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一回 李瓶兒何家托夢 提刑官引奏朝儀

首頁
    【張夾批:豈知西門氏反将來請教,寫得人心一時冰冷。

    】從十一月二十日東京起身,兩家也有二十人跟随,竟往山東大道而來。

    已是數九嚴寒之際,點水滴凍之時,【張夾批:有春梅、郁二姐在内。

    】一路上見了些荒郊野路,枯木寒鴉。

    疏林淡日影斜晖,【張夾批:有林太太在内。

    】暮雪凍雲迷晚渡。

    【張夾批:有薛嫂等在内。

    】一山未盡一山來,後村已過前村望。

    【張夾批:二句,一篇行路難。

    】比及剛過黃河,到水關八角鎮,驟然撞遇天起一陣大風。

    【繡像夾批:略處偏詳。

    】但見:非幹虎嘯,豈是龍吟?【張夾批:明說寫風之則。

    】卒律律寒飙撲面, 急飕飕冷氣侵人。

    初時節無蹤無影,次後來卷霧收雲。

    吹花擺柳白茫茫, 走石揚砂昏慘慘。

    刮得那大樹連聲吼,【張夾批:所為空心樹矣,西門慶也。

    】 驚得那孤雁落深濠。

    須臾,砂石打地,塵土遮天。

    砂石打地,猶如滿天驟 雨即時來;塵土遮天,好似百萬貔貅卷土至。

    這風大不大?真個是吹折地 獄門前樹,亂起酆都頂上塵;【張夾批:二句是英風。

    】常娥急把蟾官閉, 列子空中叫救人。

    險些兒玉皇住不得昆侖頂,【張夾批:死矣。

    】隻刮得 大地乾坤上下搖。

    【張夾批:苟延一日而已。

    】 西門慶與何千戶坐着兩頂氈帏暖轎,被風刮得寸步難行。

    又見天色漸晚,恐深林中 撞出小人來,西門慶吩咐手下:“快尋那裡安歇一夜,明日風住再行罷。

    ”抓尋了 半日,遠遠望見路旁一座古刹,數株疏柳,半堵橫牆。

    【張夾批:風來,便與花雪月湊成數矣。

    】但見:石砌碑橫夢草遮,回廊古殿半欹斜。

     夜深宿客無燈火,月落安禅更可嗟。

     西門慶與何千戶忙入寺中投宿,上題着“黃龍寺”。

    【張夾批:脾也,相火動而脾風發也。

    】見方丈内幾個僧人在那裡坐禅,【繡像夾批:此方是真正枯禅。

    】又無燈火,【張夾批:二句将行路人便襯出忙得不堪。

    妙筆如此。

    】房舍都毀壞,半用籬遮。

    長老出來問訊,旋吹火煮茶,伐草根喂馬。

     煮出茶來,西門慶行囊中帶得幹雞臘肉果餅之類,晚夕與何千戶胡亂食得一頓。

    長 老爨一鍋豆粥吃了,過得一宿。

    次日風止天晴,與了和尚一兩銀子相謝,作辭起身 往山東來。

    正是:王事驅馳豈憚勞,關山迢遞赴京朝。

     夜投古寺無煙火,解使行人心内焦。

     文禹門雲:西門慶所與往采者,何太監而外,不過夏:龍溪、翟雲峰、何天泉、崔中書數人而已;直寫得終日奔忙,不遑安處,真是白描妙手。

    而朝廷之富麗,相府之繁華,百官之趨跄,都城之熱鬧,令人應接不暇,又真是寫生妙手。

    筆墨如火如花,而歸結之破廟投宿,一鍋豆粥當飯,亦可謂泠然善也。

     李瓶兒竟至東京來托夢,又指示白闆門袁家,與後文小玉之所竊聽窺見者,皆為《續金瓶梅》開路也。

    予幼年見有《隔簾花影》一書,吳月娘改為夢雲娘,又有銀鈕絲、紅繡鞋等名色。

    前在壽州購得《續金瓶梅》,予題名《金銀玉》,與《花影》大同小異,究不知是一是二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