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句頂一萬句

首頁

一句頂一萬句

作者:刘震云

分類:現代

狀態:已完結

更新:2025-07-08 17:00

最新:下部 回延津记 第十章

一句頂一萬句 最新章節預覽:

  “你在哪兒呢?”   牛愛國:   “還在山西老家呢。”   曾志遠便認為自上次邀請牛愛國去樂陵到如今,牛愛國一直在山西老家待着,沒有動窩。既然一直沒有動窩,曾志遠倒不像上次在電話那樣,急于見到牛愛國:   “上次想跟你商量個事,急着見你,但這事現在過去了。等我回到山東,再給你打電話,你何時有空,也來樂陵轉轉。”   聽這口氣,曾志遠一時三刻回不到山東。就是近些天能回到山東,也沒有邀他馬上見面的意思。似乎這面可見可不見。明顯山東樂陵也去不成了。牛愛國放下電話還疑惑,也不知上次曾志遠急着讓牛愛國去山東,要跟牛愛國商量個啥事。牛愛國再一次到了左右為難和走投無路的地步。這時他突然想起五年前在長治修高速公路時,認識工地的夥夫叫陳奎一。陳奎一是河南滑縣人。兩人皆因不愛說話,相互成了好朋友。陳奎一有心事,跟牛愛國說;牛愛國有心事,也跟陳奎一說。牛愛國本不會說話,但在陳奎一面前,算是會說的。陳奎一的心事,牛愛國剝肉剔骨,替他一層一層碼放;牛愛國的心事,陳奎一卻不會碼放,隻會問“你說呢?”幾個“你說呢”下來,牛愛國也自己碼放清楚了;像牛愛國和河北平山縣的戰友杜青海在部隊的時候;無非一問一答,颠倒了過來。工地廚房有豬耳朵豬心的時候,陳奎一便去工地喊牛愛國;也不是喊,是使眼色;陳奎一使個眼色,說聲“有情況”,牛愛國便跟他去廚房,兩人頭頂着頭,共同吃一盤涼拌豬心豬耳朵,相互看着“嘿嘿”笑了。後來陳奎一和工地的經理也是他的小舅子鬧翻了,鬧翻也不是因為什麼大事,陳奎一買了半扇牛肉,因為價錢的高低,裡面藏沒藏貓膩,兩人吵了起來;陳奎一一怒之下,離開長治,回了河南滑縣。兩人分别之後,還通過幾回電話。陳奎一說他回了滑縣以後,在縣城“滑州大酒店”當廚子,工資掙得比在長治工地還多;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當時牛愛國還替他高興,也算禍兮福焉。但分别時間長了,各忙各的,聯系也就少了。龐麗娜頭一回出事之後,牛愛國心煩意亂,去了滄州,基本上把陳奎一給忘了。現在突然想起陳奎一,便想給陳奎一打個電話;如陳奎一那裡方便,他便去投奔陳奎一。但拿起電話,牛愛國忘了陳奎一的電話号碼。從提包裡掏出電話本,翻了半天,也沒找到陳奎一的名字。看來五年前這号碼記得太牢了,才沒往本子上寫;誰知五年後就忘記了。也是實在無地方可去,雖然事先沒有聯系,也不知這五年陳奎一的變化,他眼下是否還在滑縣,牛愛國還是決定去河南滑縣找陳奎一一趟。能找着陳奎一算是幸運,找不着陳奎一也不損失啥,也算一個找,比漫無目的地在世界上亂轉,在路上有個盼頭。于是從霍州坐火車到石家莊,從石家莊倒火車到河南安陽,從安陽又坐長途汽車到了滑縣。前後用了兩天半。   長途汽車到了滑縣已經是晚上。滑縣縣城的路燈全亮了。從長途汽車站出來,街上人來人往,說的全是河南話;河南話雖跟山西話有區别,但兩地靠得近,牛愛國都能聽懂。牛愛國背着提包,向路人打聽“滑州大酒店”,原來離汽車站并不遠,轉過兩個街角,也就到了。原以為“滑州大酒店”是個小飯鋪;如今大家做事,都愛起大名頭;聽着名頭大,飯店不一定大;如河北泊頭的“老李美食城”,說是美食城,也就三間屋子,七八張桌子;但轉過第二個街角,一棟十幾層的高樓,矗立在眼前;樓頂上,閃爍着一塊巨大的霓虹燈牌子,從左到右,快速閃着幾個字:滑州大酒店。原來不是個街頭小飯鋪,而是個大賓館。在大賓館當廚子,當然比在長治工地掙錢多,牛愛國又替陳奎一高興。更讓牛愛國高興的是,在路上心還是亂的,自進了滑縣,自己的心突然不亂了;不但不亂,對這地方,還感到有些親切;龐麗娜頭一回出事時,牛愛國先去河北平山投奔戰友杜青海,又回山西臨汾投奔同學李克智,不管是到了平山,還是到了臨汾,心裡都亂,比在家還亂;又離開了平山和臨汾;最後到了河北泊頭,心突然不亂了,才留了下來,去了滄州豆制品廠開車;但當時也就是個心不亂,卻沒對泊頭滄州感到親切;這回龐麗娜又出事了,自己來到河南滑縣,沒想到不但心不亂了,對這地方還感到親切,更覺得來滑縣找陳奎一找對了。待進了賓館大堂,向櫃台打聽陳奎一,又讓牛愛國失望。櫃台的服務員說,賓館後廚裡,沒有一個叫陳奎一的人。牛愛國以為服務員看他是外地人,有些欺生,便說:   “陳奎一是我好朋友哇。”   又說:   “電話裡說得死死的,他就在‘滑州大酒店’當廚子。”

最新章節
正文
上一頁 下一頁
推薦內容