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車就要離去。
米生忙追出去賠禮道歉,長跪在地攔擋她,丫鬟也在一邊講情,女郎才稍微緩和點怒氣,在車上對米生說:“實話告訴你:我不是凡人,是神女。
家父是南嶽都理司,偶然得罪了地官,馬上就要上訴到玉帝那裡懲處,沒有本地巡撫大人的官印,沒法解救。
你如不忘我過去的恩義,就用張黃紙,為我求取印信!”說完,車子便走了。
米生回屋,吓得出了身玲汗。
于是假借驅邪,向巡撫借官印用。
巡撫覺得驅邪一事類似蠱惑人的巫術,不同意借印。
米生又用重金賄賂巡撫的心腹,心腹答應給用印,卻一直找不到機會。
米生回來後,丫鬟已等在家門口,米生将事情詳細告訴了她,丫鬟默默地走了,像是埋怨米生沒有盡力。
米生追上送她說:“回去告訴娘子:如事情辦不成,我願犧牲掉自己的這條性命!”回家後,米生徹夜輾轉,不知如何辦好。
碰巧,巡撫有個寵幸的小妾要買珠子,米生便将那朵珠花獻上。
小妾非常喜歡,偷出印來為米生用了印。
米生忙将蓋了印的黃紙揣到懷裡,返回家中,丫鬟剛好來到。
米生洋洋得意地說:“萬幸沒辜負使命。
但多年來我貧賤讨飯時都沒舍得賣的東西,現在還是為了它的主人而丢棄了。
”于是告訴丫鬟用珠花換印信的過程,又說:“扔掉黃金我都不可惜。
麻煩你捎話給娘子,珠花可是要再賠我!”
過了幾天,傅公子登門表示謝意,順送黃金百兩。
米生不高興地說:“我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令妹曾無私地幫助過我。
否則,即使拿來萬兩黃金,又怎能換得一個人的名譽和氣節呢!”傅公子再三要求收下,米生動怒,傅公子隻好走了,說:“這事不能就這樣算了。
”第二天,青衣丫鬟又奉神女命,贈米生明珠三百顆,說:“這些足可以賠償你的珠花了吧?”米生道:“我看重的是那朵珠花,不是這些珍貴的明珠。
假使當時贈給我的是價值萬金的寶物,也隻能賣了當富翁罷了。
我把珠花珍重地藏起來而甘于貧賤,為了什麼?娘子是神仙,我怎敢有别的奢望,所幸能報答娘子給我恩惠的萬分之一,我死無遺撼了。
”丫鬟把明珠放到案幾上,米生向明珠拜了拜,又退給了丫鬟。
幾天後,傅公子又來到。
米生叫人準備酒肴款待,傅公子讓同來的仆人下廚房,自己做菜。
二人對面坐下,開懷暢飲,歡歡樂樂的,就像一家人。
有個客人曾給米生一種米酒,傅公子嘗了嘗,覺得味道很好,連喝了上百杯,臉色微微變紅,對米生說:“您是一個梗直正派的人,我們弟兄沒能及早了解您,還不如我家小妹有眼光呢!家父感激您的大恩大德,無法報答,想将小妹許配給您,又擔心您因人神隔絕而嫌惡。
”米生又驚又喜,不知說什麼好。
傅公子告辭,說:“明晚是七月初九,新月和鈎辰星同時出現,織女星有少女下嫁,正是良辰吉期,可準備青廬。
”第二晚,果然将神女送了來,婚禮如儀,一切和常人一樣。
三天後,神女對米生的哥嫂及家裡的奴仆、丫鬟每人都有賞賜;性情又最賢惠,侍奉嫂嫂像對待婆母一般。
隻是幾年不生育,勸米生另娶妾,米生不肯。
正好米生的哥哥在江浙經商,替米生買了個妾回來。
這個小妾姓顧,名叫博士,相貌清秀婉麗,米生夫婦都很喜歡。
神女看見妾頭上插着朵珠花,很像是當年那朵舊珠花,摘下來仔細一看,果然不錯。
便驚奇地追問珠花的來曆,小妾回答說:“從前有個巡撫的愛妾死後,她的奴婢盜出這枝珠花出賣,先父覺得價格便宜,便買了下來,我見了非常喜愛。
先父沒有兒子,隻生下我一個女兒,我想要的東西沒有得不到的。
後來父親去世,家道衰落,我被寄養在一個姓顧的老太太家裡。
顧老太是我姨母輩的,見了珠花,屢次想賣掉,我投井覓死,堅決不同意,才得以保存到現在。
”米生夫婦感歎地說:“十年前的東西,仍舊歸還舊主,這豈不是天意!”神女拿出另一枝珠花,說:“這東西很久沒對偶了!”把兩枝珠花都贈給了小妾,并親自給她插到發髻上。
小妾退下,跟人詳細打聽神女的家世,家裡的人都避諱談起。
小妾暗對米生說:“我看娘子不是凡人,她的眼眉間透着股仙氣。
昨天給我戴花時,我從近處看,覺得她那種美與生俱來,發自肌裡,不像普通人隻是眉眼長得勻稱好看而已。
”米生笑笑,不置可否。
妾又說:“你不要說,我要試試她:如果她真是神仙,凡人有什麼要求,在沒人的地方燒香求她,她就知道。
”神女繡的襪子十分精美,妾很喜歡,但不敢說。
于是就在閨房中燒香禱告。
神女早晨起來,忽然翻起針線箱子,撿出一雙繡襪,讓丫鬟送給小妾。
米生看見,不禁失笑。
神女詢問緣故,米生便将妾的計劃說了。
神女也笑了,罵道:“好狡猾的婢子!”但因為妾的聰明,也越發愛憐她。
妾侍奉神女也越恭敬,天不明,便沐浴熏香,收拾整齊,前去拜見神女。
後來妾一胎生下兩個兒子,米生夫婦倆分别給起了名字。
米生活到八十歲時,神女還年輕得像少女一樣。
後來米生卧病不起,神女找來木匠做棺材,讓做得比普通棺材大一倍。
米生死後,神女也不哭。
家人外出,回來發現神女也躺在棺中死了,于是合葬了他們。
至今還流傳着“大材冢”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