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平天國興亡錄

首頁

太平天國興亡錄

作者:陈舜臣

分類:現代

狀態:已完結

更新:2025-08-30 11:04

最新:天京悲歌

太平天國興亡錄 最新章節預覽:

  一八六二年,是同治元年,日本是孝明天皇的文久二年。鹹豐帝隻活了三十一歲,于前一年的陰曆七月十七日在熱河避暑山莊駕崩。皇後無嗣,故由懿貴妃葉赫那拉氏所生六歲的載淳繼位,即同治皇帝。此後,鹹豐帝的皇後稱東太後,懿貴妃稱西太後。延續至二十世紀初的“西太後時代”就此開始。   同治元年,是以人事變動開始的。新年當日,鑒于兩江總督曾國藩為清朝不斷立功,被授予協辦大學士的稱号。   太平天國方面,失去東南西北四王和翼王以後,此時已丢了門戶鎮江,靠着陳玉成和李秀成二人勉強支撐,才免于崩潰。   期間,由亞羅号事件引起的第二次鴉片戰争爆發,清軍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英法聯軍攻陷大沽,迫使清朝簽訂《天津條約》,締結城下之盟。   英法聯軍逼近北京,清政府心驚膽戰,但太平天國并未因此得到喘息的機會——曾國藩的湘軍,一開始就沒有依靠清政府。   湘軍将士聽到英法聯軍迫近京師的消息,反而精神振奮。當大沽被英法聯軍攻陷時,清軍奪取了太平天國控制下的九江,太平天國的守衛官林啟容以及一萬七千多太平軍全部戰死。   此後的戰鬥,多為拼死一搏之戰。   不到半年,李秀成三奪揚州,與陳玉成配合,在三河殲滅六千湘軍,湘軍主将李續賓戰敗自盡。太平天國西部戰線最大的基地安慶解圍。   一八五九年四月,洪仁玕來到天京。洪仁發和洪仁達聲名狼藉,天王不得不将他們革職。洪秀全知道這位堂弟的才華,對洪仁玕抱了很大的期望。盡管兩個哥哥已經失敗,天王還是認為唯有親人可以信賴。洪仁玕被封“幹王”,總理天國政務。不久,陳玉成被封英王,李秀成被封忠王,太平天國從内讧的混亂中逐漸恢複過來。   一八六零年,太平軍占領杭州和蘇州,但沒有拿下上海。洋人華爾在上海組建了洋槍隊,他們擁有新式洋槍。洋槍隊與一八五三年組建的外國志願隊性質不同。外國志願對為守上海而标榜中立,洋槍隊則明确地站在清朝一邊,同太平軍作戰。對洋人來說,軟弱的清政府更好對付。他們已通過條約獲得了各種特權,為保特權不失,他們希望清朝能存續下去。

最新章節
正文
上一頁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