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一場人間世俗煙火的筵席,在狹窄街巷中,一條流傳經年的民間集市從深夜延續至淩晨。油煙翻騰,人聲和汽車喇叭此起彼伏,攤販在攤位上陳列出各式食物,從山上到海裡,無所不有,形形色色。油炸或熱炒的制作方式絕對不會清潔和健康。饕餮客們漫無目的,熙熙攘攘。不知為此停留是滿足口腹之欲,還是被世間某刻貌似繁華充足的幻象麻醉。 歧照,往昔古都已如巨船在海洋中沉落。現世是一排排赤裸燈泡照射下的木桌,鋪置塑料布,散亂雜陳泡沫塑膠盒子和方便筷。喝酒聊天大塊朵頤的食客并不以簡陋肮髒餐具為意,大聲咋呼,吵吵嚷嚷。地面上堆滿食物殘骸和濕漉漉殘餘。我在人群中穿行,與他們碰撞或同行,如同行走在一條沸騰河流中。迷失于一場浮世殘夢。 我聽到一顆古老心髒發出聲響,喧雜,沸騰,細微,輕盈。仿佛這座城,有一場戰敗之後飄落的綿長細雨,下了一千年沒有休止。雨水之下的人,漸漸習慣面對變遷鎮定自若。對一座常年被泛濫洪水侵襲和淹沒的城市來說,人們失去目标是正常的态度。隻能關注當下的眼前的事,而對未來放棄展望。 如同一個平衡式的悖論,一面,是破罐破摔式的得過且過,放縱拖沓。另一面,是隻争朝夕的知足頑強。形成一種理所應當的冷靜節奏,在沒有經營和計劃的生活之中,領受事物無常的本質。 第九十一章歧照。失眠的淩晨 穿過夜市,走回它破敗而迷人的舊城區街道。夜色街頭,路邊擺出吃夜飯簡易圓桌,螺蛳,焖魚,燴面,大盤油膩而鮮豔的菜肴,人們在行人和塵土中進食。臨街鋪子密密麻麻,人行道邊充溢垃圾,污水及雨水之後未清除的淤泥。小服裝店燈火通明,傳出早年港台流行音樂。幹貨店擺出竹籮,堆滿炒制的幹果,葵花子,南瓜子,花生,核桃。肉店枕闆上放置未售賣完盡的香腸,樣子極為結實,散出硬質光澤,如同靜物繪畫。我又走到湖邊,湖水上閃爍零星寥落燈火。對岸唯一一座聳起的高樓,像一道突兀傷疤,粘貼于漆黑夜空。 抽完一根煙,起身,再走到城牆下面。當地人在廣場上打羽毛球,跳健身操,孩子遊戲,老人紮堆。樓牆上有數盞刺眼燈光照射人群,白晃晃一片。牌樓上有遒勁清雅的書法寫着古文。 我長時間站在陰影中觀察他們。拍下幾張照片,然後轉身離開。 在失眠的淩晨,打開關于歧照的文字記錄。 往昔榮光被掃蕩一空之後,古都已無法觸及、複原和想象。當時的文人,留戀不舍它的美,試圖用文字留住一座城市的魂魄,把它風幹、凝固、成形。試圖為一個時代留下記錄。紡織,農田,瓷器,宗教,婚姻,習俗,社會,文化,園藝,建築,服飾,菜譜……無所不包。文字本身是流動的載體,是水和種子一樣的屬性。被文字複制出來的歧照,如同一種無邊無際無形迹的光線,撲朔迷離,無可捉摸。如同反複閱讀的關于上元節的文字。關于發生在這座城市裡的,一個早已被消亡的傳統節日。它幾近成為我的一場幻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