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教章通路記

首頁

五教章通路記

作者:凝然

分類:國學

狀態:已完結

更新:2025-07-29 10:15

最新: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五十二

五教章通路記 最新章節預覽:

  自下第九攝化分齊。   佛果正報常無常義相及随好義。前已陳述。依報世界義。須陳演是故此章。次前而來。章若依小乘中唯此娑婆等者。愚法小教。一切世界。皆須彌山建立之處。無别淨土。此三千界。他三千界。森連八方。無有涯際。皆是穢土。百億須彌。百億日月等。建立安布。傍列無窮。佛有二身。生身。法身。開為三身。無漏五蘊。名為法身。即五分法身也。王宮所生。報果五蘊。名為報身。随類應現。種種變作。或佛形化身。或非佛形化身。或在此土。或往他界。說法化導。皆是化身。如來報身。出出于南州。以為所都。所化境界。自餘百億須彌世界乃至他三千界是也。   章三乘中法性土及自受用土者。始教大乘。唯識論第十。總說三身。自性身者。即是法身。真如為體。此真如法。能依義邊。是自性身。所依義邊。是法性土。此土亦以真如為體。自受用土。即以自受用佛。無漏第八大圓鏡智所變。智影周圓無際普遍法界盡虛空界。無漏純淨七寶莊嚴廣大國土。為自受用淨土體性。其圓鏡智所變諸根相好。無漏純淨色身。為自受用身體。法身自受用所依國土。名自住處。非是他人所見境界。唯佛與佛所見境界。等覺菩薩。唯知有之。非所見境。今此門中。說攝化處故。自住處非此所明。   章如梵網經及對法論等說者。梵網經。說三重教主。台上舍那。千三千界。為一佛土。一三千界。以為一葉。為千葉台上佛土。此是第二地。能化他受用土分齊。一葉即是一三千界教主。名大釋迦。即大化身。世界是化淨。然葉上佛。亦名他受用。土亦他受用土所攝。四善根菩薩能化。名他受用。故葉上淨土。亦通資糧菩薩所居。修淨土業。所往生故。其第三重葉中穢土。一須彌界。為一化境。一須彌界教主。各謂一三千界教主。互謂自分三千界境。摩醯首羅天實報成佛。是一葉土。化身充滿百億閻浮。是葉中土。對法論所說。當此一葉世界份量。色頂受用。百億化身。是名始教實報成道。百億所化。即化身土。   章或有說釋迦佛報土在三界外者。涅槃所說。釋迦報土。全同極樂。準知極樂是他用土。故舉無勝。令同彼土。憬興法師。即作此釋。今安樂土。是受用土。道綽禅師。立安樂報土。引釋迦報。令彼此同。言是故當知色頂之身亦非實報者。愚法小乘。以樹下佛。為實報身。始教大乘。以樹下佛。為變化身。以色頂佛。為實報身。遣小乘執。令信大乘。終教大乘。即以界外高勝淨土。成正覺佛。為實報身。還以色頂成道之佛。為變化身。雖有色頂。唯是邊際。非實界外。即界内攝。故化身攝。為引小乘。色頂為實。今就實理故。界外土。無勝國土。為受用土。   章如大智論中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數等者。智論第五十雲。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一時起。一時滅(第一重)如是等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第二重)如是一佛世界數。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海(第三重)如是佛世界海數。如十方恒河沙世界。是一佛世界種(第四重)如是世界種。十方無量。是名一佛世界(第五重)于一切世界中。取如是分。是名一佛所度之分(總名)上是彼論正文。總有五重。合為一世界量。今章文中。取要而引。次第不違。即有五重。而所引文。似成四重。初三千界。唯為所數。非别一數。然本論文。别為一數。故今亦立為一數界。第二重界。論唯名之。為一佛世界。無有性言。今章所引。第二名性。次世界海。次世界種。後一佛世界。彼此是同。問智論所說。第二重土。啻名一佛世界。無有性言。何故今章。名世界性。答玄記三雲。何故名性者。有二義。一望前諸界。攝諸流類。積結成性。如久習成性等。二望後海等。有為因義。故亦得名性(已上)華嚴經中。積聚諸刹。名世界性。積諸界性。名世界海。釋此次第。作此解釋。論第三重。既立海名。是故章主。第二重界。名世界性。所以海後安界種者。種是種類。亦是因義。積諸界海。共安一處。攝諸流類故。名為種。與第五重。作其因種。故界海次建界種名。若華嚴經。性種是一。晉經名性。唐經名種。唯是一體。無有别相。故六十經。先世界性。後世界海。積集諸刹。名世界性。刹者。一三千界分齊。積世界性。名花藏世界海。八十經中。積刹成種。積種成蓮華藏世界海也。智度論意。世界海後。安世界種。别義次第。有此門故。玄記第三。引此五重。與今章同。梵網戒疏。亦引智論。而文簡略。故彼疏上雲。智論雲。數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恒沙。為一世界種。數此世界種。恒沙複至。為一世界海。數此海。複至十方恒沙。為一佛世界。是釋迦佛所化境界(已上)所引文言。總有三重。一三千界。以為所數。海前立種。祖師引文。以義轉用。   章以攝化漸廣于前故者。此待對前一三千界為所化境。此是終發法身釋迦。所化世界。封疆分齊。所化國界。廣博寬大。恢廓周遍。不可思議。義寂法師。無量壽經疏。引智度論五重世界。配對受用變化等土及淨土穢土。今此章意。化身穢土所化境量。   章又唯約須彌山世界說者。此五重界。皆是須彌建立世界。唯是積集三千大千世界而已。須彌建立者。須彌為本。有四王。忉利天。九山。八海。四州。八中州。三輪。五輪。建立安布。須彌在中。衆嚴圍繞。空居四天。待對地居。色等界。天等次第。安立待對布列。一大千界。百億數量。十方世界。一類須彌建立而已。   章如法花經雲我常在靈鹫山等者。法花壽量品長行雲。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皆。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于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至)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于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衆生(已上)重頌偈雲。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常說法。教化無數億衆生。令入于佛道。爾來無量劫(乃至)于阿僧祇劫。常在靈鹫山及餘諸住處。衆生見劫盡大小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衆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衆妓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衆。我淨土不毀。而衆見燒盡(已上)法花論十無上中雲。八者示現成大菩提無上者。示現三種佛菩提(乃至)二者報佛菩提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如經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乃至)我淨土不毀而衆見燒盡者。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谛攝故(已上)釋曰。王百塵點已前成道。是釋迦佛實修實證。本地久成佛果。彼時實智。證法身理。所證真理。即是法身。能證妙智。是自受用。所變五根。自受用身。所變器界。自受用土。言得常涅槃證者。是自性身。其能證智等。是自受用身。必有其化用。即是他受用。應十地菩薩。現十重身故。真實淨土者。明自受用土。言第一義谛攝故者。然自受用根本理智。證真如。其後得智。變作自用五根相好及自用土。既是自證内智所行。其後得智。亦是自利後智。雖是後智。即自利故。約根本智。名為第一義谛所攝。本智所證。是真如性。約理本智。為第一義谛。真實第一義谛。法身理故。如是法身。自他受用。挾帶兼存。明佛身土。偈文所顯。天人常充滿。衆生所遊樂等。是他受用身土相貌。兼約自用。明正覺果。此即教事深細一乘之意。即是同教一乘相伏。   章二十一種實報功德者。

最新章節
正文
上一頁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