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喬治·奧威爾 新話為大洋國的官方語言,是為滿足“英社”(Ingsoc)或稱“英國社會主義”(EnglishSocialism)的意識形态需要而發明的。一九八四年時,還未能達到人人将其作為講話或寫作的唯一一種交流工具。《泰晤士報》上的重頭文章是用新話寫的,但那是隻能由專家操筆完成的精心傑作。按計劃,到二〇五〇年左右,新話将最終替代舊話(或者按照我們所稱是“标準英語”)。同時新話正穩步替代舊話,所有黨員傾向于越來越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新話中的詞及語法結構。一九八四年時使用的新話版本以及在第九、第十版新話詞典中體現出來的新話是臨時性的,其中包含許多過剩的詞以及舊詞形,那些以後都将在被廢止之列。在此我們要讨論的,是新話的最終和完善的版本,體現在新話詞典第十一版中。 新話的目标不僅是提供一種表達工具,用以表達對英社的忠實信徒來說适于擁有的世界觀及思維習慣,而且要讓其他任何思考模式變得不可能存在。新話的目标是當新話徹底被采用而且舊話被遺忘後,任何異端思想——即與英社原則相悖的思想——将完全不可能被想到,至少在思想尚依賴話語表達的情況下将是如此。新話的詞彙之所以如此構建,目的是讓黨員在欲恰當表達每種意圖時,都能精确而且常常是十分敏銳地表達,而排除了所有其他意圖存在以及通過間接途徑使其得到表達的可能性。要想做到這一點,部分是靠發明出新詞,但主要是靠消滅一些不合需要的詞,以及清除被保留下來的單詞的非正統含義,而且隻要可能,将所有次一層的含義全部清除。舉個簡單的例子,“free”這個詞在新話中仍然存在,但隻能用在“thisdogisfreefromlice”(這條狗身上不長虱子)或“thisfieldisfreefromweeds”(這塊田裡不長野草)這樣的陳述中,而不能用到這個詞的舊含義,即“politicallyfree”(政治上自由)和“intellectuallyfree”(思想上自由)。因為政治自由及思想自由即使作為概念都已不複存在,因而有必要不以名稱稱之。而且遠不限于廢止那些确實具有異端性質的詞,詞彙總量被認為是為減少而減少,凡是并非一定用得到的詞,都不允許存在。發明新話的目的,不是為了擴展思想的範圍,而是為了縮小它,将可供選擇的詞彙數量減到最少,能夠間接有利于達到這一目的。 新話建立在我們所掌握的英語的基礎上,然而有許多新話的句子,甚至那些不含有新造詞的句子對于我們當今使用英語的人來說,也幾乎不可理解。新話的詞彙分成不同類型的三類,以A類詞彙、B類詞彙(又稱複合詞)、C類詞彙稱之。較簡單的辦法是分别讨論三類詞彙,有關這種語言在語法上的獨特性,可以在讨論A類詞的那部分論及,因為同樣的規則對這三類詞彙都适用。 A類詞彙:A類詞彙包括日常生活中做各種事情時需要用到的詞,這些事情包括吃、喝、工作、穿衣、上下樓梯、乘車、栽培花木、烹調等等。這類詞幾乎完全是由已有的單詞組成的——像“hit”,“run”,“dog”,“tree”,“sugar”,“house”,“field”等——不過跟我們當今的英語比起來,這些詞的數量特别少,對其定義卻嚴格得多,所有含糊不清以及其他多層含義都被一概清除。在能夠做到的情況下,新話中的這類詞彙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斷音,表達的是一個在理解上清晰無誤的概念。完全不可能使用A類詞彙進行文學寫作或進行政治及哲學性讨論,其用途就是表達簡單及意圖明确的想法,一般說來涉及的是具體事物或者身體動作。 新話的語法有兩個突出特性,第一,不同時态幾乎完全可以混用。這種語言中的任何一個詞(從原則上說,這一點甚至适用于像“if”或“when”這類非常抽象的詞)都能用作動詞、名詞、形容詞甚至副詞。在詞根相同的情況下,動詞和名詞之間無任何詞形變化,這條規則本身導緻許多舊詞形被消滅。以“thought”一詞為例,它在新話中不存在,而被“think”一詞所代替,該詞既充當名詞,又充當動詞。在此情況下,不遵循語源學的規則,但在有些情況下,決定保留原來的名詞形式,在另外一些情況下則保留原來的動詞形式。甚至在兩個含義相近的名詞或動詞沒有語源學聯系的情況下,其中之一經常被廢止。例如根本沒有“cut”這個詞,它的含義完全被名詞兼動詞“knife”所包括。形容詞是通過給名詞加“-ful”這樣的後綴,副詞是名詞加後綴“-wise”而得到。因此,例如“speedful”的含義就是“rapid”,“speedwise”的含義就是“quickly”。我們目前所使用的某些形容詞,像“good”、“strong”、“big”、“black”、“soft”都被保留下來了,然而這些被保留下來的單詞的總量很少。人們很少需要用到這些詞,因為幾乎所有的形容詞含義都可以通過在名詞兼動詞後面加“-ful”而得到。除了很少幾個已經是以“-wise”為結尾的詞,現在的所有副詞一個都不會被保留下來,副詞無一例外都将以“-wise”結尾。例如像“well”這個詞,它會被“goodwise”所代替。 另外,任何單詞——這在原則上也适用于新話語言裡所有的詞——都能通過加“un-”前綴而使其具有否定意義,或者通過加“plus-”前綴進行強調,或者如果為了進一步強調,可以加上“doubleplus-”這樣的前綴。因此,例如“uncold”的意義是“暖和”,“pluscold”和“doublepluscold”的意義分别是“很冷”和“極其冷”。跟現代英語一樣,也有可能通過利用像“ante-”、“post-”、“up-”、“down-”等前綴對幾乎任何單詞的含義進行更改。可以看出,通過這些方法,能對詞彙總量進行極大删減。例如既然有了“good”一詞,就沒必要保留“bad”這樣的詞,因為“ungood”同樣可以表達所需意義——事實上還要更好。凡是在兩個詞天然互為反義詞的情況下,都需要決定兩者之中哪個将被廢止。例如,“dark”這個詞可以被“unlight”所取代,或者“light”也可以被“undark”取代,如何選擇,視喜好而定。 新話語法的第二個突出特點是它的規律性。除了下面提到的幾種例外情況,所有詞形變化都遵循同樣的規則。因此,所有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都同樣以“-ed”結尾。“steal”的過去式是“stealed”,“think”的過去式是“thinked”,全部新話語言中都是這樣,所有像“swam”、“gave”、“brought”、“spoke”、“taken”等舊詞形都被廢止。所有複數都視情況而定加“-s”或“-es”。“man”、“ox”、“life”這些詞的複數形式是“mans”、“oxes”、“lifes”。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無一例外都是加“-er”和“-est”(“good”,“gooder”,“goodest”)。不規則變化和像加“more”和“most”這種結構,都在被廢止之列。 僅剩的仍被允許進行不規則變化的詞是名詞、關系形容詞、指示形容詞及副詞,除了“whom”已被當做多餘詞去掉,以及像“shall”、“should”所代表的時态已被取消之外——這些時态的用法都已被“will”和“would”所包括——所有這些詞都仍按以前的舊用法使用。另外,出于迅速及易于說出的需要,仍存在一些不規則變化。如果一個詞不易發音,或者有可能讓人聽不準,就會根據該事實本身,被當做是個壞詞,因此考慮到悅耳因素,偶爾會在一個詞中間加上别的字母或者保留舊詞形。但這種需求主要體現在B類詞彙中。至于為什麼易于發音這麼重要,下文會解釋清楚。 B類詞彙:B類詞彙都是為了政治目的而有意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這些詞不僅每個都具有政治含義,而且創造這些詞的目的,就是讓使用這些詞的人具有合乎需要的思想态度。如果未能全面理解英社的原則,就用不好這些詞。對有些詞而言,可以翻譯成舊話,甚至可以用A類詞彙翻譯出來,但通常都需要大段的釋義,而且總會造成這些詞所具有的言外之意的喪失。B類詞彙是種口頭速記,總是把一系列概念放進幾個音節之中,同時又比一般語言更準确、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