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始終堅持認為,自然形成的衛星不應該存在内部空洞。 ——題記 炭素墨水般的色調在冷寂潔白的荒漠上勾畫出陡峭山峰的準确陰影,鮮明的黑白對比使星河想起了一位生前死後都非議頗多的政治家的墓碑——在他所參與領導的國度,曾經發射了第一顆地球人造衛星,完成了第一次宇航員太空行走,并率先實現了第一艘無人探測飛船在月球的登陸。 這裡是真實的月球,讓星河一生魂萦夢繞的地方。 1 “圖靈”号清楚地知道自己有着一個更為遙遠的終點,進入月球軌道并做短暫的環繞航行,隻是她在告别地球故鄉前的一次小小回眸。 用這種浪漫的筆調抒寫整個計劃頗具詩情畫意,但對于操縱“圖靈”号的真正主宰來說卻毫無意義,因為它并非感情豐富細膩的人類成員,而是人類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人腦無可比拟的電腦系統監控着飛船的每一個角落。 “圖靈”号在進入環繞飛行之前的預定方向是南門二,也就是包含着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比鄰星——的半人馬α,而在擺脫月球引力場之後它的方向将被再次精确地定位于那裡。因此在今後數萬年之内決定飛船運行的隻有力學規則,需要電腦系統進行方向調整的時代還遠沒有到來。 盡管控制一切的主動權從一開始就被徹底剝奪,“圖靈”号上的人類成員心中卻沒有絲毫芥蒂。從某種悲觀的論調來看,在不久的将來整個人類都勢必為電腦意識所取代,相比之下如今這種形式上的命令與服從,隻不過是小巫在晉見大巫之前先行呈奉的一份薄禮,大可不必耿耿于懷。 可是人類不能等待,也不願等待。在被完全替代之前,他們有必要為這個宇宙再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