,問:“你養了多少隻鴿呵?”張公子謹慎地回答幾句,就退下來。
懷疑某公是愛好鴿子的,想贈送兩隻鴿子,但是實在舍不得。
又想到長輩來索求,不能過于抹他的面子,而且也不敢以平常的鴿子送給他應付差使,就選兩隻白鴿,用籠子盛着去送給他,自己以為就是送千金的禮物,也不如這兩隻鴿子珍貴。
過了幾天張公子見到某公,自己臉上很有居功得意之色,而某公說話間,并無一語感謝贈送鴿子的事。
張公子不能忍耐,便問:“前天我送的鴿子可中意?”某公回答說:“也挺肥美。
”張公子驚訝地說:“大人把鴿子烹了?”某公回答說:“是啊!”張公子大驚地說:“這不是尋常的鴿子,就是平常所說的佳種‘靼鞑’的。
”某公回想了一下說:“味道也沒什麼特殊的。
”張公子聽罷,悔恨地回到家裡。
到夜裡,張公子夢見白衣少年來見他,責備說:“我原以為你能很愛惜鴿子,所以把子孫托付于你。
你怎麼能把明珠投到黑暗中,緻使我的子孫喪身于鍋、鼎!今日我就率子孫去了。
”說罷,化作鴿子,張公子所豢養的白鴿全都跟着它飛走了。
天明,張公子去看籠中的白鴿子,果然都不見了。
心中很悔恨,接着把所養的鴿子,分别贈送給自己的好友,幾日内就分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